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經驗交流

時間:2022-02-03 05:59:00

導語:家庭教育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教育經驗交流

常州市婦聯、教育局、中國移動常州分公司創辦常州市龍城網上家長學校一年來,堅持“服務家長、成就孩子、和諧社會”的辦學宗旨,依靠專家隊伍和網絡技術,立足于基層學校,努力在打造優質品牌、提供優良服務上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他們的做法是:

一、認真抓好網校基本建設,努力打好工作基礎。一是制度建設。辦學之初,市婦聯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了崗位責任制、作息、安全保衛、學習、值班和專家隊伍等九個制度。執行中,重點抓好崗位責任制的貫徹落實,要求網校的每個工作人員在提高對工作意義認識的基礎上,增強工作的責任心,在工作中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特別是在當前網校工作人員偏緊的情況下,有的同志身兼數職,寧可早起晚歸,放棄中午休息,也要把當天的工作完成。在制度的規范下,再加上每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保證了網校各方面工作有了良好的起步。二是專家隊伍的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根據居麗琴副市長提出的建一支高水平專家隊伍的要求,市教育局會同市婦聯著眼網校功能,精心挑選了不同層次、類型的專家、老師,組成了一支由40多人組成的家庭教育、學科教學以及特聘專家隊伍。一年來,已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參加了網校舉辦的各種活動,包括全國知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南師大心理學教授趙凱和南京“陶老師熱線”創始人陶賚恒教授等。王鶴鳴、崔景貴、趙世俊等一批專家多次被學校點名邀請為家長作講座,網校高水平專家隊伍的講座普遍得到各方好評,不少單位已主動與網校聯系要求請專家講課。三是家庭教育實驗基地建設。為了擴大網校的影響和服務覆蓋面,通過一年來對各學校重視家庭教育和注重使用龍城網上家長學校網站等情況的了解,會同轄市、區教育局行政部門研究確定了一批網校家庭教育實驗基地學校。由于網校的影響力日益擴大,不少學校以加入實驗基地為榮,因此原計劃確定60個實驗基地,在一些學校的積極、主動爭取下,實驗基地增加到67個,這為網校今后進一步為基層學校服務,提高網校服務的針對性、改進網校工作打下了一個較好的基礎。

二、切實履行服務承諾,不斷提高家庭教育服務水平。網校創辦時就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向社會承諾,將運用網校的各種資源和技術優勢全方位、多渠道向學校、家長、社會提供家庭教育服務,其中包括:每天24小時接受心理健康電話咨詢,通過預約接受面詢;每天24小時開通網絡,每天更新網頁,每周免費發送兩期教育手機報,及時提供家庭教育視頻講座等。經過努力,上述承諾均得到切實履行。一年來網校先后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近5000人次,其中接受面詢的學生、家長有近2000人;網校通過網站發送各類教育新聞、家庭教育、健康保險、學習指導、好書推薦等信息15000余條,為7000多手機用戶免費發送4萬余字的教育手機報105期,網校的影響已通過服務承諾的兌現進入常州市的千家萬戶,點擊登陸龍城網上家長學校網站的人次從上半年的16萬人次一躍而達60多萬人次。一是努力打造精品服務項目。網校把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作為一個重要精品項目來打造。利用常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原有的良好工作基礎,充分利用網校的技術優勢和影響力,進一步充實了心理咨詢服務的隊伍,擴大了對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網絡宣傳,同時增加了網絡的交流互動,從而使這一服務功能得到新的提高,不管是來電要求咨詢服務還是要求面詢的人數都有了很大增加,其中不乏外地乘長途汽車專程趕來咨詢的、反復多次上門咨詢的。二是關注熱點,了解實踐,提高服務的針對性。群眾要不要看你的東西,愿不愿意受你的教育是檢驗服務質量的標準之一。網校隨時了解學校、家長、學生關注的熱點,并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一年來,在網校的網站上、簡報上、教育手機報上及時地提供有關小升初、中考、高考、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的信息,提供教育行政部門的重大政策舉措,提供成功家教經驗,提供教育系統抗震救災方面的最新消息,提供學生保健、疾病預防等方面的知識等等,適時地宣傳有利激發弘揚奧運精神的新聞報道,既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家長能從網校提供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在潛移默化中對青少年學生進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熏陶。三是深入基層,立足學校,送教上門。為了促進基層學校家庭教育的開展,為基層學校指導家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我們根據學校的要求,組織專家送教上門,使一些農村偏遠學校像百丈中心小學、龍虎塘中心小學、圩塘小學等,他們的家長也能聽到高水平專家的專題講座。今年以來網校已在局屬學校和有關轄市區學校組織專題講座50多場,深受各地方學校和家長的歡迎。對專家在基層學校的一些優秀的講座,網校還制作成視頻,通過網絡讓更多家長收看。

三、開展多種教育活動、豐富網校教育內容。為了增強學校的辦學生機,讓網校的教育資源發揮最大的教育效益,網校精心組織和開展多種教育活動,通過活動達到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普及和提高家庭教育,擴大學校教育影響,實現公益性服務的目的。一是開展“成功家教案例”征集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全市很多學校和家長的支持,不少家長,特別是在子女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家長近400人把他們教育子女的經驗、做法和體會寫出來,進行交流,從而成為我市一次家庭教育的交流和普及。網校從征集來的文章中選出近百篇優秀案例,年底前已編印成《成功始于家庭--常州市優秀家教案例匯編》,免費贈送給各學校、各級婦聯和有關家庭。二是圍繞迎接奧運的短信祝福活動和網上參與活動。5月份網校舉辦了“感恩母親喜迎奧運--2008母親節短信祝福活動”。經發動,有4000余名中小學生將對母親的祝福通過家校互動平臺發送短信給母親,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學生愛母親、愛祖國的思想情懷和學會感恩等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在奧運會期間,網校又舉辦了“迎奧運講文明我行動”網上參與活動,5000余名師生、家長通過家校互動系統發送了“迎奧運文明用語”或“給奧運健兒加油,為祖國母親吶喊”的短信,這一參與活動,對烘托迎奧運熱烈氣氛,對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對弘揚奧運精神等教育起到了推進作用。三是圍繞抗震救災,參與愛心奉獻活動。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網校配合教育部門建立愛心基地,發動師生愛心捐款,支援災區兒童。在愛心基地授牌儀式后,該校請心理咨詢專家為在常讀書的災區兒童作心理疏導,給災區兒童贈送文具、圖書。在暑假期間,網校又積極參與開展“與災區小伙伴手拉手心連心,共度歡樂暑假”的活動,讓泰村實驗學校綿竹班的孩子在異地他鄉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通過這一活動撫慰災區兒童的心靈,讓他們感受黨的關懷、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四是結合網校成立一周年慶典,精心安排了系列公益服務活動,其中包括家庭教育推進會暨實驗基地授牌儀式;由特聘嘉賓盧勤參加的家庭教育論壇;請盧勤主講的家庭教育報告會;由網校聘請的14位專家參加的家庭教育大型公益咨詢活動等4項,受益群眾2000余人。這4項活動主題突出、形式多樣、受益面廣、深受學校和家長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