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時間:2022-05-17 09:52:00

導語:“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動作為一種生存的手段,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延續到勞動創造了人類,也創造了世界。人類在勞動種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富有創造力。由此可知,勞動是人類的傳家寶,勞動的價值之高,無人否認。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勞動光榮”作為一種美德。今天,在勞動中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常被授予“勞動模范”的稱號。人們也常常用“勤勞”、“勤快”這些字眼來贊揚人。就比如在共和國的創業史上,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涌現出數不勝數的光榮的勞動者,在共和國的光榮榜上記錄著這樣一個又一個閃光分名字:王進喜、焦裕祿、鄧稼先、許振超、吳仁寶……他們清晰地闡釋了勞動者的內涵,煥發了勞動者的魅力,并把勞動者的光輝形象盡可能地放大。

許振超,青島港一位只有初中文憑的吊車司機,三十年如一日,練就了一手絕活,一年內兩次刷新世界集裝箱裝卸記錄,創造了“振超效率”。振超效率產生了巨大的名牌效應,青島港在世界航運市場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海內外,世界許多知名航運公司,主動尋求與青島合作,紛紛上航線,增航班,加箱量,僅僅短短8個月時間,青島港就凈增了13條國際航線,實現了全球通。2003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20萬標準,實現了24.3%的迅速增長。

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以勤勞的雙手,不懈的追求,書寫著新時代勞動者的“神奇”。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發現了勞動的美麗,看到了創造的價值。他們的人生最美麗。

可是,現在有人卻把勞動作為一種懲罰的手段在某些學校盛行起來。遲到,違紀,缺交作業則罰值日,罰大掃除,比如,某班學生,輪到某同學值日,但他總是無所事事,直到老師來自“請”他,他才掃。可是,每次都是這樣也不是辦法,所以老師幾乎每天都要抓人罰掃,拖地。

看到這些,人們不禁會想: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錯?是老師錯還是學生的錯?我認為,承擔這個錯誤的責任人有三方:社會、老師和學生。目前,社會上有些人鄙視勞動,害怕勞動,怕累,怕臟。特別是一些青少年,簡直可以說是逃避勞動。或許這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新的勞動工具的發明與應用,代替了許多手工勞動。這樣一來,人們的勞動觀就越來越淡薄了。現在,每個家庭通常只有一個孩子,都是心肝寶貝,飯又有人煮給他們吃,衣服有人給他們洗,每天只顧吃喝玩樂,又有幾個人去想過飯菜怎么會這么香,衣服怎么會這么干凈。難怪一些老師也就運用學生們畏懼勞動和鄙視勞動的心態來懲罰他們。這個方法還是比較有效的,遲到,違紀現象也明顯減少了。

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創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丟掉了勤勞的習慣和美德,只想在前人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貪圖享樂,不圖進取,那么,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沒有不走向衰落的。法國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勞動訓練。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所以,我們要以前面的“勞動模范”為榜樣,在全社會營造學習規模,尊重勞動,崇尚勞模,爭當勞模的氛圍,把勞動創造的壯美韻律,融入現代化建設這一雄厚的大合唱,譜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篇章,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