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22 04:11:31

導語: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加快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步伐,保障“一會一節”順利召開,切實維護文化旅游名城形象,經鎮黨委、鎮政府研究,決定在全鎮范圍內集中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堅定信心、加足干勁、消除顧慮、動真碰硬、狠抓落實”總基調,以城鄉結合部、城市出入口、沿路沿線沿街沿途可視范圍為突破口,堅持常態化監管與集中整治相結合,聯合執法與重點攻堅相結合,大力開展全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從根本上改善全鎮環境面貌,增進村民文明程度、提升鄉村整體形象,形成全民熱心參與鄉村建設管理的良好風尚。

二、基本原則

堅持“不獲勝絕不收兵,不見效絕不收手”的總原則,以“網格管理,全民參與;部門聯動,限時整改;立足鞏固,形成常態”為基本原則,全面推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一)網格管理,全民參與。健全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根據各村工作職責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任務,細化明確屬地管理原則,確保每個地段、每個居民點責任到人。同時,通過宣傳發動、政策激勵、典型示范等措施,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力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二)屬地管理,限時整改。各村、各部門按照屬地管理、行業管理和誰建設、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管理的原則,各司其職、協作配合、集中攻堅。針對當前全鎮環境衛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逐一明確責任主體,制定整改措施,實行限時整改、掛牌銷號,確保各項整改工作有序推進。

(三)立足鞏固,形成常態。著眼城鄉結合部和鄉村治理各項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健全完善全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機制,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堅決杜絕反復反彈現象發生。

三、整治目標

利用50天時間,集中開展以“兩清”(即清理草堆、土堆、料堆、糞堆、柴堆;清理平房頂、樓房頂堆放物),“三整”(即路面、溝道、土壟、田填雜物整理;斷帶林木補栽補植及景觀林帶修剪整形;鄉村居民點、背街小巷道秩序整頓),“十六治”(即堅決整治亂搭亂建、亂擺亂放、亂停亂靠、亂唱亂跳、亂潑亂倒、亂涂亂畫、亂張亂貼、亂懸亂掛等現象)為主要內容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達到“街道干凈村莊整潔、鎮容美觀村民文明、交通暢通秩序井然”的目標。

四、整治步驟

(一)宣傳動員,調查摸底,建立臺賬

鎮、村、組層層召開環境衛生整治動員會議,各村充分利用微信平臺、鄉村大喇叭等形式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宣傳,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環境整治行動中來。開展“兩清”“三整”“十六治”排查,排查要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不留死角建立問題排查臺賬。

(二)全面整治不留死角

各村針對前期排查出的問題,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在政治過程中采取先易后難、重點突破的辦發,確保轄區內整治全覆蓋,不留死角。同時將整治前、整治中、整治后的影像資料報鎮生態辦。

(三)組織驗收

各村對照摸排臺賬和問題整改臺賬,逐一進行回頭看,查看是否整改徹底、是否留有死角、是否整改后有反彈的現象,確保整改徹底。由分管領導牽頭,組織抽調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成立驗收小組,逐村逐組進行全面驗收,對問題整改不徹底、在工作上推諉扯皮、不擔當不作為的村,交鎮紀委約談村主要負責人,并在鎮例會上進行書面檢討。

五、整治內容

(一)鎮容鎮貌綜合整治

1.清理平房頂、樓房頂堆放物

對城鄉結合部內所有平房頂、樓房頂進行全面清頂整治,規范庭院涼棚搭建、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平房頂堆積物。徹底清除平房、樓房屋頂違章搭建、亂堆亂放的建筑裝修材料、生活廢舊物品,凈化屋頂環境衛生。

責任單位:村、村

責任部門: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鎮生態環境辦公室

2.城市出入口美化整治

對城市主要出入口、高速公路出入口開展綜合美化整治,提升城市第一印象。拆除更新破舊導向牌、提示牌,全面清理城市各出入口垃圾雜物、違規廣告等亂象,確保城市出入口周邊環境整潔有序。對照明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維護,消除燈桿歪斜、外掛雜物等現象,做到城市出入口道路、景觀照明設施無殘缺、無破損。清除綠化帶雜草、修剪整形花木,將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出入口沿線景觀帶。

責任單位:村、村、村

責任部門: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3.整治小區及背街小巷環境衛生

加強小區樓院、背街小巷等環境衛生整治。督促小區物業、門房清理衛生死角,規范清運設施,對樓院、樓道、地下室、花池、樹溝等區域進行日常清掃保潔。發動廣大居民、集中社會力量,整治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雜物亂堆亂放、車輛亂停亂靠、小廣告亂涂亂畫、充電線路亂拉亂引等問題,健全并落實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責任單位:村

責任部門:鎮生態環境辦公室

4.嚴查店外經營行為

重點針對城鄉結合部沿街商鋪、家居市場、市場,加強對店外經營、占道經營的巡查監管,加大對城區主次干道臨街破壞市容環境秩序行為的新聞曝光和行政處罰力度,嚴厲整治店外經營、占道經營行為。

責任單位:村、村

責任部門: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

5.整治戶外廣告牌匾

對違規設置的建筑物立面廣告、樓頂廣告、落地廣告、跨街廣告等進行拆除。嚴格按照“一店一牌、整齊劃一、特色鮮明”的標準,對違規設置的燈箱廣告、墻體廣告、亂掛設霓虹燈廣告、燈桿廣告等進行拆除或清理。對污損、脫落、殘缺及存在錯字、別字的字號牌匾等進行整改。

責任單位:村

責任部門: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鎮生態環境辦公室

6.規范車輛停靠秩序

根據實際情況,在人行道合理規劃非機動車停放區,完善非機動車停車標識牌、護欄等基礎設施,做到車輛停放整齊,朝向一致。加大機動車輛道路、人行道非法停放處罰力度,糾正違規停放機動車行為,依法嚴厲打擊亂停亂靠行為。

責任單位:村、村

責任部門: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鎮生態環境辦公室

7.拆除沿街私搭亂建

對燈箱廣告、路名牌等進行清洗、復新,對經營行為進行規范。針對殘垣斷壁等問題,督促產權單位維修、粉刷。對未經審批,私自占道搭建的封廈、遮陽篷、四角篷、伸縮棚等進行拆除或取締。

責任單位:村

責任部門: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

(二)建筑工地環境整治

1.整治工地內外環境衛生

建筑工地施工現場實施封閉式管理,工地圍擋設置規范堅固,造型美觀,圍墻外圍不堆放建筑材料,工地圍墻設置公益性宣傳標語或宣傳畫。工地裸土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必須采取網膜覆蓋、綠化等措施,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應密閉存放。工地建筑垃圾應集中堆放,及時清運;不能及時清運的,應采取圍擋、遮蓋措施。遇大風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土方等易揚塵作業。嚴禁凌空拋灑建筑垃圾和焚燒各類廢棄物。

責任單位:村

責任部門: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

2.整治外運渣土車輛

施工工地各出入口大門設置符合規范要求,安全美觀,工程名稱和施工企業名稱醒目。針對我鎮建筑施工場地和重點項目施工現場開展檢查,檢查運輸車輛是否符合運輸要求,是否裝備防塵布。

責任單位:村、東沙門村

責任部門: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鎮文化旅游服務中心

(三)鎮村村容村貌綜合整治

1.開展“三沿一部”環境集中整治

主要圍繞公路沿線(215國道、柳敦高速、瓜敦高速)、鐵路沿線(鐵路、敦格鐵路)和城鄉結合部,集中清“五堆”,即柴堆、糞堆、草堆、料堆、土堆;清垃圾,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清雜物,即破舊沙發、桌椅、紙箱、木板等雜亂放置物品;清亂貼亂畫,即墻面、地面、欄桿、電桿等處的小廣告、亂涂鴉;清枯木干枝及榔菀,即農村所有干頭干枝進行剪除,所有附著在樹上的榔菀全面清理;清亂停亂放,即清理城鄉結合部和集鎮車輛停放無序、店外占道經營行為。集中拆違章建筑,即拆除農莊街道、道路沿線、城鄉結合部范圍內的各類違章建筑物和構筑物;拆亂搭亂建,即拆除亂搭亂建的柴草棚、彩鋼棚(房)等;拆廣告牌匾,即拆除破舊破損、與整體風貌不協調的所有廣告牌匾;拆廢棄圈舍,即拆除農村廢棄的圈舍;拆破舊溫室,拆除主干道沿線所有的廢棄、破舊、搭荒的溫室;拆圍欄(墻),即拆除主干道和通鎮通村道路沿線所有的破舊籬笆墻、柴草墻、土圍墻、鐵絲圍欄等;拆“殘垣斷壁”,即拆除主要道路沿線倒塌、廢棄的殘墻、斷壁;拆凌亂、有安全隱患的電纜、光纜。

責任單位:村、村、村、村、村、村、門村

責任部門: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鎮電管站、鎮生態環境辦公室

2.開展集鎮環境綜合整治

嚴格按照門前“五包責任書”要求,集中開展清墻角、清盲區、清環境衛生死角、治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亂搭亂建現象,美化路口、村口、家門口,做到車輛停放有序,無私搭亂建、破舊遮陽棚、店外經營、移動廣告牌匾、空中“蜘蛛網”等現象,集鎮周邊衛生干凈,房屋外貌整潔美觀。

責任單位:村

責任部門:鎮生態環境辦公室、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3.開展各類園區環境綜合整治

集中開展中心組園區、葡萄園區、溫室園區、養殖園區、重大工程項目區等重要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徹底清理路面、溝渠垃圾、枯草和干樹干枝,清除土堆、糞堆、柴堆等。

責任單位:村、村、村、村、村、村、村

責任部門: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鎮文化旅游服務中心

4.開展村莊環境整治

以“三清一改”為主要內容,集中清理村莊農戶房前屋后、房頂、村組巷道柴草雜物、積存垃圾、塑料袋等垃圾雜物,解決生活、建筑、工業、醫療垃圾亂堆亂放污染環境問題;清理村內河道、渠道的沉淀物、漂浮物,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隨意丟棄的病死畜禽尸體、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廢舊農膜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積極推進資源化利用;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建立村規民約,從源頭上杜絕垃圾亂丟亂扔、柴草亂堆亂積、農具亂停亂放、污水亂潑亂倒、墻壁亂涂亂畫、“小廣告”亂污亂貼、畜禽亂撒亂跑、糞污隨地排放等不文明行為。

責任單位:各村

責任部門: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鎮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鎮生態環境辦公室

六、保障措施

1.落實領導包抓責任。成立鎮主要領導為組長,其它領導為成員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設辦公室,由分管領導任主任,負責方案制定,任務分解,驗收考核等工作。各包村領導負責指導督促各村落實任務。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任務和標準要求,在排查摸底建立臺賬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倒排工期、對號銷賬,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

2.加強督查檢查力度。鎮黨政綜合辦公室、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生態環境辦公室成立聯合督查組,要加大環境衛生整治的督查督辦力度,采取現場檢查、明察暗訪、考核評比等多種有效方式,7天一督查,7天一通報,對整治活動中存在的形式主義、推諉扯皮、敷衍了事等工作作風問題,要加大問責問效力度,有效推動工作落實。

3.構建長效管理機制。各村要建立健全環境衛生保潔制度,推動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長效機制。堅持每月“逢8”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日行動,有效開展環境衛生評比,通過設置環境衛生紅黑榜、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激勵引導廣大群眾主動愛護和維護環境衛生,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確保城鄉環境面貌干凈、整潔、有序。

4.做好新聞輿論宣傳。通過LED屏幕、鄉村大喇叭、微信公眾平臺、發放《致廣大經營戶及居民的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及時報道整治活動的進展情況。通過正面宣傳,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愛環境、講衛生,改變不良的生活陋習,不隨地吐痰,不隨意丟棄垃圾等,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到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