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普查登記會議講話

時間:2022-10-27 11:45:00

導語:黨員普查登記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普查登記會議講話

同志們:

經縣委同意,今天召開全縣流動黨員普查登記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各鄉鎮抓黨群的副書記、組織干事和縣直局以上單位抓政工的副職和政工股長,共150余人。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市委組織部、市委先教辦《關于在全市開展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的通知》精神,研究部署我縣先進性教育活動有關準備工作,加快推進各項準備工作的進程,為全面推開先進性教育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我就進一步做好我縣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和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各項準備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做好先進性教育和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全黨開展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黨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部署。落實好這一任務,對于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我縣實際來看,全縣目前擁有3萬多名黨員,遍布各個地區、各行各業。深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努力達到“提高黨員素質、服務人民群眾、增強組織建設、促進各項工作”的目的,是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全體黨員、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是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迫切需要,也是切實解決黨員隊伍中的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強基工程”、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迫切需要。

中央對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高度重視,、曾慶紅等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去年以來,已在全國各地進行了各類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試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領導的指示精神,把這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完成和落實好,做好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只有思想發動到位,切實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思想統一到中央的部署上來,先進性教育活動才能深入人心,順利開展;只有調查研究到位,真正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明確目標,先進性教育活動才能有的放矢,更具有針對性;只有組織保障到位,配強工作班子,完善工作方案,及時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和理順黨員組織關系,先進性教育活動才能扎實推進,收到實效。同時,要切實搞好流動黨員的普查登記工作。流動黨員是新形勢下黨員隊伍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加強和改進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一步搞好黨的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務,也是黨的建設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重要內容。由于種種原因,疏于管理,有的甚至以種種借口拒絕接收外來流動黨員;有的黨員組織觀念淡漠,外出不打招呼且到了打工地方又隱瞞黨員身份,不主動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削弱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目前形勢下流動黨員存在的客觀性、必然性和長期性,增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把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作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努力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辦法,使流動黨員不管流動到哪里,都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十六屆四中全會將于今年9月召開,整個先進性教育活動將于四中全會之后,從今年四季度起全面展開。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各項準備工作的進度,重點是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需要統一操作的重要問題。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實實地把各項準備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為先進性教育取得圓滿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二、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搞好流動黨員的普查登記工作

根據省委組織部湘組[2004]87號文件和全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準備工作座談會精神,為切實做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準備工作,全面摸清流動黨員的底數,決定集中兩個月時間對全縣流動黨員進行一次普查登記。

從現在起,各地各單位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組織專門力量,要重點對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社區、農村、非公有制企業及新經濟社會組織等領域進行排查,在此基礎上,采取拉網式排查的方法,對所有流動黨員逐一登記造冊,弄清流動黨員流出流入時間、去向或來源、從業情況、組織關系接轉情況、參加組織生活情況、現實表現、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縣委組織部統一印發《致全縣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和《流動黨員的摸底排查及黨員身份確認辦法》、《流出(入)黨員登記表》等配套文件、表格。各地各單位要按照統一要求,抓緊部署,精心組織,扎扎實實地把這項工作做好,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把全縣流動黨員的管理納入規范化軌道。

(一)、提高認識,增強搞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和地區間流動日趨廣泛,外出務工經商和人才流動中的黨員越來越多,流動的范圍越來越廣。加強和改進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進一步搞好黨的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的緊迫任務,也是黨的建設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重要內容。在流動黨員中特別是農村的流動黨員,有許多人在鄉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工作。隨著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和國有企業改革力度加大,城鎮人口中的黨員也大量在行業間、企業間流動,并出現了一部分下崗職工黨員。把這些黨員有效地組織起來,使他們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對于激發黨組織的活力,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構造新的組織管理體制,增強黨的基層組織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央組織部于1994年對流動黨員組織關系管理作了規定,后來又試行了《流動黨員活動證》制度,我縣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得到了加強。但由于各種原因,這項工作還比較薄弱,存在的問題仍然突出:一些地方和單位黨組織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有的黨組織對外出黨員放任自流,疏于管理,有的以種種借口拒絕接收外來流動黨員;有些黨員組織紀律觀念淡漠,不主動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流動黨員集中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各種新興行業的黨組織設置滯后,使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缺少依托。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黨員流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性、必然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作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所存在的問題是改革開放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必須以改革的精神來解決。要按照黨的十五大提出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時代要求,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從流動黨員的實際出發,因地因人制宜,分類指導,講求實效,努力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辦法,使黨員不管流動到哪里,都能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履行黨員義務,享有黨員權利,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從現實中可以發現,外出黨員大多是年輕、有一定文化程度,他們大量外出弱化了農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有所削弱。

1、就流動黨員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黨員先進性不能充分體現。黨員外出時間越長,在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中先鋒模范作用就越不明顯。特別是一部分流動黨員從來不過問、不參與本村各項工作,不能很好地為本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出謀劃策,在群眾中產生了黨員不黨員一個樣的影響,自然談不上體現黨的先進性。

(2)黨員的組織紀律觀念有所淡薄。外出黨員按時參加組織生活的意識越來越淡薄,有的甚至連黨費都不及時交納,包括村支部召開黨員大會討論黨員發展,支部換屆等重大事項,他們都以各種理由不參加,有的甚至無法聯系。

(3)黨員大量外出也使后備力量培養變得很困難。年輕力壯的黨員大量外出,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年老體弱的,而他們因身體狀況、文化水平等因素,對優秀青年的發現培養關心不夠,不僅是黨員發展源頭不足,就連黨員培養人也出現了派頭不足的問題。

2、就基層組織而言,存在著三對“矛盾”。人才在流動,黨員也在流動。大量的“組織人”實際上已轉化為“社會人”,傳統黨建工作模式存在的工作運作指令化、工作關系單向化、工作主體首長化、工作形式簡單化的狀況已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在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上,傳統的方式和手段也難以與黨建工作社會化的新形勢相適應。

一是傳統教育管理思路的局限性與流動黨員的松散性之間的矛盾。傳統的教育管理工作對行政組織的依賴性很大,而新時期的社會結構、組織、人群已發生了歷史性的分化,許多的“單位人”成了“社會人”,新的社會階層不斷演化和擴大,黨員自由流動日益頻繁。流動黨員松散性,是指流向不固定,哪個行業賺錢就流向哪個行業,哪里賺錢就奔向哪里;時間不固定,有的長年外出,有的短期外出;形式不固定,有的外出地基本固定,有的沒有固定地點。因此,傳統教育管理思路的局限性與黨員的松散流動性之間的矛盾,致使兩個管理主體的職能都得不到充分發揮,管理措施落不到實處。

二是黨員教育管理的規范性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應變性要求之間的矛盾。傳統的黨內活動方式和黨員教育管理方法,大都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這種活動方式和教育管理方法,側重于靜態,具有固定性、穩定性,集中性和統一性的特點。黨員流動以后,黨員的生活和生存方式都發生了變化,要有效地實現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必須突出個性化和針對性,追求教育管理上的應變性,對不同類型流動黨員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與黨員教育管理規范性要求產生矛盾。如組織關系接轉問題,雖然明確規定外出時間在6個月以上且有固定地點的都應接轉組織關系,但農村實際情況比較復雜,執行起來比較困難。黨員本身的思想認識有差距,大多數外出黨員認為外出只是為了賺錢,是暫時性的,戶籍關系在原地,親戚朋友在原地,組織關系也應該在原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規范性與應變性之間的矛盾,成為一些基層黨組織無法實現有效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因。三是黨員教育管理目標的先進性與市場經濟對黨員影響負面性之間的矛盾。黨員教育管理與其他管理的最大區別在于目標的先進性,要求黨員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通過對黨員的教育,使每一位黨員都能遵守黨的宗旨,履行黨員義務,不僅帶頭致富,而且還要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但是流動黨員絕大部分直接從事經濟活動,少數黨員受市場經濟負面因素的影響,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導致組織觀念淡化,他們外出前不與黨組織打招呼,外出期間不主動與黨組織聯系,不匯報思想,不參加組織活動,不交納黨費,不發揮作用,不做黨組織分配的工作,只是一門心思賺錢,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眾,盡管他們為數不多,但對黨組織的整體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黨員教育管理目標先進性要求與市場經濟對黨員影響負面性的矛盾,也是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的重要原因。

(二)、普查登記工作的范圍和對象

流動黨員主要是指離開原黨組織所在地,外出(外來)務工、經商、居住的黨員;部隊轉業、復退軍人和大中專畢業生及其他流動人員中尚未落實組織關系的黨員。此次開展流動黨員普查登記按流出黨員和流入黨員分類進行登記,對凡是已經離開居住地,但黨組織關系仍在本地,沒有在本地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確定為外出流動黨員;對具備黨員身份,來本地務工、經商、學習和居住等,但黨組織關系仍在原籍地的外地黨員確定為外來流入黨員。

(三)、普查登記工作的原則和步驟

此次開展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堅持黨員申報、組織查找,支部為主、部門配合,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實事求是、客觀準確的原則。

普查登記的重點內容包括流動黨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正式或預備黨員、外出(外來)時間、流向地(來源地)、辦理流動手續情況、與原所屬黨組織聯系情況、交納黨費情況、參加組織生活情況、原所屬基層黨組織名稱、現所在基層黨組織(工作單位)名稱、現所從事工作(單位)性質和聯系方式等。普查登記工作具體步驟:

一是宣傳發動。各單位要抽調工作人員組成指導組和調查組;學習有關文件,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制定普查登記工作實施方案;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播發開展流動黨員普查登記的信息,把《關于開展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的通知》印發至各鄉鎮、村(社區)和縣直局以上單位的黨組織,印發《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并與相關宣傳標語橫幅貼掛在主要街道、集貿市場、文化廣場、影劇院等公共場所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好氛圍;各鄉鎮、村(社區)和縣直局以上單位要設立流動黨員登記站,并向社會公布登記地址、聯系電話和聯系人。

二是集中普查登記。各鄉鎮負責組織本地區的普查登記工作;縣直局以上單位分別負責組織所屬部門、行業、單位的普查登記工作。縣直部門駐鄉鎮的站所,黨的組織關系在哪里就由哪里負責普查登記;流動黨員所在工作單位沒有黨組織的,由工作單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和社區黨組織負責普查登記。要以支部為單位,造具流動黨員花名冊,層層建立流動黨員臺帳,并按黨組織隸屬關系逐級上報。在普查登記的基礎上,各級各單位黨組織要采取發信、發函、發證等方式,督促和引導流動黨員及時接轉組織關系。對短期(6個月以內)外出,或長期外出但暫無法轉移黨的組織關系的流動黨員要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對外出務工經商或從事其它正當職業,有固定地點、時間在3至6個月的流動黨員要開具“黨員證明信”;對外出務工經商或從事其它正當職業,有固定地點、時間在6個月以上的流動黨員要轉出“黨員組織關系”;對不能確定流向的流動黨員,讓其親友代領《流動黨員活動證》或黨員證明信,取得聯系后送到流動黨員手中。

三是總結匯總。各鄉鎮和縣直局以上單位黨組織要對流動黨員登記進行認真匯總,按流出和流入分類建立流動黨員臺帳,并于10月20日前將《外出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匯總表》、《外來流入黨員普查登記匯總表》和跨省、跨市州流動黨員登記表報縣委先教辦。

(四)、普查登記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具體要求

搞好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是一項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政策性強的工作,各級黨委(黨組)必須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黨委(組)書記要擔負起牽頭抓總的責任,加強對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的具體指導,并搞好協調服務工作。要將任務明確到黨政班子成員,實行包干負責制,限時完成,各地各單位黨組織要挑選一批政治素質好、熟悉黨務工作,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普查登記員專抓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各基層黨組織要根據流動黨員的分布情況,成立普查登記指導小組,負責搞好管轄區域內的普查登記工作。在工作責任上,以基層黨支部為主摸清流動黨員底子;以黨員流動地為主,搞好普查登記。在縣內流動的黨員,以流出地為主負責查找登記,流入地協助核查;在縣外流動的黨員,由流出地負責摸底查找并登記;從縣外流入我縣的黨員,由流入地負責摸底;對自報是黨員,又不能確認其黨員身份的,要函告其原籍地縣以上組織部門協助核查,報縣委組織部備案。在工作標準上,要做到“三準確”。即黨員身份準確。在普查中一邊登記,一邊核實流動黨員身份,對暫時不能確認身份的黨員,先初步登記,再向其組織關系所在地發函查證。統計數據準確。要精心設計調查表格,耐心指導填寫表格,細心準確統計匯總,做到“不錯、不漏、不重”。聯系方式準確。在普查中對流動黨員本人身份證號碼、所在地的詳細地址、支部名稱、聯系電話等做到應有盡有,對暫時無法得知流動黨員聯系方式的不憑空猜測,繼續加大查詢力度,確保每一位流動黨員都能聯系上。普查登記工作中,要注重發揮工商、勞動和社會保障、經發、民政等職能部門和工商聯、個協、私協等社團組織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三、關于開展全縣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的具體方法

1、我縣流動黨員普查登記調查組由各鄉鎮和縣直局以上單位選派人員組成,每組2-3人。

2、調查組人員主要任務:對所負責登記的組織和對象實行“五個包”——包宣傳、包送表格、包準確填寫表格、包及時收回表格、包綜合統計。

3、普查登記統一時間:9月10日至10月20日。

4、普查范圍和對象:以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社團組織及其他分管部門登記的中介組織、行業協會和外出務工、經商等為范圍,在上述領域工作的共產黨員不論組織關系在哪里都是登記對象。

5、認定流動黨員身份的辦法:以下九種情況可認定黨員身份:①持有近一年內由流出地黨組織出具的《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②持有近6個月內由流出地黨組織出具的《黨員證明信》(臨時組織關系);③持有近三年內由流出地黨組織出具的《流動黨員證》;④流入地黨組織或流動黨員本人與流出地黨組織聯系,由流出地黨組織開具的一年內有效的書面證明材料;⑤流動黨員的組織人事檔案中有記載證明黨員身份的的材料;⑥持有加蓋黨組織印章的,有近一年內繳納黨費記錄,并有收費人簽名的黨費證;⑦持有近兩年參加鎮級以上黨組織舉辦的黨員培訓班頒發的有關證明書;⑧持有近兩年受到各級黨組織表彰的有關證書;⑨持有近兩年參加黨員民主評議的相關證明材料。對一些自稱是黨員工但暫未能確定身份的人員,先初步登記,再向其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發函查證。對沒有黨員的非公組織,要填寫《無黨員登記的非公有制組織情況調查表》,并由業主簽名。

6、中介組織、行業協會、民辦非公企業的黨員普查工作的分工:行業協會、民辦非企業的黨員普查由縣民政局負責,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非公有制企業和外出務工及中介組織的黨員由各鄉鎮按屬地管理原則負責,以工商部門提供所在地中介組織的屬性來確定,縣直機關的流動黨員登記由縣直局以上單位組織負責。

7、調查組進廠入戶開展登記工作時應注意的事項:

①調查前要做好宣傳工作,每組要攜帶《關于在全縣開展流動黨員普查登記工作的通知》、《致全縣流動黨員的一封信》等資料,隨時拿出來讓企業主和黨員閱讀,要向業主承諾“四個不”:不會與企業生產經營發生沖突;不會影響企業的決策和運作;不會干預企業財務管理;不會涉及企業的商業秘密。進入規模較大、管理較嚴的企業,調查組在事先與企業預約,確定具體時間。

②調查組人員要注重言行舉止,不亢不卑。在現場與黨員面對面解析政策,細致地做好填表說明。對于不配合登記工作的業主或不愿表露身份的黨員,不要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命令或強迫其登記,要做好耐心思想工作。一時思想不通,可以先放下來,改日再來做工作。

四、要有的放矢,抓緊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和理順黨員組織關系

1、抓緊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要把建立健全黨組織設置作為先教準備工作的基礎工作來抓。抓緊落實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應建未建的黨組織設置工作;同時,積極改革和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探索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等新模式,真正做到黨組織全覆蓋和黨的工作全覆蓋。要突出抓好在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中建立健全黨組織工作。凡是具備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和社會中介組織,都要按照黨章規定及時建立黨的組織。對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為非公有制企業的,應同步改建或組建黨組織,并及時明確其隸屬關系。對由于企業停產、半停產或破產等原因造成黨組織軟弱渙散或黨員流動量大的,要通過幫扶、整建制劃轉、掛靠、聯建或其他組織措施,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要積極抓好農村、街道社區等組織中的群眾自治組織以及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等配套組織建設。

2、及時理順黨員的組織關系。各地各單位要根據有關政策規定,按照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有利于發揮黨員作用的原則,對黨員組織關系特別是流動黨員的組織關系進行認真清理。

一是要正常做好黨員組織關系的接轉工作。其中,對離崗下崗或解除勞動關系的企業黨員,將組織關系轉移到居住地;黨員重新就業后且所去單位有黨組織的,及時將組織關系轉到新單位黨組織;對企業因改制、破產等原因需要成批向社區黨組織轉移黨員組織關系的,應將人員花名冊等有關詳細資料一并移交社區黨組織;對退休的企業黨員,一般應將組織關系轉移到居住地黨組織;對易地安置的退(離)休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到安置地黨組織;對黨員退(離)休后受聘到新單位(地區)工作且不便于在原所屬黨組織參加組織生活的,應將組織關系轉到新的單位或新的居住地黨組織:對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軍轉干部、復員退伍軍人中的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到父母、配偶居住地或本人戶籍所在地黨組織;對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大中專畢業生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到父母居住地黨組織。

二是要把流動黨員納入黨組織的有效管理。外出地點相對固定的流動黨員,半年以上的,應將組織關系及時轉到流入地黨組織;半年以內的,應開具《黨員證明信》,證明其黨員身份,參加所去地方或單位黨組織活動。外出地點不固定的流動黨員,時間3個月以上、6個月以內,或時間較長但暫時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應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參加流入地黨組織的活動。這里強調一下,對本縣流出和縣內流動的黨員,要按照“流出地為主、流入地為輔”的原則加強管理。流向集中的,由流出地負責建立臨時黨組織,接受流入地有關黨組織和流出地黨組織的雙重領導,以流出地黨組織領導為主;流向分散的,由流出地黨組織建立外出黨員定期聯系匯報制度,并負責指導和幫助黨員進行組織關系接轉,或及時為他們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黨員證明信》,參加流入地黨組織活動。對縣外流入的黨員,流入地黨組織也要認真開展調查登記、身份確認等工作,積極主動地為他們提供服務,并把他們編入相應的黨組織參加活動。要力爭每個基層黨組織都能及時找到所屬的黨員,每名黨員都能及時找到適合參加教育活動的黨組織。

五、要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先進性教育活動準備工作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建立健全機構,配強工作力量。為了做好活動正式開展前的準備工作,縣里已抽調了15人成立了辦公室,各鄉鎮和縣直各單位也要建立健全專門的工作機構,明確專人領導,精心選配一批政治素質好、熟悉黨建工作、具有較強文字能力的工作人員,負責組織先進性教育的各項準備工作,并作為全面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時的工作骨干。

二要認真制定方案,精心組織實施。整個準備工作,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建機構、定方案,于8月下旬前基本完成;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實施各項具體準備工作,于10月15日前基本完成;第三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準備工作進行總結,于10月30日前基本完成。這次準備工作任務相當繁重,各地各單位要按照統一要求,明確責任,統籌兼顧,科學安排,靈活調度,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推進。

三要強化督促檢查,狠抓任務落實。準備工作期間,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各項工作開展情況,聽取各級黨組織的意見和建議。各地各單位的領導同志和工作人員,也要經常深入基層,加強檢查督促和具體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