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社會管理與創新經驗材料
時間:2022-06-15 12:50:00
導語:婦聯社會管理與創新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區婦聯圍繞上級婦聯組織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做好新形勢下婦女群眾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總書記提出的關于婦聯建設“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的要求,深入探索婦聯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和創新工作中的新思路、新舉措,不斷提高服務大局、服務婦女、服務基層的能力和水平,使婦聯工作在各個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從完善婦女民生保障入手,提高婦聯參與社會管理與創新的工作水平。
近年來,區婦聯堅持立足基層、深入群眾,切實將工作重心下移、與婦女群眾建立密切聯系,及時了解婦女群眾疾苦,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為婦女群眾服務。
一是積極引導帶動婦女創業就業。與財政、人社、金融等部門聯合開展婦女小額信貸業務,解決婦女創業初期資金瓶頸,2011年上半年,成功辦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18人,貸款金額共計90萬元;借助婦聯組織的網絡優勢、聯合優勢和服務優勢,聚合社會力量,與市婦聯共同舉行“春風送崗位”女工專場招聘會,組織80多家企業參與此次活動,為婦女就業提供崗位164個,解決了近百名下崗失業婦女、返鄉女農民工就業問題;組織社區有需求的婦女參加育嬰知識培訓班,培訓結束經考試合格后發育嬰師資格證書,可從事育嬰行業,目前已有40多名婦女參加了培訓。
二是深入開展“巾幗建功”活動。結合創先爭優工作,在不同崗位、不同領域開展了多項崗位建功競賽活動,引導更多女職工崗位建新功、立新業。在“三八”節期間,區婦聯對各崗位新涌現出的建功標兵、巾幗文明崗進行了集體表彰,同時在不同工作領域挑選出有代表性的標兵和集體進行了經驗交流發言,宣傳我區廣大女性在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三是有序推進基層生態文明建設。2011年,結合全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總體部署,區婦聯把“村在綠中”、“綠在路上”活動作為參與農村環境整治、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的重要載體,發揮優勢,積極作為,組織婦女積極參與完成了27個市級環境綜合整治村的環境建設工作,指導婦女房前屋后共栽植各類苗木12.5萬棵,創建“巾幗路”22條、共計7330米,栽植“巾幗林”12處,植樹19058棵。
二、從完善婦聯溝通機制入手,創新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與創新的工作方式。
充分發揮婦女優勢作用,積極引導婦女廣泛參與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深化和諧家庭創建活動。以將“建和諧家庭,創文明城市”為主題的第19個家庭文化建設月活動為依托,組織開展了以“鄰里融洽、文明和諧好;終身學習、文化氛圍好;奉獻社會、愛心公益好;綠色環保、節能低碳好;軍民一家、雙擁共建好”為內容的區首屆“五好文明特色家庭”評選表彰活動,經過近兩個月的層層篩選,共評選出特色家庭98戶,特色標兵家庭30戶,并舉辦了“頌黨恩唱和諧紀念建黨90周年暨區首屆五好文明特色家庭頒獎晚會”,對這些特色家庭進行了隆重表彰,對他們的典型事跡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在全區弘揚家庭美德,傳播文明新風,鼓勵和帶動更多的家庭積極投入到構建和諧家庭、推動城市文明的熱潮中來。
二是發展壯大巾幗志愿者隊伍。2011年,區婦聯對全區的巾幗文明服務隊伍做了進一步的規范,首次成立八支巾幗志愿者服務隊,全區共招募巾幗志愿者1000余名,巾幗志愿者服務隊統一旗幟、統一標識、統一服裝。五月份,區婦聯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全面啟動了“創建文明城市弘揚志愿精神”的巾幗志愿者服務行動活動。活動以“整合資源、壯大隊伍,提升服務,倡揚新風”為巾幗志愿服務的著力點,圍繞全區的工作中心,集中開展以倡導綠色生活為內容的“節能低碳行動”、以提倡文明出行為內容的“文明交通行動”、以關注女性健康為內容的“健康生活行動”、以幫扶弱勢群體為內容的“和諧關愛行動”、以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為內容的“維權互助行動”五大主題的巾幗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志愿精神,積極培育志愿文化,同時廣泛的吸收全區廣大婦女積極參加到我區的志愿者隊伍中來,層層建立規范的巾幗志愿者隊伍,開展更加形式多樣的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目前,各基層、各單位婦女組織累計開展各項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組織動員1000余名巾幗志愿者參與其中。
三是深入開展慶“七一”文化活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區婦聯結合自身特點,以“巾幗頌黨恩建功十二五”為主題,深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面向全區廣大婦女干部、黨員、基層廣大婦女群眾,共舉辦5場次、組織觀眾共計5000余人,觀看了愛國影片《沂蒙六姐妹》,引導廣大婦女群眾加深對黨的理解和認識,增進對黨的感情,同時將“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作為激勵全區廣大婦女干好工作的動力。為進一步弘揚革命傳統,再掀雙擁共建新熱潮,在全區婦女中開展了向鯨園街道“兵媽媽”王秀英同志學習的活動,通過動員廣大婦女學習她“愛黨愛軍、無私奉獻、持之以恒、甘為孺子”的先進事跡,使基層婦女進一步堅定信念,恪盡職守,無私奉獻,扎實工作。同時,區婦聯積極動員基層婦聯組織,通過唱紅歌、送演出、開展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向黨的90歲生日獻禮。
三、從完善婦兒維權機制入手,拓寬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與創新的工作領域。
抓住“兩綱”終期監測評估有利契機,不斷強化“兩綱”政策宣傳力度,查找薄弱環節,結合區域發展實際,科學制定2011-2015年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在“穩定是硬任務”的大局中,堅持維權與維穩相結合,全面維護全區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一是整合資源,建立健全各級婦女維權服務網絡。全區各鎮辦、村居婦聯組織全部建立起高標準婦女維權服務站,做到有辦公地點、有標牌設置、有婦女維權刊板、有接訪受理記錄冊,受理婦女兒童維權投訴,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在區法院建立婦女維權合議庭。同時,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群眾基礎好,了解情況透徹的優勢,重點做好家庭矛盾的調解工作,最大限度地預防和制止對婦女兒童的不法侵害,在全區形成區、鎮、村三級婦女兒童維權工作齊抓共管的格局。
二是關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將關心關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擺在開展婦兒工作的首要位置,聯合教育部門,從機制和實踐兩個層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構建了以開放模式、親情模式、網絡模式為主要內容的“家校合作”新模式,2011年,全區新增市級示范家長學校10所。
三是扎實推進女性進“兩委”工作。抓住婦女進“兩委”機遇,區婦聯本著早著手、早安排、早介入的原則,提前做好調查摸底、組織動員、宣傳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婦女參選意識和競選意識,實現村婦代會主任、社區婦聯主席進“兩委”比例100%。通過此次“兩委”換屆,全區130個村共產生女性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務負責人10名,婦女委員124名,黨支部女委員84名,其中72名實現“兩委”交叉任職。
四是開展“康乃馨維權服務行動”。按照區委、區政府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安排部署,結合維穩工作大局,區婦聯不斷健全和完善婦聯維權制度建設,正確處理和緩解各方面的問題與矛盾,使婦聯信訪維權工作取得了新成效。2011年,共接待來訪、來電14人次。同時,在全區218個村(居)建立婦女維權服務站,統一掛牌,并組建區首支巾幗維權志愿者隊伍,協助村(居)婦代會主任開展婦女信訪、家庭糾紛、鄰里矛盾等各方面維權工作。
五是關注弱勢群體,開展愛心幫扶。開展“心連心情意濃情感關愛行動”,在區婦聯的鼓勵和號召下,區直婦委會與全區30名貧困母親、貧困兒童牽手結對,對她們進行不定期的走訪慰問,給予他們精神和物質上的幫助,通過區直婦委會成員的共同努力,讓區的貧困母親、兒童能夠真切的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目前,各項資助金累計達10萬余元。同時,區婦聯不斷加強與幫扶村的聯系和溝通,傾心傾力為幫扶村解決實際困難、辦實事。2011年,累計資助金額10萬余元,為幫扶村解決了村路鋪設、自來水管道更新、貧困學生上學、低保戶房屋修葺等多項實際困難,推動了幫扶村各項工作的發展。
四、從完善婦聯工作機制入手,夯實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與創新的工作基礎。
基層組織是婦聯開展各項工作和提高戰斗力、凝聚力的基礎,是婦女工作活力的源泉,在引領、推動婦女發展,組織婦女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特別在建設新農村、促進和諧社會中具有的明顯優勢和獨特作用,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婦聯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婦聯基層組織體系更加穩固,干部隊伍配備更加優化,管理更加行之有效。
一是開拓思路,加強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與創新工作的能力。7月,區婦聯召開了區婦聯社會管理和創新工作現場會。會議首先帶領全區各鎮辦婦聯主席及區直單位婦委會主任對榮成市部分基層婦聯的組織建設、環境綜合整治情況進行了現場觀摩學習,之后召開了座談會,會議圍繞婦聯組織如何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不斷提高服務大局、服務婦女、服務基層的能力和水平進行了討論和部署,并把做好新形勢下的婦女群眾工作作為履行職能、服務婦女的著力點,創新思路、創新載體、創新內容,創造性地開展好婦聯工作,推動全區婦女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是強化婦女干部隊伍建設。10月,在區委黨校舉辦了2011年婦女干部培訓班,全區各鎮、辦事處婦聯主席,區直婦委會主任,以及部分村、居的婦代會主任,共計70余人參加了學習培訓。此次培訓班為期3天,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培訓內容涵蓋了業務能力、家庭教育、婦女維權、女性魅力等多方面內容,旨在提高基層婦女干部的整體素質,增強服務,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婦女工作,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婦女干部隊伍。
三是進一步推進“婦女之家”建設。以“組織健全、人員落實、陣地鞏固、經費保證、工作活躍”為目標,推進“婦女之家”建設。著力建章立制,規范管理,豐富工作內容,拓展“婦女之家”服務范圍,強化宣傳引導、技術培訓、就業服務、組織活動等功能,為婦聯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組織、隊伍和陣地保障,并實現了全區各級“婦女之家”掛牌的全覆蓋。
- 上一篇:基層婦女干部素質與能力調查
- 下一篇:婦聯鄉村文明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