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干部任期制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30 05:19:00

導語:黨政干部任期制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政干部任期制的經驗交流

一是傳統“官”念難轉變,思想上難接受。一方面,由于受“官貴民賤”等官本位思想的影響,仕途只有“單行道”,當官只能向上不能向下,同時由于在社會上有“不到年齡不退休,不犯錯誤不下臺”、“下來就是犯錯誤,只有犯錯誤才下來”的誤導,被免職的干部不得不接受來自家庭、社會和其它方面的壓力,推行任期制的思想阻力仍然較大。另一方面,任期制推行以后,不僅是不稱職的干部要調整下來,即使是稱職的干部,如果因為連續任職超過一定的時間,也要調整下來,對此,不少同志覺得不可理解,認為讓有精力、有經驗、還能再干一段時間的干部提前下來是干部資源的一種浪費,實施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制的思想認識不夠統一,還缺少整體的輿論氛圍。

二是干部的任期難規范。有的崗位有任期限制,有的則無,一張紅頭文件可以定終身。目前除黨委政府以及政府組成部門的正職有任期規定以外,黨委工作部門、大部分政府部門的正副職一般無任期限制。同時,干部的調整是一個動態過程,任職時間不可能一致,所以不同崗位的領導干部任期比較難統一,即使有任期的領導崗位,任期的長短也不一致。

三是領導班子優化調整與保持任期內相對穩定的關系難處理。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優化班子結構,能夠保持領導班子的活力,調動領導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推動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但是為了完成任期目標,領導干部原則上應保持任期內的相對穩定。領導干部的崗位調整交流對任期制的實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四是任期屆滿的干部難安排。干部任職期滿后的合理安排是任期制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對在同一職位上連續任職到期的領導干部需要輪崗交流,但縣直機構改革和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后,崗位和職數都受到限制,調整交流的空間越來越小,而且不同的機關業務上有區別,不同的單位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待遇有一定的懸殊,客觀上增加了干部輪崗交流的難度。對在同一職級任職超過時間的干部,除了能夠晉升,絕大多數干部不能再擔任領導職務,都要進行妥善安排,解決他們卸任后的出路問題。

五是任期考核和監督難到位。如何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干部的特點,制定出操作性比較強、能夠全面準確評價干部的目標考核制度,目前還有一些難度,還需進一步探索。在具體實踐中,對干部的監督也難以完全到位,存在制度訂得多、真正落實少的現象。

六是急功近利、短期行為難控制。一方面,由于事先設置職務任期,領導干部一上任就知道自己在領導崗位工作時間的長短,對于大多數領導干部來說,能夠利用上級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賦予的有限領導崗位工作時間,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干。但對一些自認為“仕途渺茫”的干部來說,容易產生一些消極現象,導致出現“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消極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領導干部知道自己任職期限的長短,很可能為了追求一時的政績,產生不考慮財力、物力、人力,脫離實際、竭澤而漁的現象,留給后任的是爛攤子,不利于地方部門事業的長期發展。少數綜合素質不是很高的干部,一旦接近或面臨任職到期時,出現“不思工作、只思后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消極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