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層社區管理成功經驗
時間:2022-05-10 05:39:00
導語:城市基層社區管理成功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抓管理———加強城市社區建設是時代的呼喚;抓關鍵———以社區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不斷破解難題;促落實———建好城市社區,讓人民安居樂業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城市社區一般是指經過社區體制改革后作了規模調整的居民委員會轄區,建設城市社區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學合理地劃分社區規模,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前提、各實驗區還加強了城市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建設,很多城市社區建立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社區居民委員會、轉變政府職能、實現重心下移,這項工作是社區建設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城市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十幾年前,人們還對“社區”這個概念覺得有些陌生,如今它已深入千家萬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全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社區在加強城市管理,服務市民生活,促進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1991年,民政部提出了探索社區建設的新課題,許多城市紛紛響應。1999年,民政部在全國選擇了北京市的西城區等26個城區作為社區建設實驗區。
一年多來,各實驗區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不僅得到人民群眾的好評,也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稱贊,為加強城市基層社會管理探索出一條新路。
抓管理———加強城市社區建設是時代的呼喚
城市社區一般是指經過社區體制改革后作了規模調整的居民委員會轄區,建設城市社區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關心城市基層的社會化管理。1999年9月,同志在上海考察工作時強調,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要適應新的情況,切實加強社區建設,尤其是要把社區黨建搞好。李鵬、朱镕基、、李嵐清等中央領導同志也曾多次到全國各地考察城市社區建設工作。
在新的形勢下,社會成員的“單位”、組織屬性逐漸減弱,大量“單位人”轉為“社會人”,社會人口流動性加劇,致使城市社會管理相對滯后。企業剝離和政府轉移出來的許多社會職能、服務職能,大部分也要由社區來承接。隨著居民與社區關系的逐步密切,推動社區建設,拓展社區服務,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廣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國有667個城市,749個市轄區,5904個街道辦事處,11.5萬個居民委員會。這些街道、居委會直接面對著數億居民,擔負著建設社區、繁榮社區、服務居民的繁重任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包括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在內的城市基層社會結構面臨著急迫的改革和調整任務,社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對新時期社區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積極推進社區建設,加強城市基層政權和群眾自治組織建設,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基層社會管理新路子,正成為當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抓關鍵———以社區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不斷破解難題
1999年,民政部開展了“全國社區建設實驗區”的試點工作,選擇社區服務和城市基層工作基礎比較好的北京市西城區,青島市市南區,南京市玄武區、鼓樓區,西安市新城區,武漢市江漢區,海口市振東區,哈爾濱市道里區、南崗區等26個城區作為社區建設實驗區。同時,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了近100個省(市)級社區建設實驗區。各實驗區積極探索,總結出了許多好的經驗。
科學合理地劃分社區規模,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前提。天津、沈陽、本溪、南京、青島、武漢、西安、哈爾濱等城市,借鑒國外經驗,結合當地實際,把社區規模定位在城市基層自然形成的地域。在這個思路下,他們按照1000戶—2000戶的規模,對居委會的管轄范圍進行了調整,確保了基層社會管理與服務的到位。沈陽市在沈河、和平兩個實驗區試點的基礎上,將原來的2700多個居委會,劃分為1277個新型社區。
社區組織建設是社區建設的核心,是實行社區居民自治的最重要部分。各地在建立和完善社區組織體系過程中,重點抓好社區黨的組織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上海、南京、沈陽、武漢、西安、石家莊等城市積極探索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方法,充分發揮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的參與作用,大力開展社區黨建工作,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在社區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和旗幟作用日益明顯。南京市玄武區廣泛開展了在職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廣大在職黨員積極參加各類社區義務服務。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群眾關心社區建設。居民們高興地稱贊:“在職黨員真不愧是社區建設的一面紅旗。”
各實驗區還加強了城市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建設,很多城市社區建立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如今,實驗區普遍成立了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居民通過社區成員代表會議,對社區內的重大事項進行討論、評議。北京、上海、青島、武漢、南京、烏魯木齊等城市還嘗試居民直接選舉居委會主任,并制定了居民委員會選舉辦法。一個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居民自治體制在各實驗區逐步形成。
轉變政府職能、實現重心下移,這項工作是社區建設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在推進社區建設過程中,各實驗區嚴格按照“權隨事走,費隨事轉”的原則,大力轉變政府職能,將該由社區管理的職權還給社區。沈陽市東陵區泉園街道辦事處賦予社區決策權、財務權、協調權、監督權。過去,社區對財務管理沒有自主權,一切財務收支都由街道審批。在調整中,街道把原來所有權歸街道的房屋使用權交給社區經營,連同社區有償服務的收入都交社區自行支配。市、區、街三級財政撥付的辦公費用,街道全額、按時撥付,由社區自己管理、合理支配,極大地調動了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的積極性。
促落實———建好城市社區,讓人民安居樂業
城市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蓬勃發展的社區在為群眾解決困難的同時,又在服務中傳播了文明風尚,深受社區居民歡迎,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北京市西城區從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入手加強社區建設,先后開辦起了敬老、優撫、便民、教育、文化、體育等15個服務系列,既方便了群眾生活,又使社區內各種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新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的居委會工作人員積極開展了以疾病預防、醫療、保健等為主要內容的無償社區衛生服務,為3萬多石油企業的離退休職工建立了“老年人家庭健康檔案”。
社區建設極大地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為城市基層社會管理找到了一條新路子。天津市河西區、沈陽市沈河區、本溪市溪湖區、西安市新城區、杭州市下城區的居民積極開展爭當文明市民、爭創文明家庭和文明樓院的活動。
各地還通過在社區中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營造出一種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濃厚文化氛圍。武漢市把文明形象工程建設融入到社區文明建設中,使市容與文明形象相互提升。南京市玄武等區利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社區黨員、干部和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此外,經過調整的社區居委會,工作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干部素質大大提高。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選聘了102名社區居委會專職干部,其中大中專畢業生就有41人。
- 上一篇:全新角度研討招標投標報價策略論文
- 下一篇:企業文化與創新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