加強村級領導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8 10:21:00

導語:加強村級領導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村級領導建設思考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根本,農民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農村在整個現代化建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農”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為此,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黨中央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以1號文件下發了《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并要求各地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盡快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整體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改變我國農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徑,是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的綜合型措施,它體現了我們黨在新時期對“三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為切實總結探索新農村建設的經驗方法,蘇州**經濟開發區以在新農村環境建設中異軍突起的上浜村為對象進行了專門調查。

一、開發區上浜村開展環境建設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開發區上浜村全村380多戶農戶在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在上浜村黨總支、村委會的直接帶領下,按照**區“四條”標準實施全面整治,其中洋橋頭自然村按“八條”標準進行示范點建設。上浜村黨總支、村委會“兩委”班子牢固樹立改善環境信念,引導村民堅定環境建設信心,采取了一整套具有針對性、富有操作性的措施,通過穩步扎實的村莊治理,創造適合于農民居住的環境,形成“兩委”班子與農民群眾二者之間全力推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社會意識和氛圍,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卓識有效的成績,實現了一系列令人振奮、令人鼓舞的突破。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上浜村先后投入156萬元,粉飾墻面,硬化主干道路,溝通全村下水道溝渠,期間共拆除房屋19間,整治道路16條,新增綠化面積6.5萬平方米,種植木本花卉4.4萬株,水生花卉5000株,擺放盆花13.7萬盆。此外,上浜村投入100多萬元在洋橋頭自然村新建琳橋書場,并完善村衛生服務室,切實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

一是切實整治垃圾池。因村民常年以來將垃圾倒入潭中,洋橋頭村口原有的茭白潭變成了垃圾池,嚴重污染附近環境。今年年初,上浜村積極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清理池中垃圾,砌好粉紅色的水泥樁組成池塘駁岸,并在池中種上荷花,將垃圾池改建成荷花塘,極大改善附近村民的生活環境。二是合理利用廢棄物。針對村內長期廢棄的工廠,村領導班子成員積極運作、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變廢為寶,在保證公共用地性質的基礎上,對洋橋頭北部倒閉多年的米廠實行全方位改造,投入百萬元新建集評彈演奏、歌舞表演、民樂欣賞等功能于一體的書場,將廢棄工廠改造成琳橋書場,極大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三是全面建設新花園。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花城”建設的部署,進一步美化環境,洋橋頭先后種植木本花卉43500株、水生花卉5000株,在村民房前屋后擺放盆花13.7萬盆,使有79戶農戶的洋橋頭變成了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大花園。與此同時,加強對花草的養護管理,村領導為各戶人家配備“蓮蓬頭”,使得村民自覺當起養花人,極大增強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

上浜村作為經濟底子薄、綜合實力相對較弱的村,在**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異軍突起,特別是以洋橋頭為代表的環境建設更是取得了令人鼓舞、令人矚目、令人振奮的成績,贏得了上級領導和基層百姓的全力支持和廣泛好評。

二、開發區上浜村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

由于缺少環境監管和治理經費來源,上浜村村莊環境長期以來存在“臟、亂、差”的問題。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上浜村尤其是洋橋頭變成道路寬敞、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得益于上浜村組建了一個優秀的領導班子,選好了一位稱職的總支書記,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求真務實的工作方法,其中關鍵在于上浜村的領導班子通過民主管理的方式,大力改造村容村貌,全力營造文明鄉風,以推動生產發展,實現百姓的生活寬裕。

村級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開發區、帶領農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繁重任務和重要責任,其作用發揮得如何,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效。

(一)好的領導班子,是新農村建設的保證。

村級黨組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組織者、領導者、具體實施者,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建設一個好的領導班子,首先要選拔群眾滿意、凝聚力強的領導班子成員。村級黨組織身兼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推動實現農村自治的雙重責任,全國聞名遐邇的富裕村,如華西、南街等,率先奔向小康,讓村民過上幸福生活,最重要的就在于它們有一個政治堅定、作風正派,艱苦奮斗、求真務實,思想解放、勇于開拓的堅強戰斗堡壘——村黨支部。去年新成立的上浜村黨總支領導班子成員均是通過“兩推一選”產生,即由全村黨員和村民代表推薦初步候選人,經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后確定為正式候選人,最后由黨員大會集體投票產生。在全國范圍內的新農村建設中,村“兩委”班子不協調、互相扯皮,班子成員相互拆臺,村委會主任與村黨支部書記爭權鬧矛盾的情況并不罕見。能否團結協作是一個領導班子有沒有戰斗力、戰斗力強不強的關鍵所在,搞好團結協作,必須正確處理黨支部與村委會、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的關系。

在上浜村,村“兩委”班子成員緊緊團結在書記周圍,以優化的班子結構、統一的思想認識、較高的素質修養,本著為村民干實事的初衷,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團結協作、默契配合,以村領導班子的強大的凝聚力贏得了在群眾中廣泛的號召力,得到群眾的誠心擁護和堅決支持。

(二)好的支部書記,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

領導班子好不好,關鍵要看是否有一個好的帶頭人,配強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最重要、最關鍵的是選拔好、培養好一個帶頭人。帶頭人是村領導班子的主心骨,直接關系到基層組織的強弱;是黨員隊伍的排頭兵,直接關系到黨的形象好壞;是農村發展經濟的領頭羊,直接關系到農民群眾的貧富;是村務管理的當家人,直接關系到村中的大小事務及農村穩定。好支部必定有一個好班長,“班長”以身作則,“一班人”就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帶領群眾創造出輝煌業績。私營業主出身的上浜村黨總支書記朱金德同志,上任之時面對上浜村經濟底子薄、綜合實力弱的困境,臨危受命,團結帶領一班人以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展開新農村建設。

掌握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擁有適用于市場經濟新形勢的工作思路,上浜村的帶頭人上任后,主動了解民心,全面吃透村情,同村其他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一道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修建公路、新建書場,完善新農村基礎設施。發展農村經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作為村黨組織書記,只有懂得經營、善于經營,能夠帶領群眾一起干事,才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本著樂于奉獻的精神、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的寬廣胸懷,上浜村的帶頭人主動放棄村里下發的報酬,并每年自掏腰包為村民支付醫療保險費用達8萬多元,每逢節日,親自為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送上慰問品。正是上浜村帶頭人不計個人得失、甘于愿吃虧、勇于奉獻的作風,贏得了老百姓的全力支持,獲得了上級領導的充分信任,取得了上浜村新農村建設的顯著成效。

(三)好的工作制度,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

上浜村黨支部實行干部集體學習制度,每月組織班子成員集中學習一次,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同時建立村干部例會制度和黨支部大會制度,每周組織召開三次例會,交流工作情況,部署工作任務,加強協調溝通;每月召開一次黨支部大會,傳達貫徹上級要求,加強黨員之間溝通學習。上浜村現有黨員44人,在不斷學習工作的過程中,依據“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不僵化執行發展指標,合理發展黨員。

實行財務公開,增加財務工作的透明度。上浜村新農村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各項建設都需要花費較大數額資金,為使村民全面掌握村財政情況,在上浜村委會前的財務公告欄里公布了全村財務賬目明細,村民都能清晰準確地了解每一筆資金的去向。

上浜村在強化黨支部核心領導地位的同時,實行分工負責制,具體開展本村各項工作,建立健全各個職能部門,為上浜村的經濟發展、醫療衛生、公共安全、計劃生育等工作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同時廣泛實行村務公開、民主治村,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決策機制由干部為主向干部和群眾共同決定轉變。村干部在村級重大事務面前廣泛發揚民主,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凡是涉及村民利益需要村里做出決策的重大事項,先由村領導班子集體提出意見和建議,在廣泛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交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再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真正把民主決策貫穿于全過程。

(四)好的發展思路,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

一是優化人居環境、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新一屆上浜村兩委會帶領全村人民全面展開村莊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建荷花塘,新增綠地,種植花卉、盆花,溝通下水溝渠,粉刷外墻。同時硬化主干道路、修建青磚路、籃球場和村民廣場,新建琳橋書場,修建公共廁所,不斷優化村容村貌,構建較為暢通的交通體系,營造適宜人居的鄉村居住環境。

二是建立長效機制,鞏固建設成果。在村頭路口、巷尾拐角處設置垃圾箱,在村民中有償雇傭3名道路保潔員、2名河道保潔員負責上浜村的環境清理維護工作;此外,加強對村民環境意識的培養和宣傳,號召村民的生活垃圾定點、有秩序的堆放,每日由馬路保潔員按時取走,并統一由專人送至指定垃圾廠集體處理。切實鞏固了環境建設成果,并從根本上改變了村民生活、生產習慣,有效構建了上浜村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長效機制。

三是立足自身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優先發展優勢產業和優勢項目,發展思路上,堅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原則,從本村實際出發,發揮自身的優勢,選準自身的優勢項目,突出發展,在較大區域內綜合發展的環境下創造自己的單一規模經濟小氣候。上浜村的年可支配收入約60多萬元,在新班子上任之后,村領導精打細算、精挑細選,在經濟建設上堅定不移,提出“三年的錢一年花”的發展口號,斥資近200萬元投產的村辦綠化公司,不僅解決了本村部分勞動力就業問題,同時重點打造了上浜村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由于管理、經營得當,綠化公司已初具規模,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影響力,在不久的將來,“三年的錢”會在“一年賺回來”,上浜村村民將在村領導的正確帶領下共同建設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上浜。

三、結語

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是新農村建設各項事業發展的前提。在農村兩委帶頭人選擇上,要選政治素質好、身正行端的人;要選思想解放,事業心、責任心強的人;要選有奉獻精神的人;要選有膽識、有闖勁、干實事的人。同時,還要大力提高領導班子成員的素質,吸收一批懂科技、會經營的黨員進入支部班子。在對他們大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認真進行科技知識、管理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的教育。使領導班子成員在政治上旗幟鮮明,在政治上堅定不移,同時使其具備領導本村致富的責任感、使命感和領導群眾奔小康的經營管理能力,能夠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從本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準適合本村實情的經濟發展思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農村先進文化;切實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從而保證新農村的各項建設活動有聲有色、如火如荼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