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育核心價值觀研究

時間:2022-06-16 03:20:00

導語:黨員教育核心價值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教育核心價值觀研究

*總書記在黨的*報告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這四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貫通,共同構成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如何在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學習中體現這些方面內容;怎樣利用電教中心的技術優勢發揮黨員電化教育工作在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自身素質以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職能作用,為鄯善的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多樣性與選擇性的互動中實現價值認同

新世紀新階段,經濟體制在變革,社會結構在變動,利益格局在調整,思想觀念巨大變化。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和變化在黨員身上產生了一系列影響。這些影響既有利于我們基層黨員樹立自強意識、創新意識、成才意識、創業意識,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如何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方便快捷的方式送到廣大黨員干部手中,引領整合多元多樣的社會思潮,發揮好對基層單位系統管理和工作指導的行政職能,搞好選題、制作、復制、交流等業務職能,就是我們以后應該怎樣切實開展黨員教育學習的關鍵。

怎樣理解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怎樣理解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廣大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都在等待我們用通俗生動的語言解疑釋惑從而實現了黨的創新理論成果與群眾理論渴求的有效對接。黨的十六大以來,宣傳思想戰線積極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作為黨員電教工作者我們應努力做到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同時,緊密結合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以多種形式析事明理,統一思想。

二、在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結合中夯實價值基石。

當前,既是黃金發展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因此作為黨員電教工作人員必須堅持以正確輿論導向為根本任務,以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為主攻目標,落實“三貼近”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充分發揮我們的各個基層電教室的工作職能形成全縣的大電教格局和“一二三”的電教工作思路,即一個工作方針是“加強管理、強化職能、提高質量,面向基層、講求實效”,二個服務,即服務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于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素質的提高;三化的實現,即電教工作網絡化、電教設備現代化、電教教材精品化。并利用這種大電教的格局結合本部門搞的“按需培訓年、紅色巴扎日、特色播放日”等符合農村現狀的學習方式,讓基層干部和農牧民黨員充分嘗到了黨員電教工作的甜頭。在調研中我們經常聽到這些評價:農牧民說:黨員電化教育信息中心,給我們提供了好多致富信息,學到了一些實用技術,致富有了門,還節約了我們的時間。基層干部說:黨員電化教育這種形式好,通過它找到了基層黨建和經濟工作的結合點和切入點,是農牧民致富的一種捷徑。使我們的工作由原來的較為被動轉變為主動為農牧民服務,從而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服務于黨員群眾的現實得到和諧統一。

三、在社會性與個體性的聯結中促進價值實現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總是強調集體的價值,個人對集體并不具有優先存在的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突出強調的馬克思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從根本上體現了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即將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有機結合起來,這對于我們的黨員教育和人才培養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為了體現上述理念我們認真組織觀看了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專題片和縣委組織部遠程辦(電教中心)制作的專題片《鄯善縣委組織部雙滿意建設》、《忠誠勇士》《塔依爾書記》并召開了討論會,大家普遍認為,這些展播片再現了當代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形象的展現了共產黨員嶄新的精神風貌,塑造了如塔依爾書記等一批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感人形象,是每個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行為的楷模。通過收看展播片,廣大黨員、干部又受到了一次較好的黨性黨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