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局服務新農村經驗交流
時間:2022-03-06 10:04:00
導語:農機局服務新農村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機化任務獲得的首要成效
建市十年來,農機化任務獲得了長足開展。2010年,全市農機總動力到達180萬千瓦,首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程度到達46%,超全省均勻程度近15個百分點。首要顯示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農業機械配備總體程度具體提拔。我市緊緊抓住國度施行農機置辦補助政策的時機,鼎力組織施行農機置辦補助項目,全力推行進步前輩合用農機具,極大地提拔了全市農機配備總體程度。當前,全市擁有各型農業機械376135臺(套),比2005年添加了122742臺(套);鄉村機電提灌站共3255座,提水設備3495臺,總裝機容量40391千瓦,提水才能達2億立方米;村莊機耕路途總長度21108公里,個中硬化10961公里,100%的行政村、90%以上的社通曉機耕道,我市村莊機耕道建立步入了全省前列。
(二)特征農業機械化開展獲得本質性打破。緊緊環繞特征效益農業基地建立和“一村一品”財產開展,深化展開“一品一機”運動。重點抓了農機科技示范園區建立,已初步建成糧食、畜牧、茶葉、水產、蔬菜、生果、中藥材等7大拳頭產物的特征農機科技示范園區基地共53個。
(三)農機功課市場化開展獲得實效。立異農機功課形式,從推進有機農戶合作代墾植業到聯戶協作運營、組團承包再到跨區功課的改變,加速了我市農機效勞市場化、財產化的歷程。拓寬了農機功課效勞的市場空間,添加了農機戶的收入,降低農機功課本錢。當前,全市已有農機大戶155戶,組建農機專業協作社16個,協作社社員393人,擁有機具748臺(套),資產總額1757萬元,2010年效勞收入1450萬元。
(四)農業機械化效益凸顯。農業機械化的開展,已發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進步了鄉村綜合出產力。小麥和水稻機械化收割成效是人工收割的50多倍,縮短了收成期3—7天。全市結合收割機完成機械化收割小麥、水稻80萬畝/年,已占全市小麥、水稻適合機械化收割面積的85%。二是降低了農業出產本錢。結合收割機械功課費用比請人工收割每畝節省200元左右,每年可為全市農人節省支出約1.6億元。農人從農機開展上人均添加收入從“十五”末的缺乏9元進步到目前50元左右,增幅達5倍。三是降低了勞動強度。機械化功課將鄉村勞動力從刀耕火種、肩挑背磨及深重的膂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一臺結合收割機日功課才能相當于200多個壯勞動力。四是有用地促進了鄉村勞動力轉移和不變就業。農機化功課使良多曩昔需求壯勞力才干從事的出產運動變得日益輕松,良多婦女和白叟在家經過機械功課或請機手功課,既有用地促進了鄉村勞動力轉移和不變就業,又有用地改善農人收入構造。
(五)農業機械化任務步入法治軌道。《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國務院《農業機械平安監視治理條例》和《四川省農業機械治理條例》、《四川省農業機械平安監理和變亂處置條例》、《四川省鄉村機電提灌治理條例》等司法律例在全市的貫徹施行,使我市農業機械化任務步入了依法推進、依法監管、依法管理的軌道,完成了農機事業科學有序開展,延續10年堅持了無較大及以上農機平安變亂。
二、農機化任務存在的首要問題
雖然我市農機化任務在近年取得疾速開展,但與日益增進的社會需乞降迅猛開展的鄉村財產需求比擬,與全國首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程度比擬,仍有必然差距,且面對諸多堅苦和問題。首要顯示在:
一是對農機任務主要性看法另有差距。局部區縣和大大都鄉鎮對農機任務注重不敷,對農機任務在現代農業開展中根底性效果和提拔農業綜合出產力的要害性效果看法缺乏,政策性攙扶少,組織指導力度偏弱,底層根底任務差,任務擺設和催促反省不到位。
二是農機配備構造不盡合理。全市農機配備的擁有程度與全國均勻程度比擬依然較低(差全國程度近6個百分點)。農業規劃運營開展缺乏,農機構造不盡合理,小型機械多、大中型機械少,低功能機械多、高功能機械少,動力機械多、配套功課機具少,收割機械多、播種機械少,糧食機械多、經濟作物機械少,合適平壩功課機械多、山丘區功課機械少,旱地功課機械多、水田功課機械少。
三是底層根底任務單薄。鄉鎮專職農機技能推行人員嚴峻缺乏,效勞才能較弱。全市128個鄉鎮中僅50個鄉鎮農業效勞中間和26個鄉鎮農機站有農機技能效勞人員271人,遠遠不克不及順應農機化任務的需求。農機專業協作社建立發展較為遲緩,全市當前只建有16個農機專業協作社,入社社員393人,農機化任務的組織化水平仍然偏低。
四是農機專業技能人員全體本質偏低,積極性不高。全市農機任務人員387人,老齡化景象比擬嚴峻,專業技能人員偏少(153人),技能力氣偏弱。153人專業技能人員中具有大學學歷15人、大專學歷63人、中專及其他學歷75人;具有中級職稱25人、副高級職稱3人,僅占農機專業技能人才的18.3%。區縣農機專業技能人員和鄉鎮農機技能人員待遇偏低,效勞和推行農機新產物新技能積極性不高。
五是農機工業非常單薄。全市農機出產企業數目少、規劃小,大多屬于家族式治理、作坊式運作,農機產物科技含量和市場據有率低。本市出產的農機產物還沒有一家進入國度及四川省農機置辦補助目次,還沒有一家農機研討開拓出產企業,也沒有高程度的農機維修效勞企業。
六是鄉村機電提灌站設備遍及老化。全市提灌站中建站20年以上的占80%左右,有30%為帶病運轉,急需更新革新。
七是農機平安潛在隱患凸起。全市治理的遷延機、結合收割機7000余臺、耕整機3萬余臺(套)。遷延機駕駛員和農機操作手文明本質遍及偏低,平安認識淡簿,耕整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運用不敷純熟和標準,特殊是農用運輸型遷延機監管難度較大,存在局部“黑車非駕”、酒后駕駛、超速超載、違法載人等違法景象,農機平安隱患量多、面廣,監管義務非常深重。
三、加速農機化開展的對策考慮
抓住時機,加速農機化開展,是加速推進特征效益農業基地建立,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需求,是具體進步鄉村綜合出產力,加速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需求。面對新時代、新時機、新要求,農機化任務應緊緊環繞“容身大農業,開展大農機,效勞新鄉村”這條主線,實在加速農機化開展。首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進一步改變我市農機化開展理念。
一是樹立以報酬本的開展觀。效勞“三農”的全體取向,把減輕農人勞動強度和農人擔負、削減出產本錢、添加農人勞動力轉移時機、添加農人收入,作為農機化開展的起點和落腳點。
二是樹立量體裁衣的開展觀。一直抓住進步鄉村綜合出產才能和推進鄉村出產方法改變這個中心,充沛發揚規劃指點、技能效勞、資金投入和組織協調等方面的指導效果,從我市分歧天然、經濟、地輿前提、生態特點動身,施行非平衡開展計謀,抓好首要農作物、要害環節和重點區域的農業機械化研發和推行。
三是樹立市場化的開展觀。充沛運用本錢節制和價錢構成機制,有用拓寬農機功課范疇和局限,拓寬農機功課的市場空間,推進農機功課的集約化、規劃化、高效化開展。經過農機功課的市場化開展,促進農機配套效勞的市場化開展,構成一批集成度高的配套效勞企業,并借此推進整個農機財產的市場化開展。
(二)進一步明白我市農機化任務的總體思緒和斗爭目的。
總體思緒:容身大農業,開展大農機,效勞新鄉村。
仔細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力和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開展的定見》,以科學開展觀為統率,以“效勞三農、興機富民”為中心,以優化調整農機配備構造為主線,以變革和科技立異為動力,以確保農機平安為前提,展開“個十百千”示范工程建立,深化“一品一機”運動,抓底層、夯根底、強效勞,重特征、出亮點、創一流,起勁完成農機任務黨委、當局承認,廣闊農人稱心。
一是容身大農業。就是把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農機化任務的基本義務,緊跟鄉村一二三財產開展需求推進農機研發、推行、運用和配套效勞。
二是開展大農機。既要鼎力開展糧食等首要農作物出產所需機械,更要鼎力開展畜牧、生果、蔬菜、茶葉、水產、竹木、中藥材等產物出產所需的機械;既要注重開展收割機械,更要注重開展播種機械;既要注重開展產中機械,更要注重開展加工等產后機械;既要注重開展合適平壩地域功課的大中型機械,更要開展合適山丘功課的小型機械。
三是效勞新鄉村。把推進新鄉村建立作為農機化任務重點目的之一,經過農機化推進促進鄉村出產方法的改變,改善農人出產方法和生涯質量,更好地效勞于鄉村出產開展、農人生涯敷裕、村鎮鄉風文明和底層民主管理。
總體目的:到2015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200萬千瓦,力爭到達210萬千瓦;首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程度到達65%,力爭到達或許超越同期全國首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程度。
(三)進一步完美推進我市農機化任務辦法。
一是完美農機化開展體系體例機制。初步樹立起契合市場經濟體系體例的農業機械化效勞系統、治理系統和運轉機制,使農業機械化功課效勞保證和技能推行系統健全,農機配備程度、功課程度、治理效勞程度具體提拔,農機維修發賣網點標準、結構合理,農機零配件供給能知足區域內農機戶需求。凸起抓好六個出力點:
1、出力提拔農機配備總量和全體程度。緊緊抓住農機置辦補助政策施行、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農機市場拓展的前史性時機,竭盡全力做好向上爭奪農機項目任務,項目規劃年增進15%以上,力爭到達30%,起勁添加全市農機配備總量,改善配備構造,提拔配備全體程度。加速農機科技立異,樹立以市場為導向,農機出產企業為主體,構成集出產、進修、研討、推行相連系的農機科技推行系統,推行進步前輩適合適用農機具。抓好“三夏”、“三秋”、“春耕”要害出產時節的農機功課任務,凸起抓好合適我市丘陵和山區的水稻出產全程機械化、秸稈機械還田、維護性墾植等技能推行。
2.出力打造通道亮點提拔農機特征示范園區基地程度。緊緊環繞特征效益農業基地建立,規劃和建立好我市糧食、畜牧、茶葉、水產、蔬菜、生果、中藥材、竹木等8大拳頭產物的特征農機示范園區基地。重點沿高速公路、103線、106線及各區縣交通干道兩旁打造通道亮點。起勁建成一批特征光鮮、建立標準、治理科學的農機特征示范基地。到2015年,全市擬新建立農機特征示范園區基地50個,力爭到達60個。
3、出力提拔農機效勞組織化程度。積極探究以農機大戶為龍頭、農機專業戶為主體、農機協會與中介效勞組織為紐帶的農機效勞財產化的新形式。充沛發揚農機大戶在農機功課效勞市場中的主體效果,使其成為推進農機化開展的主力軍。加大農機專業協作社建立力度,力爭到2015年,全市新開展農機專業協作社50個以上。爭奪一切農機專業戶都進入專業協作社,使農機專業協作社成為組織農機跨區功課、展開農機維修效勞和農機技能培訓推行的主力軍。
4、出力提拔農機規劃運營程度。環繞促進農機資本的一起應用,依照量體裁衣、市場運作和當局攙扶的思緒,把更多的農機戶組織起來,走協作運營的路子,進步規劃運營程度。指導新型農機效勞組織在當地重點農時時節展開農機功課及運輸、維修、農副產物加工和發賣等農機效勞,不時開辟農機效勞范疇。指導和組織好農機跨區功課,進一步進步農機跨區功課收益,起勁完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5、出力增強農機根底設備建立?!爱斁种笇?,部分效勞,群眾自立,統籌規劃,建養偏重”的任務辦法,加大以機耕路途和機電提灌站建立為首要內容的根底設備建立,到2015年,新建村莊機耕道700公里,硬化村莊機耕道1800公里;新增提水控灌設備3850臺37650千瓦,更新革新機電提灌站300—500座。
6、出力進步依法治理程度。深化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國務院《農業機械監視治理條例》等司法律例,在全市構成依法管機,依法興機的任務場面。強化優質效勞,增強法律監視和反省,進步農機治理行政法律程度。增強與安監、公安部分的聯絡與協作,根絕“黑車非駕”、酒后駕駛、超速超載、違法載人等違法景象。進一步增強耕整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的注冊注銷治理。強化農機平安和農機市場監管,仔細組織施行好農用遷延機年度查驗搜檢任務,施行農機平安出產隱患常態化管理,普遍展開安心農機進農家和創立安全農機鄉鎮、村運動,確保不發作較大及以上農機平安變亂。
二是展開“個十百千”示范工程建立。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科技立異,注重實效和量體裁衣、分類指點的準則。到2015年,在全市創立農業機械化示范縣(區)2個(農機化超越全國均勻程度)、示范鄉(鎮)20個、示范村100個、農機示范戶1000戶(個中:農機大戶500戶),樹立起示范帶動、專業協作社組織、當局指導的農機化開展新格式。
三是強化農機化任務保證辦法。
1、實在增強組織保證。各級黨委和當局的注重和支撐是推進農機化開展的要害。各級黨委、當局要站在推進農業現代化、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開展的高度,充沛看法農機化任務的主要性,實在把推進農機化開展作為增強“三農”任務的根底,作為改變鄉村出產方法、改善鄉村出產關系、提拔鄉村綜合出產才能的有用路子,擺上議事日程和任務日程,具體執行當局首要指導牽頭、分擔指導詳細擔任、農機部分詳細落實的任務責任制。把農機配備總程度、綜協作業程度、農機專業協作社規劃運營程度、農機平安等目標歸入當局任務目的內容,施行任務目的治理。
2、實在加強投入保證。樹立以國度投入為指導、農人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增補的農機化投入系統。市、縣、鄉當局要增強對農業機械化的指導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從政策上、資金上攙扶農機科研開拓、農機推行、培訓機構和農機協作效勞組織開展。積極招商引進已列入國度農機置辦補助目次的農機出產企業到我市興辦企業。對我市出產的農機產物進入國度或許是四川省農機置辦補助目次的出產企業施行獎勵。將農機法律監理、根底設備建立等所需經費歸入財務預算。增強財務和信貸資金的整合聯動,發揚兩種資金的全體效益,對農人、農機協作效勞組織購機和農機企業技能革新賜與優惠信貸支撐。仔細組織施行農機置辦補助項目,實在做到政策宣傳、機具落實、技能培訓和監管效勞跟蹤“四到位”。充沛應用政策效應和市場效應,全方位、多角度激起社會投資農機熱情。
3、實在做好宣傳保證。充沛應用報紙、播送、電視、網站及各類信息報送,鼎力宣傳農機化任務的政策、發揚的效果及若何效勞“三農”等內容,起勁營建讓各級黨委、當局、相關部分愈加關懷和支撐、廣闊農人群眾知曉和參加的優越氣氛。
4、實在搞好步隊保證。增強農機系統班子建立,要勇于“抓落實,創一流”,把爭創“全省搶先、全省一流”作為農機化任務的斗爭目的。在農機系統深化展開“進修型、實干型、立異型、法治型、效勞性、清廉型”機關創立運動,鼎力弘揚“喜歡崗敬業、連合貢獻、務實立異、創先爭優、興機富民”的任務作風,加強效勞認識,提拔效勞程度,起勁建立政治上高規范、營業上高程度、任務上高成效的農機治理步隊。還,增強農機在職人員和農機從業及運用人員步隊建立,對農機法律監理、農機推行和農機操作手及維修妙手,展開多渠道、多條理、多方式的農機化教育和技能培訓,進一步提拔農業機械化公共效勞程度和鄉村勞動力本質。
- 上一篇:民政局構建五型機關方案
- 下一篇:民政系統節能減排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