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行政執法隊伍教育管理工作經驗交流
時間:2022-07-31 09:03:00
導語:獨家原創:行政執法隊伍教育管理工作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依法行政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善行政執法,提高執法水平,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環節。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行政執法隊伍,是提高執法水平,實現依法行政的基礎和前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決行政執法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行政執法隊伍素質,我單位采取科級干部全員輪訓等有力措施,切實加強行政執法隊伍教育管理工作,現將具體經驗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找準問題
隨著我國行政執法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我們的行政執法隊伍發展較快,各行政執法部門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在查處各種違法行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政務環境,推進我**跨越式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應當看到,行政執法隊伍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還比較嚴重,離依法行政的要求以及黨和人民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少數行政執法人員濫用職權、執法不公、吃拿卡要、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挾私報復;包庇、袒護、放縱違法行為,甚至充當違法犯罪活動的保護傘;少數行政執法部門聘用臨時工、合同工執法,罰款打白條,罰款不上繳,利用執法權力搞創收、以罰代管,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向執法人員和下屬單位下達罰款指標,搞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行政執法隊伍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在群眾中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損害了行政執法隊伍的形象,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威信。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一是有些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不強,執法為民意識淡薄,廉政紀律松懈;二是個別行政機關不依法行政,重執法、輕監督,行政執法監督機制不健全,監督手段軟弱;三是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門領導對行政執法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沒有引起高度重視,長期放松對行政執法隊伍的教育管理,對行政執法監督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只講行政執法難、干部辛苦,不講嚴格執法、嚴肅紀律,甚至對一些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袒護,監督懲處不力,遷就姑息過多。行政執法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群眾的合法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人們心目中的權威就會受到削弱,黨和政府的形象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采取有力措施,加強行政執法隊伍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堅持執政為民,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推進依法行政,實現**發展新跨越的迫切需要。
二、加強教育,牢固樹立三個觀念
(一)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觀念。在行政執法的全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的要求,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執法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執法活動中,要視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憂民之所憂,急民之所急,謀民之所需,要把人民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破除特權思想,拋棄衙門作風,從根本上解決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對群眾“冷硬橫推”甚至欺壓群眾的問題。
(二)牢固樹立公正執法的觀念。公正執法,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本質要求,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只有公正執法,不枉不縱,才能樹立法治權威,才會有良好的社會秩序和風尚,法律所蘊含的公正、公平、正義、秩序等基本價值才能最終得以實現。行政執法部門作為國家法律最直接的執行者,也只有把公正執法作為根本準則和宗旨,才能更好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行政執法人員要加強執法紀律學習,堅定公正執法信念,恪守社會主義法制原則,把公正執法作為最高價值目標,不折不扣地將法律的規定和精神貫徹到執法活動的全過程。
(三)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的觀念。依法行政是體現現代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質要求。要加強法制學習,牢固樹立“行政職權必須依法行使”、“職權與職責統一”的依法行政觀念。依法行政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行政權力的濫用,使政府能有效地維護法律秩序,保證人們具有充分的社會和經濟生活條件。行政執法人員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具體實施者、執行者,必須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才能嚴格執法。行政執法人員不僅要學習本系統的專業法律知識,還要學習憲法、刑法、民法和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基本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法律修養。行政執法部門要建立經常性的法制學習制度,把法制學習納入日常政治、業務學習之中。
三、強化監督,嚴格實施五項制度
(一)嚴格實施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制度。提高執法水平的關鍵是增強行政執法人員素質。依法實施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制度,是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素質,確保執法行為合法的重要手段。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工作,政府法制部門要加強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工作,未經培訓考試合格的,不得確定行政執法資格,不得發給行政執法證,不得上崗執法。對聘用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合同工、臨時工,要堅決調離執法崗位。
(二)嚴格實施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是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執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行政執法部門要大力推行執法公示制,做到執法主體、依據、程序、結果、監督、當事人權利公示等“六公示”,增強執法透明度,防止執法的隨意性。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堅持持證上崗、文明執法、程序合法。
(三)嚴格實施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制度。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是加強廉政建設,從源頭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敗的重大舉措。行政執法部門要依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嚴格實施“罰繳分離”制度,對行政事業性收費要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不得坐收坐支,不得私設“小金庫”,不得向下級機關和行政執法人員下達收費和罰款指標,嚴禁罰款打白條。
(四)嚴格實施行政執法監督制度。要認真貫徹《行政復議法》和《***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加強層級監督。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級行政執法部門的領導和監督,也要加強對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門的協調和監督。行政執法部門要將執法職責分解落實到具體崗位,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行政執法監督機關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對行政執法的日常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行政行為,切實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嚴格實施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是行政執法責任制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一項重要措施。對不依法履行執法職責、濫用職權、執法犯法的人員,要嚴肅追究責任,給予紀律處分;視情節可取消執法資格,吊銷執法證件,調離執法崗位或清除出執法隊伍;構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四、嚴肅紀律,堅決執行“十不準”
(一)不準利用執法權力搞創收;
(二)不準從事經營性活動;
(三)不準收受行政相對人的禮品、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
(四)不準利用審批、執法職權向行政相對人索要錢物或報銷費用;
(五)不準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宴請;
(六)不準對行政相對人態度蠻橫、言語粗暴、挾私報復;
(七)不準在執法中包庇、袒護和放縱違法行為;
(八)不準私自留置、處理和占用罰沒財物;
(九)不準利用行政執法權為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條件;
(十)不準下達或變相下達罰款指標。
對違反行政執法“十不準”情節較輕的,給予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檢查、通報批評;情節較重的,除吊銷行政執法證件、取消行政執法資格外,還應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除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紀律責任外,還應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追究負有直接領導責任的主管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違反行政執法“十不準”所獲得的經濟和非經濟利益,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按有關規定予以收繳、扣押、退還等;需要賠償的,按《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對所得經濟利益責令退賠或者予以收繳,非經濟利益予以取消或者糾正。堅決清除行政執法隊伍中的少數害群之馬,對違法違紀甚至頂風作案的人決不手軟,讓違法違紀的人、以權謀私的人、充當違法犯罪活動保護傘的人受到法律的嚴懲。
五、認真組織,確保教育管理落到實處
行政執法部門要積極行動,加強領導,以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機關為目標,把已查處的違法案件作為反面典型,舉一反三,聯系實際,在行政執法隊伍中開展深入的、強有力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把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問題和日常執法監督中的難點問題作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切實解決好本部門行政執法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不同情況,開展形式多樣、卓有實效的活動。采取集中一段時間的教育整頓活動、開展以執法專項檢查為主的整改活動以及組織吸收廣大群眾參加的開門評議活動。積極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和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加強對新建立的執法隊伍的教育管理。
六、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堅持執法人員凡進必考原則,嚴格實施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制度。我單位已連續三年組織科級干部全員輪訓,并走在了全國前列,到日前已累計培訓達**余人,這樣既規范了執法行為,又達到了創建學習型機關的目的,也做到了亮證執法、文明執法、公正執法。嚴格控制和減少了低效重復的行政執法檢查,減少執法層次。
總之,希望全體行政執法人員,都能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學習型、服務型政府機關為奮斗目標,充分發揮其在政府推進依法行政中的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的作用,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為“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衰敗分析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名義證明國家合理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