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業項目融資推介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7-20 04:53:00
導語:在服務業項目融資推介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日前,*市召開服務業項目融資推介會,副市長崔津渡同志發表重要講話。
一、充分認識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市委、市政府對服務業發展十分重視。高麗書記在市第九次黨代會上所做的重要講話,從進一步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高度,強調要大力發展服務業,使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明確了服務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在9月12日召開的*市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上,高麗書記所做的重要講話強調,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推動服務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加強組織領導,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相龍市長所作的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增強加快服務業發展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集中力量抓好20項服務業重大項目;同時印發的《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津黨發〔*〕26號),明確了今后五年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總體目標是:經濟比重顯著提升。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由*年的40.2%提高到2011年的45%;就業容量顯著增加。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由*年的43.9%提高到2011年的50%;內部結構顯著優化。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信息與科技、文化創意、服務外包、中介服務、總部經濟、會展經濟等快速發展,占服務業的比重顯著提高,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新型服務業結構;發展活力顯著增強。服務業利用外資進一步擴大,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服務業中民營經濟比重明顯上升;集聚程度顯著提高。全市集中規劃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重點工程,產業集聚度和集聚效益明顯提升。
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市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是繼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動員大會、實施20項民心工程現場辦公會、抓好20項重大工業項目建設現場辦公會、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會議,對推動服務業實現突破性發展,促進濱海新區龍頭帶動、中心城區全面提升、各區縣加快發展三個層面統籌協調、聯動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重要作用。全市金融系統各單位和市有關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緊密結合本部門和本單位實際,堅持當前與近期和長遠相結合,制定針對性、指導性和操作性強的工作計劃和具體措施,下大力量抓好落實,務必取得實際成效。
多年來,我市在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同時,積極推進服務業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服務業體系,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結構和質量得到改善,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1752億元,比1990年增長5.5倍,年均增長12.4%,比同期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幅高出1.52個百分點,占GDP比重為40.2%。其中金融業增加值187億元,比1990年增長4.4倍,年均遞增11.1%。我市服務業和金融業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總體規模較小、所占比重不高,整體實力不強,金融等現代和新興服務業具有很大潛力和發展空間。認真查找并清醒地認識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目的是看到發展潛力,明確努力方向,更好地落實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把促進服務業發展作為戰略任務,進一步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
服務業包括生產者服務業和消費者服務業,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在服務業發展中肩負著雙重任務,既是支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思想,從落實中央對*城市定位和濱海新區功能定位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實干意識,動員各方面力量,完善政策制度,加大工作力度,做大做強做優服務業,使*成為商品物資集散地,信息資金密集地,人才人流匯集地,努力把我市服務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同時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實現金融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服務業發展
我市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重點項目,是*服務業發展的潛力和后勁所在,也是金融機構完成雙重任務的機遇和市場所在。
要加強金融機構與企業的協調。搞好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協調,是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市發改委建立了定期推介項目、加快項目建設和實現共同發展的有關制度,*銀監局制定了發展銀團貸款和建立和諧金融關系等辦法,*保監局制定了發展責任保險等管理辦法,市有關部門制訂了以多種方式融資支持項目建設的辦法和方案,這些都為加快服務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向各金融機構提供有關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家產業政策、重大項目建設信息,通報各類重點項目建設及其資金需求情況,統籌安排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同時要加強建設項目的管理,恪守誠信,為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創造條件,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對涉及項目建設的信貸投放標準、項目資金自籌和銀行評估進展、資金進入狀況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及時統籌協調加以解決,為金融機構加大資金投放力度創造良好的環境。
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服務業發展。金融機構要堅持不論大中小、不論內外資、不論所有制,積極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要深入調查研究,順應金融業務綜合化、金融活動國際化,金融交易電子化、金融產品多樣化和金融服務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大力推進金融創新。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基礎,不斷開發金融新產品、新業務,消化吸收國外先進金融理念、技術和管理經驗,滿足多樣性和個性化的金融需求。要切實發揮資源優勢和行業優勢,與企業和項目建設單位加強全方位的合作,支持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對各類建設項目先期介入,不斷擴充項目建設資源,加快項目建設資金投放速度。同時要積極支持中小型服務業企業發展。
市有關部門要全力支持服務業發展。市綜合經濟部門要從全市促進服務業發展的大局出發,深入貫徹落實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認真的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問題,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完善統計渠道,加強重大項目建設的跟蹤,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大企業大財團到*投資服務業項目,加強各類人才的培養培訓,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建立健全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體系的部署,進一步提高執行能力,扎扎實實推動服務業發展。
三、金融業要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加快服務業發展,進而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為金融機構自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舞臺。各金融機構要用好全國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基地的政策,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破除體制機制性障礙,借鑒國內外的成熟經驗,在金融企業、金融業務、金融市場和金融開放等方面先行先試,實現金融業改革創新和加快發展,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和示范。
要大力推進金融業發展。一是全面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市場占有率和覆蓋面。各金融機構要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在搞好分業經營的同時,積極開展綜合經營試點,努力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形成以產品和服務為基礎的競爭優勢,實現市場細分,提高專業水準,提高市場占有率和覆蓋面,滿足大眾化和個性化市場需求。二是全力發展金融機構,增加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積極支持各金融法人機構在津設立分支機構,特別要集中力量發展金融法人機構,不斷健全金融機構服務體系,增加金融業的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全面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三是加快向全國各地發展的步伐,盡快提高輻射力和集聚力。光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恒安標準人壽保險公司、渤海財產保險公司、渤海銀行、*銀行、渤海證券、泰達荷銀基金和一德期貨等金融機構,要在全國各地設立機構和發展業務,要把業務從本地發展到全國各地,形成金融機構集中和金融資源集聚的發展環境,把金融業打造成為基礎產業和先導產業。
加快金融改革創新。一是要不斷提升金融業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要從根本上破除影響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金融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大力支持在津金融機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開展金融綜合經營、健全風險控制機制。以市場為導向,根據需要和可能,積極創新金融組織體系和發展模式,以需求為基礎,創新金融產品、金融服務、金融工具和金融技術。二是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發展直接融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企業上市的引導、扶持和培育,積極支持各類企業利用證券、債券等資本市場籌集資金。要積極發揮市政府職能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和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在產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方面開展先行先試,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要鼓勵產業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投資于有發展潛力的各類中小企業,加強融資服務體系建設,繼續辦好中小企業融資洽談會,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的發展,加大對私營企業、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三是要大力推進金融合作與開放。進一步開放市場,搞好服務,優化環境,鼓勵總部設在*的金融法人機構到全國各地設立分支機構,開展跨省市、跨區域經營。歡迎中外資金融機構到*設立法人機構和分支機構,建立國內外大型金融企業后臺服務中心,鼓勵有條件的金融機構引進戰略投資者。要在成功舉辦首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的基礎上,進一步聚集基金、企業和中介機構,搭建交流平臺,努力將濱海新區建設成全國的股權投資基金市場及中心。
要大力營造促進金融發展的良好環境。做好新形勢下的金融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與金融管理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積極支持他們的工作,完善金融機構發展的配套體系,為金融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各單位各部門要加大對金融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解決金融機構的實際問題,降低金融機構運行成本。一行三局要在履行金融管理和監管職責的基礎上,積極改善金融監管方式,支持和鼓勵金融創新,形成全市上下加快發展金融業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