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強市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30 04:52:00

導語:人才強市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才強市的經驗交流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古今中外成就事業的關鍵因素。素有“鋼城”之稱的江西省*市,堅持人才強市戰略,走出了一條“梧桐引鳳、項目引才,借智開發、自主創新”的發展新路。20*年,實現生產總值2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增速列全省第一;人均GDP達到3200美元,列全省各區市第一。在全省“六大考評體系”評比中,獲得了綜合評比先進市第一名。

切實轉變觀念,創新思路聚人才。針對一些欠發達地區盲目招商引資,甚至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的現象,*市認真吸取教訓,轉變發展觀念,強調“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提出由注重發揮資本的優勢向注重發揮人才的優勢轉變,由注重招商引資向注重招才引智轉變,由注重經濟利益吸引人才向注重成就事業吸引人才轉變,明確了欠發達地區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必須發揮人才優勢,堅持集聚人才促發展的思路,建立“三合一”引人、用人模式,為人才干事創業創造條件。

打造項目載體,為吸引人才提供廣闊平臺。*市堅持項目建設和人才引進齊抓并舉,加大對高科技項目和龍頭企業項目引進力度,以此為載體使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智力服務于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提高技術水平,更好地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近年來,*市圍繞光伏、新材料、鋼鐵深加工等重點項目,設立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在每年的工業發展專項基金中,劃撥200萬元,支持企業技術創新,鼓勵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企業技術中心。目前已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20*年,全市引進高層次人才255人。

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堅持以待遇引人、留人。*市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需要出發,通過制定完善可操作性強的配套政策,為高層次人才創業打造“綠色通道”,相繼出臺了《*市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在教育培訓、職稱評聘、注冊、稅收、住房、子女教育等各個方面給予高層次人才政策傾斜和扶持。市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建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實施“*崛起”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和領軍人才建設工程。對于高層次人才創業園科技攻關項目、高科技企業重大創新項目,市里采取“一事一議”政策,優先列入科技計劃,優先安排科技經費,優先審批科技項目轉化資金和中小企業風險擔保。同時,制訂《*市科學技術獎勵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符合本地實際的地方性科技創新鼓勵措施,激發高技能人才的創業熱情。

創造優美人居環境,發揮山清水秀的“留駐效應”。好的環境就是生產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市把環境建設擺在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生產生活和服務功能,營造“優、凈、美、綠、暢、安”的高品質人居環境。*市先后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為更好地照顧外國專家,使外國專家在*有一個安居樂業的留駐環境,我們在生態新城區實施歐洲城建設項目,把環境凝聚人才落到實處。*已成為吸引人才的新高地,人才為*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