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科學發展觀的經驗材料

時間:2022-10-30 09:44:00

導語:政協科學發展觀的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協科學發展觀的經驗材料

政協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堅持以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新標準的“五新

”的工作方法,在全市各級政協組織中間開展創建科學發展示范政協組織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明確總體新思路

市政協結合新形勢的發展和新任務的要求,明確了“一二二四三”的總體思路。即立足一個基點:為實現全市總戰略、總目標認真履行政協職能;突出兩個抓手:建設學習型政協、爭創科學發展示范政協組織;實現兩個目標:履行職能水平要高、對外社會形象要好;發揮四個作用:政協委員在履行政協職能中的主體作用,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在政協經常性工作中的基礎作用,各界別、縣(市)區政協在政協整體功能中的合力作用,良好的創新環境在活躍政協工作中的促進作用;堅持三個評價標準:每位同志要有新姿態、整個隊伍要有新氣象、各項工作要有新局面。工作思路的進一步明確為開展政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確立參政新理念

為使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深入人心,總結和提煉了市政協科學發展核心理念—

“履職為民”,在工作中用這一理念武裝人、引導人、激勵人,使市政協真正成為政治堅定、作風優良、學識豐富、業務熟練、充滿活力的集體,更好地為履行職能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創新學習新方法

結合十屆市政協開局之年的實際和特點,把學習擺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設學習型政協,總結探索了“十學方法”,即:領導帶頭學、專題輔導學、培訓考察學、測試促進學、小組討論學、演講互動學、心得交流學、網上瀏覽學、典型帶動學、成果展示學,以創新的學習方式調動群眾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推出示范新模式

一是形成了“四層”學習模式。領導層率先垂范

,委員層集中培訓,機關層工學結合,社會層開設講堂。在社會開設“人文大講堂”,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向廣大市民傳播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

二是形成了“四性”調研模式

。即戰略性問題超前調研,重大性問題集中調研,攻關性問題專門調研和普遍性問題在崗調研。

根據委員專長和界別優勢,動員特邀研究員參與,

拓展調研層面,開展在崗調研活動,為建言獻策搭建平臺。年內整個調研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三是形成了“四度”提案模式

。征集提案注重廣度。全會前根據社會焦點、熱點、難點,向委員印發提案提綱,同時延伸征集界面,研定向上級

政協反映的重大問題。辦理提案加大力度。

具備落實條件的,在全會上集中辦理一批。群眾共同關注的,在社會上公開辦理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由主席分包一批。日常帶有規范性的,深入承辦部門督辦一批。落實提案強化制度。實行提案實效問績臺賬制、施行提案調度會議制、委員現場視察制和提案跟蹤報道制,擴大提案的社會影響。獎勵提案攀升高度。不僅表彰提案委員,也表彰辦理部門,一年通報表彰,二年全會表彰。通過樹立標桿,提高提案的整體水平。

四是形成了“四平臺”大團結模式。強化主體力量,搭建活動小組平臺。

組建委員活動小組,開設議政專欄和議事沙龍。政協主席分別與其建立對口聯系,為委員“安家立業”提供條件和支持。依靠中堅力量,搭建展示平臺。通過走訪、秘書長聯席會、大會發言、調研視察、提案等各種方式,為其表達民意、施展才華提供展示的機會,密切各方聯系。調動基層力量,搭建互通平臺。

注意捕捉焦點熱點難點和重大事件帶有傾向性的信息,并及時通報和反饋。如在汶川抗震救災中,來自基層的

12期《社情民意》被省采納10

期上報全國政協,產生重要影響。團結宗教力量,搭建引領平臺。深入開展愛國愛教傳統教育,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密切相互感情,真心實意辦實事,促進宗教和諧健康發展。

摸索評價新標準

根據市政協換屆后的新情況,結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要求,完善、修改和制訂了32

項規章制度。同時將重點工作分成六類,區分不同權重,摸索出評價工作的新標準,即突出“六率”的提升:批示率—參政議政建議案、調研成果、大會發言等領導批示情況。辦結率—提案辦理追蹤和社情民意反饋情況。轉化率—建言獻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情況?;顒勇省暡?、評議、扶貧、下鄉、展演、聯誼等關注民情、為民服務、凝心聚力等活動情況??d率—消息報道、文史資料、文化產品、研究課題、科研成果等的刊播出版情況。貢獻率—社會對政協組織服務總戰略和總目標工作的反饋與評價情況。擬于

11月舉辦的“我與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活動中,“六率”成為展示各級政協組織30

周年成就的主要框架,成為各級政協組織考核獎勵的參照系和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