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全國組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7-30 06:20:00

導語:競賽全國組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競賽全國組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各位委員,同志們:

今天,我們相聚在美麗的海河之濱,相聚在百年名校南開大學,舉行第十屆“挑戰杯”競賽全國組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首先,我代表主辦單位向各位委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給予這次會議和第十屆“挑戰杯”競賽大力支持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南開大學表示衷心的感謝。剛才,天津市人民政府張俊芳副市長、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同志和天津團市委副書記劉道剛同志都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靜同志作了前期籌備情況的報告,中國科協青少部牛靈江部長就《“挑戰杯”競賽章程》等幾個重要文件做了說明,都講得很好。我們相信,在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有關方面特別是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第十屆“挑戰杯”競賽一定能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更有成效。

從1989年開始,“挑戰杯”競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九屆,在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在各級黨政領導特別是高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下,競賽的群眾基礎不斷擴大、作品質量逐屆提高、競賽機制逐步完善、人才培養效益日益突出、社會影響穩步擴大,得到了大學生的普遍歡迎和高校領導的高度認同,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這些都為不斷推動“挑戰杯”競賽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面,我代表主辦單位就如何進一步辦好“挑戰杯”競賽談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突出育人宗旨,進一步增強競賽的群眾性。

今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作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這一重要戰略決策。“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苯ㄔO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人才,尤其在創新型人才。世界范圍的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沒有一支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作支撐,要想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是不可能的。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相繼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人才培養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必須看到,人才資源尤其是高級人才的短缺仍然是國家長遠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有14.4萬人,但其中近11萬人即將退休,活躍在一線的只有3萬人左右,有人將此喻為“人才危機”,這也使得加快人才培養更顯重要和緊迫。令人高興的是,已經成功舉辦了九屆的“挑戰杯”競賽發揮了很好的人才培養效益。據不完全統計,十幾年來有超過100萬的大學生直接或間接參與了這項賽事,在他們當中產生了一大批頗有建樹的青年學者和學科帶頭人。大家所熟知的打造“中國芯”的青年科學家鄧中翰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90年在全國獲獎)。因此,“挑戰杯”競賽要發揮優勢,進一步突出育人宗旨,使之成為促進人才成長特別是創新型人才成長的重要載體。要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把人才培養作為“挑戰杯”競賽的首要目標。必須認識到“挑戰杯”不僅僅是一項大學生的學術科技競賽,更重要的是它同時也是人才培養、人才選拔的一條重要渠道。因此,我們不能只顧眼前,單純地追求某件作品、某次比賽的成敗得失,而是必須著眼長遠,把人才培養效益作為衡量“挑戰杯”成功與否的最重要標準。

二是要擴大“挑戰杯”競賽的群眾基礎?!疤魬鸨备傎愂枪睬鄨F、科協和學聯組織推進素質教育,參與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最廣大的同學組織開展活動。必須鞏固完善“挑戰杯”競賽校、省、全國的三級賽制,進一步以“挑戰杯”競賽為龍頭,在校園里廣泛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群眾性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保持人才培養的源頭活水。

三是也要重點培養一批尖端人才。突出“挑戰杯”的群眾性不是為了抹殺它的競技性,相反正是因為它競爭的殘酷激烈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從國家的人才戰略來說,我們不僅要有足夠的人才數量,同時更要保證優異的人才素質和合理的人才結構,促進一批頂尖學術科技人才的涌現?!疤魬鸨备傎愐沧匀怀袚@一重任。

因此,各校要把突出群眾性和兼顧競技性有機統一起來,在廣泛開展群眾性科技活動的同時,對有潛力的學生及項目要重點支持、重點培養。同時要高度重視人才的后續培養和對重點項目的跟蹤扶持。爭取積十年或幾十年之功,培養出一個乃至數個諾貝爾級的優秀人才。

二、突出創新理念,進一步增強競賽的導向性。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大大加快,創新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據英國詹姆斯·馬丁的測算,人類科技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中葉是每10年增加一倍,現在是每3—5年增加一倍。發展的希望在創新,而創新的希望在青年。據統計,神舟飛船的研制隊伍中,30歲以下占33%,45歲以下占81%。而IT業對1999—2001年有重大貢獻人員的調查顯示,35歲以下的占到72.8%。這些青年才俊創造性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學校時期尤其是大學階段的熏陶和培養?!疤魬鸨备傎愖鳛榇髮W生學術科技的“奧林匹克”,更應當把創新作為自己組織工作的核心理念,強化競賽的導向性,要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工作思路的創新。要把組織學生參賽的過程當作一個創新教育的系統工程。比如,動員階段可以邀請專家開展創新思維研討、培訓等活動,重在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創新意識;申報階段則可以重點組織專家對參賽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開展專業性和跨學科的交流研討活動,重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決賽展示階段更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論壇、合作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水平。

二是注重競賽內容的創新。“挑戰杯”競賽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已經處在一個很高的發展水平上。如何不斷豐富競賽內容,走一條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課題。我們要充分借助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實現高校與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互動,把“挑戰杯”競賽辦成最新科技發展趨勢的平臺,辦成高新技術企業展示最新科技產品的平臺,辦成青年學子交流分享科技創新經驗的平臺,更好地引領高校學生投身科技創新事業。

三是注重工作手段的創新。要重視將網絡等現代技術手段引入競賽組織工作,要重點建設好“挑戰杯”網站,使其在信息查詢、組織評審等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今后也可以嘗試終審決賽重點活動實現網上直播,使更多對科技創新有濃厚興趣的青年學生可以“親身”參與競賽。要創新“挑戰杯”競賽的宣傳手段。精心策劃,綜合運用電視、廣播、平面、網絡等媒體形式,著力擴大“挑戰杯”競賽的社會影響,真正形成全社會都來關注“挑戰杯”競賽,關心青年學生科技創新事業的良好氛圍。

古人講“無舊無以為守,無新無以為進”,我們必須不斷通過創新來提高“挑戰杯”競賽的水平,通過創新來促進工作的全面發展。

三、突出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競賽的實效性

舉辦“挑戰杯”競賽歸根到底是為了服務學生的成長成才,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服務學生的就業創業。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進入到大眾化教育階段,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就業問題已成為黨政關心、家長操心、學生憂心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挑戰杯”競賽要想深入、持久、健康地發展,就必須不斷強化服務功能,努力建設促進學生就業創業的服務平臺,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理論研究。要以“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為統攬和指導,重點研究“挑戰杯”競賽對學生的哪些核心素質能提供有效的培養、通過哪些方式和途徑能更好地實現對這些素質的提升;研究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在素質拓展訓練中如何發揮更好的作用。這些問題研究清楚了,我們在組織開展活動、服務學生時就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是要通過“挑戰杯”競賽進一步活躍校園文化。要大力扶持學術科技類學生社團和創業類社團,廣泛組織校園科技文化節、創業實踐活動等,為學生拓展素質、全面發展創造條件,重點提高他們就業創業的素質和技能。

三是要通過“挑戰杯”競賽拉動學生創業。要組織好成果展示、技術轉讓、成果拍賣等競賽中的一些重要活動,加大競賽成果的市場化運作程度,廣泛引納社會資源,促進部分成果直接實現產業化,積極幫助條件成熟的學生邁入創業行列,同時以創業促就業,帶動更多的學生和社會人員實現就業。

各位委員、同志們,以本次會議為起點,第十屆“挑戰杯”競賽的各項組織工作即將緊鑼密鼓地全面展開。讓我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建設創新型國家這一有利契機,堅持育人宗旨,突出創新理念,發揮服務功能,扎實工作,開拓進取,推動第十屆“挑戰杯”競賽再上新的臺階,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