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副鎮長個人經驗匯報發言材料
時間:2022-07-16 11:23:00
導語:女副鎮長個人經驗匯報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3年11月,我被組織安排到辛沖鎮工作,任副鎮長,分管教育和農村基金會清收工作。一年多來,在區委、區政府領導的親切關懷和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認真學習,真抓實干,較好地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實現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向一名農村基層工作者角色的轉變。現將一年多來的工作體會向各級領導、同志們作個簡要匯報。
一、加強學習,注重提高素質
到辛沖鎮工作之前,我一直在教育戰線工作,對農村工作知之甚少。組織安排后,我心中十分惶恐,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工作,影響黨和人民的事業,辜負組織的期望。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打消了我的疑慮。我充分認識到:組織和領導的關心、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加強學習,提高素質是做好工作的關鍵。為使自己迅速進入角色,我以一種只爭朝夕的精神來加強學習,除積極參加鎮委、鎮政府組織的集中學習外,還利用工作之余擠時間自學,重點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理論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一年來共寫了3萬多字的讀書筆記。通過學習,我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逐漸熟悉,工作也逐漸得心應手。
農村工作光有理論不行,還得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從實踐中再學習。為了盡快適應從教育教學到行政管理的角色轉變,我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向在農村工作多年的領導同事了解農村工作情況,學習農村工作的方法,尊重基層支部書記,贏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一年多來的工作實踐使我更清醒地認識到:現代人要適應時展的要求,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當代女性的改變不僅在發型和服飾上,更來自于內心。“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是對女性內心修養和外在行為的要求,而這“四自”必須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學習,女同志才能摒棄“頭發長,見識短”的偏見,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學習的過程是漫長而艱苦的,必須要自己擠出時間去學,擴大范圍去學;而學習的結果又是令人快樂的,學習在工作中能起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效果。
二、立足本職,認真履行職責
農村基層干部處在農村工作第一線,直接面對廣大人民群眾,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都看在眼里,議在背后。惟有堅持求真務實,察實情,說實話,辦實事,才能與群眾心連心。
許多領導和同志對辛沖的教育工作有所了解,印象最深的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辛沖鎮近幾年來的教育質量在全區一直是領先水平;二是辛沖鎮教育“普九”債務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教育名鎮的牌子不能丟,原創:債務轉移的問題要盡快落實,既要求穩定,更要求發展,前進路上的壓力可想而知。上任伊始,我開展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虛心向群眾請教,把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一一記下,把群眾的“金點子”、好建議悉數接收,并迅速向領導匯報,為鎮委、鎮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一年多來,我鎮深化了教育體制改革,完善了教辦撤消后全鎮中小學的管理機制,保障了中小學的正常運轉;積極化解“普九”債務,定期完成了債務的鎖定和轉移;大力推進中小學布局的調整,實現了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全面實施課程改革,豐富了素質教育的內涵。2004年,為了解決我鎮部分“普九”債務拖欠、學校危房、危墻、廁所等設施落后的問題,我積極爭取多方力量特別是建筑業的支持,建筑能人們慷慨解囊,捐資幾十萬元用于危改,并為所有中小學配齊了課桌椅、錄音機、電扇等學習、生活用品。一年中共籌集資金70多萬元,新建了學生食堂、門樓、教室,改造了2200多平方米的危房、危墻、廁所等。
工作中,我十分注重在作風上學習男同志的果斷,在方法上發揮女同志細致的特點。2004年農歷正月初八,也是我在辛沖鎮分工后上班的第一天,得到鎮二中校門被鎖的消息后,我迅速帶領教育總支書記一行趕到現場,經調查了解,鎖門者是學校施工單位負責人,因工程未按期付款才作出這一舉動。我一方面嚴肅對鎖門者提出批評,告訴他拖欠工程款和鎖校門是性質不同的兩件事,校門一分鐘也不能鎖;另一方面積極向鎮委、鎮政府匯報,通過努力終于較好地解決了鎖門的事件。此后,我鎮再沒有發生一起因“普九”債務鎖門或鬧事的事情。2004年,我鎮中考成績再次在全區保持領先地位,單憑升入區一中及二類高中的學生數測算,就直接節省費用近百萬元。
針對辛沖鎮外出打工者較多,打工者在家“留守子女”無人管的現象,我主動聯系團區委,在鎮里辦起了全區第一個“留守子女暑期學校”,使留守子女生活充實,學習快樂,外出打工家長在外放心打工。此事在《湖北日報》、《長江日報》上多次報到。
我鎮農村合作基金會清收工作十分艱難。2004年,區委、區政府向我鎮下達了33萬元的清收還款任務,并列為政府一級考核目標。為了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我頂住壓力,克服阻力,講政策、擺道理,多次上門做欠款人的思想工作,不到半年,就將2個區直單位所欠資金如數追回并上繳區財政。臨近年終,我鎮仍有部分基金會資金未收回,且大多是“硬骨頭”、“釘子戶”,其中一個葉先生就欠5萬元,在上門多次做工作無效后,我了解到別人欠他的錢,便從中協調,將欠款人的一輛小汽車抵給了政府。此外,我們還通過多方努力,籌資18萬元,圓滿完成了區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單崗村是我2004年的掛點村,被列為全區首批整體推進的扶貧試點村之一。為了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帶領人民群眾致富奔小康,我經常深入村組農戶,走田間地頭,同農民群眾交心談心,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一年來,我協助該村完善了財務管理制度,將有限的資金用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如興修了通村公路,完善了水利設施,實現了家家通自來水,搭建了菇棚,種植了雷竹,優化了生產結構,初步構建了特色產業。全村面貌明顯改觀:過去全村農民既無吃水更談不上灌溉用水,現在喝上了自來水,每個自然灣還挖了一口水塘,結束了“靠天吃飯”的現狀。搭建菇棚時由于村級經濟困難,我私人拿出三千元,另組織幾千元幫助農民建起了菇棚。看到鄉親們喝上了衛生的自來水、搭起了致富棚,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所有的艱辛化作了喜悅!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但再忙再累也不能掉隊!一年多來,我積極參與禽流感防治、計劃生育、防汛抗旱、蘑菇種植、小城鎮開發建設等工作,從不因自己是女同志而要求組織照顧。辛沖是個“水袋子、旱包子”,“睛也抽,雨也抽,抽出抽進總是抽。”記得夏天有一次接連幾天下雨,我負責萬米石渠上的一段險段防汛工作,7月4日從下午三點開始,我和同事們一道冒雨從巴鋪橋沿石渠徒步查險,全部查完時已是晚上十點,腹中饑餓,腳上打起了血泡,僅一碗方便面,幾口礦泉水就算晚餐,打幾個小盹就算休息,同志們說:“你回鎮上休息,有事打電話聯系。”但當我看到比我年齡大的支書們還站在堤上時,我覺得不能當逃兵。直到天亮水位漸降后我才和大家一道下堤休息。當時,我既感到十分疲憊,更感到驕傲和自豪!與民同苦,樂在其中!
三、克服困難,扎根基層工作
女同志在基層工作要克服很多困難。我的公公婆婆去世較早,丈夫的弟妹較多,家庭負擔較重。多年來,我沒有推卸為人嫂、為人妻、為人母的責任,自始自終和丈夫一起同甘共苦,共渡難關。原創:不管是在學校擔任主要領導職務還是到辛沖任副鎮長,我都是一肩挑事業,一肩挑家庭。基層工作沒有規律,沒有多少時間照顧家庭,我將幾歲的孩子寄養在幼兒園,去年暑期我將孩子帶到辛沖,在車上有人問孩子:“你媽媽當干部好嗎?”“不好,我總是一個人在家。”孩子率真的回答讓我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但轉念一想:孩子總是要長大的,與其讓父母攙扶著走,不如早日放手讓其走,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干好工作的同時,我盡力照顧好家庭,一有時間,就盡量多做些家務,多與丈夫談心,爭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盡管我對家庭沒有很好地盡到職責,但還是能得到丈夫和孩子的諒解與支持,這是我安心在基層工作的最大精神支柱!我只有扎實工作,才能彌補對丈夫、孩子的歉意!
女同志要干好事業不容易。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我都堅持跳出是非圈,不說是非話,不做是非事,珍惜崗位,珍視團結,對同志不嫉妒,不猜疑;遇到問題和不同意見時,多與人溝通,多換位思考,自覺維護領導班子的整體形象和同志們的良好關系。
農村基層是個大熔爐,是鍛煉人、提高人的地方。基層工作苦:苦在有責任,苦在有壓力,苦在要創新,苦在自己要付出更多,基層工作樂:樂在可以直接傾聽群眾心聲,樂在能得到群眾的贊同和信任,樂在可以直接為群眾排憂解難!莎士比亞說過:“女性的偉大,在于她對自身完善的不懈追求。”平凡的我知道:自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希望自已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給父老鄉親以更多的歡樂,為父老鄉親們早日邁上致富橋、奔向小康路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