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黨委書記榮辱觀座談會發言稿
時間:2022-06-22 10:48:00
導語:教育系統黨委書記榮辱觀座談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是學生德育的主陣地,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放到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號和十六號文件精神,扎實推進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切實把握好“四個原則”:一是傳承性原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要充分挖掘民族傳統和革命傳統的豐富資源,并且在學校育人的各個環節中不斷發揚光大。二是集成性原則。要對我們各級各類學校已經開展的、分散在各個環節中的榮辱觀教育進行梳理,把握規律,提煉精華,形成貫穿學校教育各個環節的新體系。三是創新性原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從內容到載體一定要與時俱進,要體現中央要求、體現時代特色、體現學生的成長需求。四是實效性原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最終要實實在在地落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上。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要求與學生的受教育程度、認識水平結合起來,深入淺出、分層遞進,既要讓學生聽得進、記得住,更要讓學生能夠化認知為德性,化德性為行動。
要精心組織好“三個關鍵環節”:一要把課堂教學作為主渠道。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基本要求引入教材、引入課堂。中小學要將“八榮八恥”的教育內容體現在推進“兩綱”,原創:特別是融入到二期課程建設的拓展型、探究型課程和專題教育中。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和文化素質教育課程中凸現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還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中國歷史、文化、道德等內容的選修課,開辦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講座。高校還要發揮學科優勢,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理論研究和創新,并且將研究成果充分體現在思想政治理論和專業課程建設之中。二要把文明修身和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重要陣地。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不僅僅是認知灌輸,更重要的應該是實踐體驗,著力解決學校德育中存在的知行背離現象。要充分發揮我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習實踐基地的作用,開展民族節慶教育、儀式教育,還要在大學生中廣泛開展以志愿者服務、西部支教為載體的道德實踐活動,讓廣大學生明確自己對歷史、對民族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要對學生開展誠信、文明、感恩等基礎文明教育,注意點點滴滴的文明熏陶。三要營造健康向上的文明氛圍。我們要營造一種學校環境,讓學生每時每刻都感受到學校是自己的精神家園。要把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體現在學校的板報和宣傳欄中、體現在學校的廣播和網絡中、體現在文藝演出和社團活動中。要大力宣傳優秀學生、教師、校友和社會各行各業的先進人物和他們的高尚精神。特別是要大力宣傳我們支教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精神,宣傳“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偉大“航天精神”。原創:
最后還要做好“兩個關鍵保障”。一要加強領導。學校黨委和行政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戰略的高度,切實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擺上突出位置。組織專題調研,做好教育規劃,開展理論研究,整合教育資源,明確責任分工。二要建設師資。要下大力氣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要形成一支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骨干教師隊伍。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加強教書育人和學術道德教育。要精心組織好“師德建設”優秀項目評比活動,舉辦上海教師師德風采巡展、青年教師師德演講巡講和教師之歌歌詠比賽等活動,增強教師的育人光榮感、神圣感和責任感,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