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隊伍建設講話

時間:2022-09-08 02:51:00

導語:黨員隊伍建設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隊伍建設講話

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必須固本強基,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要通過努力,在基層形成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團結干事的骨干隊伍、標準規范的活動陣地、務實有效的組織活動、可行管用的規章制度、必要可靠的物質保障。

第一,以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為總抓手,切實抓好農村黨建工作。緊緊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穩定,著力加強鄉村兩級基層組織建設。一是堅持不懈地抓好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尤其要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各地要把能不能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增收致富,能不能隨時掌握敵社情動態、積極主動化解矛盾糾紛,作為衡量基層黨組織是否堅強有力的重要標準。從基層組織動態變化的規律出發,每年組織力量進行全面摸底排查,集中整頓軟弱渙散班子。對黨建工作薄弱、經濟發展緩慢、敵社情復雜以及一時沒有合適人選的村,堅決從機關選派得力干部去任職。凡是村黨支部書記空缺的,必須限期配齊配強。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研究探索加強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積極做好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認真抓好第七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二是加大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力度。要堅持每兩年對村干部和農村黨員普遍輪訓一遍。要進一步整合培訓資源,改進培訓方式和手段,切實抓好基層黨員、干部實踐性技能培訓,大幅度提高基層干部的政治素質、管理能力、致富技能和開展群眾工作的本領。要重視抓好鄉鎮黨校建設。三是扎實推進農村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要大力完善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規范村級組織的各項工作。積極推進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婦建工作。健全農村基層干部監督管理制度,完善鄉鎮干部駐村工作制度,繼續推進鄉鎮公車改革。四是繼續做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新建、擴建工作。自治區將繼續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予以補助,各地也要多渠道籌措資金,力爭兩年內完成。要切實抓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服務設施的配置工作,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切實發揮好村級陣地的組織、議事、活動、服務和宣傳功能。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繼續支持村黨支部辦好學前兒童“雙語”幼兒園。

第二,著眼于健全完善基層社會管理體制,大力加強城市街道、社區基層組織建設。隨著城市改革的深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社區已成為新形勢下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陣地。自治區黨委將印發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見,各地要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一是大力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要把社區黨組織納入城市基層管理層次,對社區黨組織建制實行實體化管理。要按照務實管用、靈活便捷、廣泛覆蓋的要求,創新社區基層黨組織設置,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堅持每個社區都建立黨組織,形成覆蓋全社會的社區黨組織和黨的工作網絡。要選好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黨組織書記由在職干部擔任。全面推行機關、事業單位輪流選派年輕干部到社區任職或掛職鍛煉。各地要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確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社區黨組織建設、社區在職干部配備等重點工作。要把社區干部納入縣級以上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和基層公務員培訓工程,建立分級培訓制度。今年,自治區黨委將對全區所有的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分期分批進行專題輪訓。二是完善社區工作制度。全面實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和社區干部“錯時工作制”,推行社區干部“一崗雙責”、分片包戶,及時準確地掌握轄區每個居民家庭、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社情動態等基本情況,增強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和掌控社會的能力。三是完善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機制。按照共商社區事務、共建社區家園、共享社區資源的原則,健全完善社區黨組織牽頭、駐區單位基層黨組織參與的社區黨建工作協調議事機構。全面開展社區共駐共建活動,建立自治區、地州市、縣市區直屬機關、企事業單位聯系幫扶社區制度。轄區單位開展創先表彰、發展黨員等工作,要征求社區黨組織的意見。四是加強社區黨組織的經費和物質保障。社區黨組織的工作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保證社區工作能夠正常運轉。要加強社區活動場所建設。要把社區辦公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各級黨委、政府計劃,堅持財政投入為主的原則,盡快解決部分社區黨組織無辦公用房和在危房中辦公的問題。

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邊遠艱苦和復雜地區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各地要堅持“一地一策”,對邊遠艱苦復雜地區的基層組織建設給予特殊關注、特殊指導,采取特殊的傾斜政策,下決心解決好班子配備、干部職數以及工作經費等方面的問題。從今年起,南疆四地州鄉鎮招錄的公務員,分配上要重點向最邊遠、最需要的地方傾斜。各地也要選派得力干部到邊遠復雜的基層組織任職掛職,幫助工作。

要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整體推進機關、企業、高校、中小學、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學習宣傳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修訂自治區實施辦法。適時召開自治區機關黨建工作會議。深入開展國有企業“四個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會同有關部門命名表彰一批“四個好”領導班子。以工業園區黨建工作為重點,扎實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要普遍實行向非公有制企業選派黨建指導員的做法。以行業規模較大、業務主管部門明確、工作基礎較好的律師、會計師等行業為重點,加強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第三,深入開展“天山先鋒”主題實踐活動,堅持不懈抓好黨員隊伍建設。以“天山先鋒”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不斷做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經常性工作,著力建立健全黨員隊伍建設“五個機制”。一是黨員經常性教育機制。今年,要研究制定《自治區2008-2012年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綱要》,啟動大規模培訓黨員工作。要在黨員隊伍中,深入開展學習遵守貫徹維護黨章活動,組織開展向姜英、陳廷華等優秀共產黨員、基層干部學習活動。今年“七·一”,結合慶祝建黨87周年,表彰一批“三級聯創”先進縣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建立完善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體系,著力抓好教學平臺、終端站點、教學資源、骨干隊伍和工作機制建設,拓寬為基層組織建設、黨員隊伍建設服務的功能。今年6月底前,要完成剩余的2000多個終端接收站點的建設,實現全區站點全覆蓋。建立黨員黨性定期分析制度,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二是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機制。要在全體黨員中全面推行黨員承諾制,各地要認真組織實施,把開展好這項工作作為加強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重要抓手。三是黨內關懷、激勵、幫扶機制。要進一步抓好黨員服務中心和站點建設,確保有一支精干的隊伍,有一批完善的制度,有一套齊全的辦公服務設施,切實發揮好中心和站點的作用。要建立困難黨員臺帳,健全重要節日走訪慰問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和流動黨員制度,積極推行建立黨員互助金、扶貧金、困難黨員基金和領導干部結對幫扶等成功做法,建立組織協調機制和定期報告制度,切實把關心愛護黨員特別是困難黨員工作落到實處。要全面推行村干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逐步提高農村“三老”人員生活補貼標準,落實好他們的政治、生活待遇。四是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要抓好流動人口管理中流動黨員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務工作,建立流動黨員臺賬和信息庫。要在全區推廣流入地與流出地黨組織簽訂雙向共管協議的做法,建立資源共享、組織共建、活動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動黨員管理制度。要開展重要節日走訪慰問流動黨員活動,送學到家,送溫暖到家,送《活動證》到家。今后,各級黨組織表彰獎勵的優秀共產黨員中應有流動黨員。五是發展黨員宏觀調控機制。堅持發展黨員年度計劃、總結、通報工作制度,改進和加強宏觀調控,注重在生產一線、高知識群體、青年、婦女中發展黨員,有計劃地吸收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入黨,加強在進城務工人員等黨的力量相對薄弱的社會群體中發展黨員的工作,使全區黨員隊伍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總結推廣發展黨員工作公示制、票決制等做法,進一步提高發展黨員工作質量。

第四,以落實各級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為切入點,健全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機制。要抓好黨建工作責任制的落實,使基層黨建工作真正成為各級黨委(黨組)的“重頭戲”。要把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書記履行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情況,作為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年度考核一項重要內容。全面開展縣市、鄉鎮黨委書記向上一級黨委專項述職基層黨建的工作。今年,自治區將選擇部分地州市、區直部門的黨委(黨組)書記,專門就履行基層黨建責任制情況向自治區黨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述職。要建立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扎實開展第三輪扶貧開發部門包村和幫扶社區工作。要健全完善基層組織建設經費和物質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