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財政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1-01 02:47:23
導語:推進財政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農村財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農村財政管理工作為重點,以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為核心,狠抓鄉鎮財政管理指導,不斷強化鄉鎮財政基礎建設和職工隊伍建設,進一步理順農村財政管理職能,全縣農村財政管理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明確職責、理順關系,財政所管理取得新突破
省提出了全面加強鄉鎮財政建設3年目標任務。要求大力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我局在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前提下,以業務建設和制度建設為抓手,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使得我局業務工作更加精準細致,內部管理更加規范高效,初步建立了“主旨鮮明、目標清晰、內容務實、運行高效”的鄉鎮財政管理體系,全縣農村財政管理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制度建設成效顯著
一是積極督促鄉鎮財政科學設置崗位,配備財會人員,明確職責分工,切實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建立了鄉鎮財政責任體系,將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作為責任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根據鄉鎮財政崗位特點,嚴格實行職責界定,做到責任落實到人、考核到人。全面推行服務承諾制,將鄉鎮財政各項崗位工作職責對外公開,實行持證上崗、亮牌辦公,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在財政管理、財政服務、監督檢查、信息建設、內部管理、辦公設施、隊伍建設、績效考評、責任界定、財政文化等十個方面作了科學的制度體系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二是積極推進局班子成員包聯鎮財政所制度,局領導班子成員經常深入到鄉鎮財政工作第一線,開展經常性的業務指導,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確保了農村財政管理工作有序推進。三是嚴格工作考核制度。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鄉鎮財政管理工作“爭先創優”活動,制訂和完善了《縣鄉鎮財政管理工作“爭先創優”量化考核辦法》和《縣鄉鎮財政管理工作考核細則》,并堅持采取日常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嚴格對各鎮財政所“爭先創優”活動開展及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鄉鎮財政管理經費掛鉤,做到獎懲分明。四是突出村級財務“雙”,建立健全“五項制度”。我局立足強化農村集體資金和財務管理,在各鎮設立農村財務管理服務中心,全面推行農村財務“雙”,先后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委托制、農村財務電算化管理制、村級財務定期審計制、村級財務定期公開制和村級舉債責任追究制。這五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原來村集體帳目混亂無序、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現象得到徹底改變,減少了因財務問題所引發的矛盾糾紛的發生,使農級財務做到了賬簿規范、核算有序、科目標準、結果公開、監督常態。同時從源頭上預防了村干部腐敗,促進了村干部廉潔自律,使村干部把有限的資金用在了刀刃上,用在了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建設上,用在了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上,優化了干群關系,為和諧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二)財政業務建設措施得力
我局根據上級財政部門的規定和要求,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結合我縣實際和工作需要,健全鄉鎮財政、財務和基礎管理制度,優化業務流程,細化工作標準,規范操作程序,完善對重點業務、重要環節的監督制約機制,夯實財政業務管理基礎,確保了財政資金運行安全和高效,鄉鎮財政業務建設呈現三大亮點:一是借信息化建設,建立縣鄉財政監管網絡。以財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為契機,依托鄉財縣管軟件平臺,建立了縣鄉財政管理監控網絡,實現了各系統有效對接和縣鄉財政部門之間信息數據共享。通過對鄉鎮預算收支和財政資金運行進行動態監管,建立“機制完善、權責明晰、管理規范、運轉有序、服務優質、促進發展、與國庫集中支付相銜接”的鄉鎮財政管理體系,提高了鄉鎮財政管理水平。二是整合資金賬戶,實行專項資金核算制度。鄉鎮財政所統一開設預算存款戶、基本支出專戶、專項資金賬戶等三個銀行賬戶,不得另行開設其他賬戶,徹底扭轉了資金管理混亂的局面。同時,明確專項資金按照“專款專用、封閉運行、一個賬戶、分項核算”的總體原則核算管理,必須專項用于批準文件指定的項目和用途,不得擠占、挪用、借用或隨意調整、擅自改變用途,不得與一般預算支出性資金混淆管理、交互往來。三是統一核算方式,規范鄉鎮財務會計核算。調整核算方式,總預算會計由現行縣會計核算中心調整為由各鄉鎮財政所辦理,全面推行會計核算網上記賬和審核,實現了管理信息網絡化和會計核算電算化。鄉鎮財政所統一設置總預算會計、經費會計、出納、專項資金會計、涉農資金會計、檔案管理、稽核等崗位,并明確了相應職責。
二、以人為本,著力加強隊伍建設
我局將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高素質鄉鎮財政干部隊伍作為我縣財政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是切實做好穩定鄉鎮財政隊伍工作。通過考核和辦理養老保險等辦法轉為正式人員或退休,讓廣大基層財政干部安心工作,樂于奉獻。二是建立“統一計劃、分級實施”的長效培訓機制。緊密圍繞財政中心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以財政業務培訓、崗位培訓、更新知識培訓和骨干人才培養為重點,按計劃、分類別、分層次,精心開展各類培訓,逐步建立具有財政特色、富有生機與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訓機制。三是做好“四抓”強隊伍。在抓學習上強隊伍,采取集中統一和分片分線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農村財政管理新政策、新業務的培訓,或以會代訓形式,進行經常性的輔導培訓;在抓規范上強隊伍,著重在加強教育、正確引導上抓起色,提升能力,確保每項工作都能出色完成;在抓奉獻上強隊伍,通過統一思想,強素質,使全體干部職工人人有所作為,有奉獻;在抓廉政建設上強隊伍。要求嚴守黨風廉政建設紀律,樹立鄉鎮財政隊伍勤政廉潔的良好形象。四是開展文明創建。建立鄉鎮財政目標管理考評制度,明確考評的內容、方法和程序,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注重考評結果的運用,對管理成效突出的鄉鎮財政所和優秀鄉鎮財政干部,給予表彰獎勵和重用;對管理成效較差的鄉鎮財政所,給予通報批評,并實行重點幫扶。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辦事效率
一是我局下大力氣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隨著財政鄉財縣管應用軟件系統全面建成,建立了以“終端核算、實時監控、網絡管理、后臺服務”為特點的“鄉財鄉用縣監管”縣鄉聯網系統。隨著“鄉財鄉用縣監管”網絡的貫通,縣財政對鄉鎮財政、財務收支實時管理,并通過查詢系統進行在線查詢、審核和監督,實現了信息共享;計算機自動記賬、轉賬、生成報表,實現了信息及時傳遞和資料快速查閱,減輕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建立了有效的監督機制,保證了財務資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和合法性,消除了賬務不規范、不統一等問題,財政所業務管理日趨規范。實施以網絡中心為中樞,多層次、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監控,排除了暗箱操作和人為干擾,使每一筆財政資金花到實處,每一筆業務置于亮處,陽光理財得以實現。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規范化建設。我局針對鄉鎮財政所辦公條件與設施滯后的現狀,我縣確立了“管理制度化、核算規范化、服務精細化、辦公現代化”的鄉鎮財政所規范化建設總體定位,制定了鄉鎮財政所建設標準,明確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規章制度、統一宣傳標識、統一核算辦法、統一報賬程序、統一發放方式、統一支付程序、統一網絡系統、統一服務標準等“十統一”建設要求,為全縣整體推進鄉鎮財政所規范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在實施過程中,緊緊圍繞“節儉實用、方便群眾、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的原則,實行“宿辦分離,兩室一廳”柜臺式辦公,提出“六統一”建設標準:統一按照“兩室一廳”,即一個檔案室、一個辦公室、一個服務廳的標準建設;統一配置電腦、打印機、一體機、辦公桌椅、裝訂機、飲水機、空調、保險柜、檔案柜等辦公設施;統一設計制作門頭和標識;統一為工作人員配發服裝,安裝安全視頻監控系統、服務電話和監督電話。目前,鄉鎮財政所辦公環境和工作條件均發生了根本轉變,硬件、軟件設施得到了根本改善,服務水平、辦事效率大幅提升。
縣財政管理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十七大精神,積極開展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抓一流業務、帶一流隊伍、樹一流作風、創一流業績的總體思路,扎實推進各項財政工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但與兄弟縣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認真學習兄弟縣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在省、市等上級財政部門的領導下,扎實嚴謹、兢兢業業地做好財政管理工作,為開創財政管理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 上一篇:財務部門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制藥企業生產管理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