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自然辯證法論文

時間:2022-04-21 09:26:00

導語:準備自然辯證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準備自然辯證法論文

自然辯證法

試論自然辯證法

內容提要

“理論”、“事業”和“學科”是不同的三個概念,歷史上的確存在一種由恩格斯開創的“自然辯證法理論”,在我國當代亦存在一項以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為領導核心的“自然辯證法事業”,但不存在一門“自然辯證法學科”。中國“自然辯證法事業”不如過去景氣,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發展,它所應當重點發展的自然哲學、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和科學史四大學科均有不盡人意之處。學科要發展需要有范式,建立范式是學科自主發展的前提,而不自主發展就永遠不可能有進步。

想要對自然辯證法說點什么,首先需要說明“自然辯證法”指的是什么,因為這個詞的所指現在并不很清楚,人們的看法也相當不一致。

給人的印象自然辯證法是一門學科。第一,《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把自然辯證法作為哲學的分支學科;第二,高等院校哲學系設有自然辯證法專業,社科院的哲學研究所設有自然辯證法研究室;第三,業已存在大量自然辯證法專業的教授、副教授,碩士、博士,碩士導師、博士導師,碩士點、博士點。有理論體系,有編制,有專業人員,這象一門學科。

但是,注意到如下情況問題就不是那么簡單了:第一,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還要出版《自然辯證法百科全書》,如果比較一下兩書各自所涉及的領域,人們會發現,《自然辯證法百科全書》比《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要大得多,它差不多是一部小型的自然科學百科全書,就此而言,說自然辯證法是哲學的分支學科很不恰當;第二,國家教委規定,“自然辯證法”課是理工農醫科高等院校(碩士博士)研究生必修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因此,不僅哲學系,而且幾乎所有的理工科院校都設有自然辯證法教研室,這些教研室是自然辯證法專業人員的主要所在地,但直接任務是教“自然辯證法”這門必修課,如果這門必修課取消,那這些教研室全都會取消,因此,大量專業人員的存在亦不能保證自然辯證法作為學科的地位;第三,作為專設職稱、有授學位資格的專業,“自然辯證法”已改名為“科學技術哲學”。

還可以注意到,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同其他學術團體不一樣,它是一個局級的事業單位,它除了負責組織幾十個領域各異的專業委員會的學術活動外,還促進自然科學與社會的聯盟,關注現實的社會經濟問題。

除了外在形式、體制上的復雜性外還可以注意到內容方面的復雜多樣性。一方面,無論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還是在《自然辯證法百科全書》中,絕大部分條目都是自然科學的,很難說哪些條目是真正屬于自然辯證法獨有的;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邊緣學科,自然科學的社會科學的,都投奔到自然辯證法的門下,它涉及的領域之廣闊,研究的課題之多樣,堪稱一絕。

在這樣復雜的情況下,我們怎么可以泛泛地談論自然辯證法呢?

我想首先對“理論”、“學科”和“事業”作一個區分。很顯然,一個理論并不構成一門學科,理論只能是學科中的理論,一門學科是由許多理論組成的。中國學術界有一些人不想作艱苦的研究工作,卻整天熱衷于發現新學科,他們因而總把出現一個新理論說成是出現了一個新學科。他們不懂得,學科必須有歷史,有代表人物,有經典著作,總歸一句話,必須有范式,有共同體成員的累積性工作。把一個理論說成一門學科是好大喜功,投機取巧,把一個理論當成一門學科那是誤解。

一個事業也與一門學科不同。首先它不一定是學術性事業,例如南水北調;其次,某個學術性事業不見得只發展一門學科,它很可能是同時支持幾門學科,例如某些基金會;再次,即使專門支持某個學科,它的性質也與直接從事該學科的研究不同,例如某學術基金會,除了資助學術外,還要完成資金提供者要求作的有關工作。

在我看來,有作為理論的自然辯證法,有作為事業的自然辯證法,但沒有作為學科的自然辯證法。

自然辯證法首先是由恩格斯開創的一種自然哲學理論,主要在《1873-1883年自然哲學手稿》(即廣為人知的《自然辯證法》,但恩格斯并未為他未完成的手稿起一個名字,因此,更準確的應用這個名字)、《反杜林論》中加以闡發。其主要思想是說,辯證法不僅在社會生活中,在人類思維中起作用,自然界的發展也是符合辯證法規律的,如果不自覺學習辯證法,自然科學家就會走入歧途。

我認為。自然辯證法理論中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值得研究,一是它所描繪的自然界的發展、演化圖景,是與19世紀對機械自然觀的反動,對物理世界時間的發現、進步進化觀念的興起一脈相承的,它們共同釀成了20世紀自然科學的系統觀、整體觀;另一是它所強調的思辨方法在自然科學中的重要作用,延襲了德國古典自然哲學的路子,曾經造成了自然科學與哲學的分裂,以致科學與哲學的關系問題在我國一再被提出來討論。這兩個方面都有待于詳細的歷史研究。

自然辯證法其次是指在我國以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為領導核心的一項學術事業,它有如下活動:第一,促進聯盟(自然科學與哲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許多專業委員會(什么什么哲學委員會)實際上屬于這種性質,主要由科學家組成;第二,研究社會經濟現實的宏觀問題,如糧食問題、農業問題,為政府出謀劃策;第三,支持與自然科學綜合研究有關的學科發展,這些活動總起來看,是一項宏偉的事業;特別是它使那些或是新興的或是力量薄弱的邊緣學科、交叉學科得以成長發展。

把自然辯證法作為一門學科,意在表明該學科由恩格斯開創,但恩格斯所創是一個自然哲學理論,它是自然哲學學科漫長歷史發展中出現的一個新的理論,它并未開創一門新學科。而且,現今把自然辯證法作為一個學科來對待的人加進這個學科的很多內容,是恩格斯根本沒有涉及的,倒是從其他新學科中借來的。把從各學科借來的東西拼在一起,叫做自然辯證法學科是不合適的。原本意義上的自然辯證法是理論不是學科,后來在自然辯證法事業中出現的各學術研究總起來不是一個學科,而是多個學科的拼接。

把開設“自然辯證法”課作為學科存在的依據是不恰當的。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它主要以《自然辯證法》為蘭本進行講授,現在大多數學校和大多數教師為了使課上得生動,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科學觀、認識論,往往在廣泛的知識背景中去講授,但不能認為這廣泛的知識背景構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本文所談的“自然辯證法”,主要指自然辯證法事業。

近些年自然辯證法事業不如過去那么景氣了,這有兩個含義:其一,過去黨和政府最高領導人熱情支持,一大批著名的科學家涌躍參加的局面已經成為過去。這種意義上的不景氣是必然的、可以理解的,因為那時候,科學界剛剛復蘇,重視自然辯證法事業象征著對科學技術的重視。現在,科技已經自主的發展起來,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的工作,不可能還圍在自然辯證法周圍,自然辯證法也該自主發展了。

第二種意義上的不景氣恰恰是就自然辯證法的自主發展而言的。從自然辯證法事業所承擔的三大任務來看,自主發展意味著發展有關的學科,但有關的學科發展得不如人意。

首先一個問題并沒有解決:自然辯證法事業應重點發展哪些學科?很多人的想法是:當然是發展自然辯證法學科!

前面說過,自然辯證法根本不是一個學科,如何把它當學科發展呢?一個科學共同體在一個范式之下作累積性工作,才能推動學科的發展,在所謂的自然辯證法學科中,既沒有范式,又沒有累積性,許多人在創體系,建范式,表明還處在前科學階段。

許多人是把事業當成了學科,這樣的誤會的一個后果是力圖將處在事業之中的所有項目都納入一個框架之內,這樣形成的學科支離破碎,無統一性,談不上進步。

自然辯證法不是一個學科,而是幾個學科的簡稱,這已經獲得一定程度的公認。教委把它改成“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把它改成“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通訊》把它改成“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

我相信,自然辯證法事業應重點發展哪些學科的問題可以回答了:自然哲學、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和科學史應該是自然辯證法事業大力發展的四大學科。

這四大學科的發展情況如下: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我國自然辯證法界實際上已形成了兩個群體,一個是研究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的哲學群體,另一個是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社會學群體。兩個群體間存在著一種事實上的分工:哲學群體大體關注自然哲學、科學哲學(含技術哲學)和科學思想史問題,而社會學群體則大體關注科學社會史、科學社會學以及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問題。自然辯證法事業的老一代大多屬于哲學群體,但現在,老一代大部分轉向搞科學技術社會學,年輕一代進入社會學群體遠遠多于進入哲學群體,從實力上講,社會學將越來越強過哲學。

社會學研究注重實證,有現實意義,也容易出成果。哲學研究要求知識背景和思辨能力,出成果慢,而且沒有多少現實意義。干哲學的越來越少,干社會學的越來越多,這是必然規律,很正常。

科學社會學和技術社會學理論的引進和介紹工作做得不少,但沒有科學哲學那樣多,因為社會學最終要研究具體問題,光介紹理論沒有用。最近幾年的碩士生和博士生論文大多做社會學的,開拓了許多新園地。科學史研究中,當代的、中國的、社會史的研究越來越多。

科學哲學過去介紹得多,獨立的研究問題相對說少一些,沒有自己成獨到體系的思想理論,原因是缺少歷史訓練。既不能從哲學史上汲取思想養料,又不能自己搞出一個科學史上的重大案例分析,當然只能學習、領會當代科學哲學家的思想。技術哲學的介紹和研究似乎才剛剛起步。

自然哲學基本上還是傳統的自然觀研究方式:辯證法原理加現代科學事例。西方和中國自然哲學史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自然哲學是形而上學(即純哲學)味道最濃的一個學科,沒有哲學史的背景,幾乎無法論理。因為純哲學的問題既高深又最通俗,任何人都覺得自己能發表點意見:例如關于宇宙、關于物質、關于時空等等,在這個領域中的業余愛好者最多。

科學哲學未能取得獨立的發展源于歷史的缺乏,自然哲學未能取得范式也源于歷史的缺乏,科學史和哲學史沒有受到重視。科學哲學的幾乎所有名著都有翻譯或介紹,波普爾、庫恩一時家喻戶曉,但繼薩頓以來科學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人物亞里山大·柯瓦雷少有人知,他的著作直到最近才有所介紹(《自然辯證法研究》1991年第12期發了第一篇譯文)。

自然辯證法事業要穩步發展,需要明確重點發展的學科是什么;學科要發展,需要有范式,以及在范式之下做艱苦的積累工作;為建立范式,人們需要研究歷史,需要有歷史意識。學科要自主發展,不自主發展就永遠不會有進步,建立范式是自主發展的前提;事業要搞開放,要搞活,不開放搞活,就封閉了自己,束縛了自己,沒有前途。改變自然辯證法的不景氣局面,有待于在這兩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