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務工黨員教育管理交流

時間:2022-06-20 09:21:00

導語:外出務工黨員教育管理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出務工黨員教育管理交流

隨著我縣民營經濟的發展,外出務工人員日益增多,全縣年均外出務工人員達9萬多人,其中黨員2千余人。面對日益壯大的務工黨員隊伍,長垣縣委按照“有利于黨員合理流動、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黨員發揮作用”的原則,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截止目前,在外出務工黨員中建立黨總支1個,黨支部34個。不僅加強了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壯大了黨的組織,而且更好地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快了經濟建設的發展。現將我縣的外出務工人員黨建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多策并舉,構建組織管理新機制

首先,樹立外出務工黨建觀念。長垣地處黃河灘區,素有外出打工經商傳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外出人員急劇增加,而且黨員比例很高,其中領辦企業的大部分是黨員。這些外出黨員大多數年富力強,見識廣,有市場經濟頭腦,是基層黨員隊伍中最具有生機和活力的群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長垣的形象,是推進長垣發展的一支生力軍。但是長期以來,外出務工黨員的管理相對薄弱,客觀上存在著“三難”:去向難掌握、活動難開展、管理難到位。20*年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縣委把外出務工黨員的教育管理作為新時期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外出務工黨員教育管理的意見,做到了由被動抓為主動抓,無人管為合力管,增強了責任感和緊迫感。

其次,構建外出務工黨建機制。縣委實行了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把外出務工黨建工作納入全縣黨建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到同規劃,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成立了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建立了黨建工作聯系點,分包重點企業,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外出務工人員黨的建設工作。建立了以組織部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黨建工作。各鄉(鎮、辦事處)黨委設立教育管理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教育管理工作,為基層黨員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實現就業、勞動致富等提供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形成了黨委主要領導親自抓,有關部門協同抓,組織部門具體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三、加強外出務工黨建工作指導。縣委多次組織外出黨員黨建工作考察組,到外出務工黨員集中地考察,現場研究黨組織設立的形式,解決黨組織組建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總結推廣實踐中形成的新鮮經驗,積極開展外出務工黨建工作示范點創建活動,選擇外出務工黨員較多的企業進行試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20*年底,縣委在黨員馮明亮在北京領辦的河南新蒲建筑有限公司建立了第一個外出務工黨支部,黨組織的設立,不但使黨員教育管理有了陣地,黨員活動有了舞臺,而且促進了企業的發展,現在公司已發展成為上億元資產的大企業,馮明亮本人被評為“全國十大杰出進城務工青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二、分類指導,創新黨組織組建新模式

1、建立外出務工黨員信息庫。外出務工黨員流動性強,外出人數、外出地點、外出時間變化大,給加強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難。為了掌握外出務工黨員情況,長垣縣委扎實開展了“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工作。利用廣播電視臺、長垣黨建網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組織找黨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通過各種渠道發出通知,號召黨員找組織,動員外出務工黨員做好組織關系轉移工作或主動與原黨組織聯系;采取電話聯系、寄發“致流動黨員的一封公開信”等方式,千方百計尋找“流失黨員”。同時,建立了《外出務工黨員登記制度》,對流出和流入的黨員逐人建立檔案,給每個外出黨員建立一張跟蹤卡,掌握外出黨員各方面情況。在摸清外出務工黨員的數量、分布、活動特點的基礎上,在黨內基本信息庫內增加了外出務工黨員基本信息,及時掌握外出務工黨員的數量、結構、分布和從事工作等詳細情況,實現了動態管理。

2、因地制宜建立黨組織。我們按照黨章規定,實踐和探索出了“建、聯、掛、派”四種組建模式,合理設置黨組織。“建”,即凡是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外出務工黨員集中地都單獨建立黨支部。“聯”,即對只有3名以下黨員的,按照就地就近就行業的原則,成立聯合黨支部。“掛”,即對僅有個別黨員的,外出務工黨員集中地把黨員的組織關系接轉在原有外出務工黨員集中地黨組織。“派”,即對黨員人數不足3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采取“兩個專人聯系”的辦法,選派黨建聯絡員:在外出務工黨員中選政策水平較高、組織能力較強的黨員作為專門聯系人,負責組織當地長垣籍外出務工黨員的學習教育;在基層黨支部中明確一個專門聯系人,負責外出務工黨員的聯系和教育管理。

3、規范活動陣地。黨組織建立后,我們加強了外建黨組織的陣地建設,要求外建黨組織在陣地上要達到“七有”標準,即:有黨員活動室、有黨組織牌子和黨旗、有黨員登記卡和黨員花名冊、有規章制度、有工作計劃、有學習材料、有活動記錄。東方防腐有限公司黨委下轄10個外建黨支部,在資金、房子都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他們千方百計解決了黨員活動室用房問題,購置了桌、椅、電視機等現代化學習設備,購買了黨的知識、企業管理等方面光碟和黨建讀物、培訓教材。

三、努力探索,拓展教育管理新路子

1、多種形式抓教育。在外出務工黨員教育上我們堅持做到三個結合:即理論學習與實地考察相結合,思想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經常性教育與集中輪訓相結合。對外出相對集中的黨員由所在基層黨組織派專人攜帶錄像帶、書刊等學習材料巡回教育、輔導;對相對分散的黨員郵寄有關資料。20*年以來,縣委組織部設立了“長垣黨建”網站,有條件的東方公司、衛華公司等5個企業黨組織也在本公司網站上設立了黨建網頁,形成了以“長垣黨建”為網絡信息中心站,支部、外出務工黨員為網點的黨建網絡,構筑了“黨員網上之家”。外出務工黨員通過網站和家鄉黨組織進行思想交流、開展交心、談心活動,向黨組織匯報自己在外的情況,實現了外出黨員和企業黨支部互動、快捷的聯系,做到了“黨員千里走,組織一線牽”。

2、開展“五個一”服務。一是“一人一證”,縣委發放了《黨員活動證》,既解決了外出務工黨員流動性強、管理難的問題,又增強了外出務工黨員自我約束、發揮先鋒作用的自覺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一委一聯”,根據就近原則,挑選素質好、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支委成員或黨員骨干與外出黨員結成幫扶對子;三是“一季一訪”,外出黨員所在黨支部至少每個季度要到外出的黨員家中走訪一次,跟蹤了解外出黨員家屬的思想、生產、生活等情況,把管理和服務工作做細做好;四是“一年一問候”,每逢“七一”、春節等重大節日,外出黨員戶籍所在地黨組織與外出黨員取得聯系,向每名黨員郵寄一封慰問信,送去節日祝福,傳遞組織關懷,提醒黨員時刻不忘自身的責任;五是“一年一評議”,每年春節期間,各外建黨支部對外出黨員進行民主評議。通過開展“五個一”服務,及時跟蹤掌握外出務工黨員的動態情況,外出務工黨員也深深體會到黨組織的關心和溫暖,積極主動接受黨組織教育管理。

3、探索管理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定期匯報制度。要求外出務工黨員通過打電話、寫信等方式,每月10日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學習和工作情況。二是建立外出務工黨員目標管理制度。對外出務工黨員流動期間,參加組織生活、交納黨費、遵紀守法,特別是發揮黨員作用等方面情況跟蹤考察。以問卷形式向當地有關管理部門及周圍群眾調查外出務工黨員思想動態、現實表現、經營作風、職業道德等,對表現突出的予以表彰。新鄉市礦山起重機械廠黨支部,每年對完成目標較好的黨員給予500元至1000元的獎勵。三是建立外出務工黨員民主評議制度。由基層黨委組織召開黨員會,每年對外出務工黨員集中評議一次,對評為“優秀”的給予表彰,對評議“差”的,區別不同情況提出批評教育、限期整改。

四、注重實效,搭建流而有為新平臺

1、發揮作用,推動所在企業發展。外出務工黨組織通過組織技術攻關和各種勞動競賽,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做表率,重要任務帶頭干,關鍵時刻沖在前,激發廣大黨員的工作積極性,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東方防腐公司駐昆明市分公司組織開展了黨員掛牌上崗活動,要求黨員必須掛牌上崗,讓每個黨員都認識到“黨員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黨員的組織紀律性更強了,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更主動了。該支部黨員王金峰刻苦攻關,自行開發研制出了耐酸、耐堿、耐強溶劑的“東方—1號”高科技防腐涂料,被有關專家廣為推介。

2、回村幫扶,帶強農村基層組織。外出務工黨員發揮思路新、見識廣、辦法多、能力強、信息靈的優勢,大力開展“傳幫帶”,為我縣培養了一大批政治高、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人才,強化黨員干部自身的“造血功能”,基層組織后繼乏人的狀況有了明顯改善。苗寨鄉杜寨村黨員賀寶印在寧波務工多年,擔任村支部書記后,投資近百萬元,相繼建成了教學樓、硬化了街道、改造了農村線路,全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了兩番,成為全省“五個好”黨支部。

3、發揮優勢,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實施“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簡化各種手續,優化投資環境,實施外出黨員“回歸工程”,利用外出黨員經營門路多、獲取信息靈的優勢,發動外出黨員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牽線搭橋,引進發展經濟項目,領辦企業,興建公益事業,使廣大農村涌現出一批專業戶、專業村和專業市場,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惱里鎮后參木村外出黨員、防腐起重大戶崔培軍投資8000萬元回鄉興辦河南省礦山起重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武邱鄉務工黨員、縣人大代表徐子雨,致富后心系家鄉教育,投資150多萬元,建立了“子雨小學”,把昔日破舊不堪的教室,建設成為花園式的學校。

我縣加強外出務工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積累了一些經驗,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組織的日趨多樣化,外出務工黨員在基層組織建設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途徑有待于進一步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進一步加強研究和探索,努力把我縣外出務工黨員服務農村黨建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