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電教工作難點與對策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1 11:51:00
導語:黨員電教工作難點與對策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電化教育工作是運用現代化的傳播手段進行黨員教育和黨建宣傳的一種重要手段,對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加快富民強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地處偏遠山區的宜黃小縣,經濟較為薄弱,黨員電教工作發展起步較晚,難于適應新時期新形勢深入發展的需要。近期,我們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
一、難點探析
黨員電化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工作效果不明顯,已成為黨員電化教育深入發展的一大障礙。山區小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對電教干部缺乏必要的業務知識培訓等多種原因,黨員電化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電教員會播放不會講解、會業務不會黨務、會黨務實踐不會理論總結的現象普遍存在;二是知識結構不符合時代要求,特別是對已經普及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國際互聯網技術以及遠程教育技術知識知之較少;三是電教工作者,特別是某些鄉鎮電教員還是兼職,實行多頭作業,有的沒有把工作重心放在電教上,有的因時間和精力的不足,對電教工作力不從心,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電化教育內容枯燥單一,缺乏針對性,教育對象狹窄,資金投入少,教育設備陳舊、手段相對落后,是導致黨員電化教育工作難開展的客觀原因。黨員電化教育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必須根據形勢的發展賦予時代特色,體現時代要求。同時,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在具體內容的安排上也應因人制宜,有所選擇。但在實際上,有些單位開展黨員電化教育活動,忽視了黨員電化教育的時代性和個體的差異性,內容單調、枯燥、乏味,使廣大黨員產生厭煩心理。從黨員電教對象來看,不少單位還僅停留在黨員的范圍內,認為黨員電教既然是黨組織的“喉舌”,對象自然就是黨員,把非黨群眾排在電教之外。從黨員電化教育的手段看,仍然比較單一和相對落后。許多單位還是電視機、影碟機“兩機”的老式操作。隨著當今科技發展的日益加快,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成熟和國際互聯網的普及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電子出版物和基于互聯網的遠程教育,使得黨員電化教育不能在形式上、內容上墨守成規,而應當在手段和載體上適應科技時代的發展要求。
部分領導和電教工作者對電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創新意識不強,工作缺乏活力。在落后山區,經濟發展是第一要務,狹隘的經濟觀念致使部分領導和電教工作者,只重抓經濟硬指標,而忽略電教工作這一軟指標,致使電教工作被動,缺乏創造力。尤其是在一些村級播放點,對黨員電教認識有偏差,在工作中沒有進取心,他們在播放網點上零亂,在播放時間上緩慢,在播放次數上懶散,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黨員電教事業的有效開展。個別地方的基層黨員電化教育工作者還處在“初級階段”,職責還僅僅局限在放放錄像、看看電視的程度上,播前不講解,播后不討論,事后不調查,黨員觀看后的感受如何,黨員喜歡什么樣的教材,下一次組織收看還應注意什么,突出什么重點,這些關鍵環節很少顧及,始終處在來片播片、無片則無事可做的簡單重復工作狀況中,缺乏工作創新。而有的黨員電化教育干部缺乏自我認同感,認為搞黨員電化教育是出力難討好,對工作沒有充分的認識,被動應付,影響了黨員電化教育工作的活力。部分黨員思想波動,價值觀念變化,削弱了電教意識。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呈現多樣化,特別是“經濟效益至上”的思想對貧困山區產生較大的沖擊波,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認識;同時,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黨員接受信息的渠道得到拓展,網絡的多路信息源、多種信息流,龍蛇混雜,加上網上垃圾的泛濫,使得廣大黨員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觀念的影響,特別是受享樂主義和價值觀多元化的影響。一些黨員的價值觀念產生了消極變化。這些人注重經濟,忽視政治;注重物質利益,忽視精神陶冶;注重自我,忽視集體;注重索取,忽視奉獻。這些現象的存在使得這些黨員過多過重地強調經濟工作,一切向“錢”看,只重物質文明,輕視精神文明,認為理論學習是軟任務,黨性鍛煉無所謂,有的甚至認為黨員教育是形式主義,無實質性意義,認為電教可有可無,這些問題無疑增加了電教工作的難度。
二、對策研究
1、竭力提高黨員電化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建立一支“黨性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電教隊伍。貧困山區黨員電化教育工作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一要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在深入挖掘內部潛力的同時,要引進和培養大批具有先進科技知識的高素質人才,建立一支年齡結構合理、技術水平過硬的電教隊伍;二要增加資金注入,拓寬黨員電教工作者培訓渠道,經常性地對現有人員進行智能培訓和知識更新,并適時地組織其到先進地區參觀,讓他們到外面的世界去學習取經,學習外面好的適宜貧困山區發展的經驗和方法;三要認真研究和制定進一步加強黨員電化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的辦法和措施,建立起切實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四要針對貧困山區經濟落后、條件差的特點,認真貫徹“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適當的待遇留人”的原則,既要保證“有人辦事”,更要保證“有高素質的人辦事”。
2、增強創新意識,激發工作活力。黨員電教的發展,要做到與時俱進,最根本的一點是創新。要鼓勵領導和電教干部在電教領域內不斷開拓,以觀念創新、用人創新、工作方式創新來推動電教工作上新臺階。建立必要的內外激勵機制,實行目標考核制,落實責任追究制,激發電教干部和播放員的工作熱情,杜絕形式主義和“走過場”,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通過召開高質量的組織生活、展開集中學習和自學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電教干部和廣大黨員的教育,純潔他們的思想,堅定他們的信念。
3、擴大黨員電化教育對象。黨員電化教育在啟萌階段和發展初期,對象僅僅是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必需擴大黨員電化教育對象,把黨員電教對象延伸到最廣泛的群眾中去,要抓住更多的非黨人員,利用電教加強思想教育和提高科技致富能力,把黨員都發展成為致富能手,也引導非黨人員“致富思源”,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
4、豐富電教形式和內容。新時期的黨員電化教育,要從黨員隊伍實際出發,根據不同類型黨員的思想動態,因人制宜、因勢利導,體現針對性、時代性和現實性。對領導干部,重在加強理論學習和警示教育;而對山區的廣大農村黨員和群眾,要以電教為載體做到“四送”: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致富信息,著力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電教內容力求多樣化,做到統籌兼顧,又要突出中心和重點。既要加強對黨員的理想宗旨和政治理論教育,又要善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還要強化對黨員的市場經濟、職業道德教育,吸引和帶領群眾投身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從而使黨員電化教育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