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最厭三件事整治方案

時間:2022-08-01 03:04:37

導語:群眾最厭三件事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群眾最厭三件事整治方案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教育局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和查擺問題,梳理出“群眾最厭‘三件事’”,即有償家教、有償推銷教輔資料、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為扎實開展專項整治活動,經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改內容

“群眾最厭‘三件事’”如下:

有償家教:部分在職教職工利用雙休日、寒暑假等節假日和午休、放學后等休息時間,在校內外直接辦班或通過培訓機構進行教學、輔導,以教牟利,師生關系異化。

有償推銷教輔資料:某些學校或教師強行或變相向學生推銷資料、或指定書目、指定書店購買資料,以此獲取利益,并增加了學生課業負擔。

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少數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存在體罰或采取罰抄作業、罰勞動、諷刺挖苦等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

二、組織領導

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三、辦法措施

(一)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機制。根據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管理,每年定期對教師進行專題培訓。將師德師風培訓納入暑期集訓和校本培訓內容。建立師德師風承諾制度,從2014年暑期開始,所有教職工上崗前,均須與學校和學校家長委員會代表公開簽署師德師風承諾書;開學后學校應將承諾書印發至每一名學生家長。

(二)建立健全考評機制。一是完善學校效能考核制度。將教師有償補課、有償推銷教輔資料、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人民群眾關注的問題全部納入學校效能考核范疇,加大對師德師風的考核比重。二是加大查處力度。采取明察暗訪等形式,加強監督,凡發現違規者,嚴格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規定》、《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文件規定,對學校和教師違規違紀行為實行嚴查快處。三是完善師德師風檔案建設制度。將教師師德師風檔案建設工作納入學校年度績效考核,督促各學校、各單位依據《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考核辦法(試行)》,進一步加強師德檔案建設。

(三)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一是建立教師常規管理月報表制度。要求各學校、各單位將當月教師的日常管理情況匯總,填寫月報表,和當月效能考核表同步上報。局效能辦考查核實后納入學校當月效能考核。促使學校進一步規范教職工作息時間,全面加強教師考勤、培訓、獎懲等常規管理。二是建立“聯幫帶”制度,即市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及科室主要負責人聯系一所學校,加強對學校日常管理的指導與監督;機關黨員干部聯系一名青年教師,幫其發展,帶動教師整體素質提高。三是建立機關干部定期到校巡視制度。從2014年春季開始,機關干部每月應至少深入義務教育學校聽課一節,并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一對一談話等形式,對學校常規管理實行同步巡視,結果上報局效能辦納入該單位效能考核;機關干部巡視情況納入機關干部當月效能考核。

(四)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一是繼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通過開展高效課堂創建、“雙比”、“三優”評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競賽活動,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風,改革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育人能力。二是建立學生課業負擔公開制度。每學期開學第一個月內,學校須召開全體家長會,將學生本學期課程安排、作息時間、統一選定的教輔資料公開印發至每一名家長。印發前應送市教育局教育科審核。三是積極探索辦學體制改革試驗。各學校均應建立家長委員會及社區委員會,建立學校開放日制度,積極引導家長及社區參與學校管理,推進學校與社會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