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黨為公交流
時間:2022-12-09 09:48:00
導語:立黨為公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建設的核心價值。黨員干部落實這一要求,就要始終保持立黨為公的好思想,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觀念、精神狀態與肩負的使命相適應。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是黨的宗旨的根本體現。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黨**多年的光輝歷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奮斗史。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都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莊嚴使命。在這次抗震救災中,面對嚴峻的考驗,奮戰在災區一線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堅持以人為本,把挽救受災群眾的生命作為重中之重,在危難時刻做到了豁得出來、沖得上去。許多黨員剛剛從廢墟中爬出來,就帶著滿身傷痛去搶救受傷群眾;許多黨員把生的希望留給群眾,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群眾安全,再次生動詮釋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所有災區特別是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受災群眾最集中的地方、抗震救災困難最大的地方,都能看到黨員干部的身影。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各級干部在危難關頭率先垂范、無私奉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廣大黨員群眾抗震救災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執政黨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毋庸諱言,當前有的黨員干部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有所淡化,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發生偏移,不能正確對待名利地位,非分之想較多;有的不能保持健康生活情趣,追求個人享樂,對低級趣味的東西津津樂道;有的不愿意同群眾打成一片,對群眾的冷暖疾苦漠然置之;還有的不能積極履職盡責,精神狀態欠佳,心浮氣躁,不思進取,整天打著個人的“小九九”;等等。凡此種種,損害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不利于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為此,黨員干部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時刻警惕脫離群眾的傾向。
始終保持立黨為公的好思想,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作為黨和軍隊事業的骨干和中堅,黨員干部位高權重。特別是隨著職位的提高,權力大了,捧場的人多了,聽到的好話多了,如果不注意保持頭腦清醒,就很容易脫離群眾。始終保持立黨為公的好思想,黨員干部要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堅持用官兵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來衡量各項工作,為廣大官兵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切實解決廣大官兵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千方百計為官兵排憂解難。要帶頭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做人民利益的忠實捍衛者;帶頭緊緊圍繞肩負的使命任務踐行立黨為公,自覺做到牢記使命、忠誠使命、獻身使命、不辱使命;帶頭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部隊建設需要的關系,舍小家顧大家,舍小利圖大義,獻身國防無怨無悔。
始終保持立黨為公的好思想,貴在“始終”也難在“始終”。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時代的發展,不斷給我們黨提出新的要求,也賦予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以新的內涵。從楊業功、丁曉兵、李中華和方永剛等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來看,他們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立黨為公的好思想,根本原因在于他們自覺堅持黨性修養,靠增強黨性修養,把立黨為公的好思想轉化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習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轉化為牢記使命、提高素質、履職盡責、自覺奉獻的行動,在平凡中成就偉大,在實踐中升華境界,在經常性的修養中保持黨的先進性,真正在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