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領導在就業創業工作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23 09:08:00
導語:獨家原創:領導在就業創業工作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就業創業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特別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擴散蔓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勞動保障和就業工作形勢異常嚴峻,任務異常艱巨,做好就業創業工作顯得尤為迫切。剛才,幾位同志的講話我都贊成,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堅定做好勞動保障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過去一年,全市廣大青年團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以關注民生、服務群眾為主線,以實施民生工程為重點,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的嚴峻挑戰和考驗,拼搏進取,扎實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省市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維權機制逐步完善,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應該說,在去年經濟形勢復雜嚴峻,保奧運、保暑期任務異常繁重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屬來之不易,市政府予以充分肯定。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進一步加深,經濟運行中不確定因素增多,給勞動保障和就業工作帶來新的困難和挑戰。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對當前面臨的形勢有一個充分估計和把握,把困難預測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考慮得更周密一些,以我們積極有效的工作,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努力開創勞動保障和就業工作的新局面。
(一)充分估計面臨的挑戰。當前我們面臨的金融危機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沖擊最直接的是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和出口導向型企業,而這些企業正是我們擴大就業、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的重點。從我市來看,經濟增長放緩對勞動保障和就業工作的影響已經顯現。截至目前,全市停產、半停產企業達到家,涉及職工人,其中已裁員人,待崗放假職工人,停發工資職工人。農民工失業返鄉人數達人。此外,2008年處于失業狀態的還有人。“存量勞動力”失業人數在不斷增多,同時“增量勞動力”供給的壓力仍然不減。據測算,今年全市將新增社會勞動力萬人,其中大學畢業生人,職技校畢業生、初高中沒有升學的畢業生人,外地調入等其他人員人,復退軍人和隨遷人員人,全市城鎮需要安置的人員總量將達萬人,比去年增加萬人。農村還有近萬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同時,企業效益下滑也已影響到職工收入增長、社會保險擴面和基金征收,勞動糾紛也出現攀升苗頭。就業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二)進一步明確我們肩負的責任。就業乃民生之本,是人們維系基本生活、享受經濟發展成果、實現社會價值的基本手段。就業局勢不穩、失業率過高,社會就難以穩定。社會保障歷來被稱為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在防范和化解勞動風險和社會風險,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應對危機保增長的特殊時期,社會保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比較充分的就業、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改善人們的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愿,穩定和擴大消費。因此,無論是著眼于保民生、保穩定、促進社會和諧,還是著眼于擴內需、保增長、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全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青年團員都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就業創業工作。
(三)準確把握面臨的機遇。從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規律來看,經濟形勢急劇變化的“非常時期”,往往也是建立完善勞動保障制度的有利時機。1929年到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后的“羅斯福新政”,奠定了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我國實施了以“兩個確保”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實現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10年的大發展。對勞動保障和就業工作來講,困難所在也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勞動保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的機遇所在。一方面,我們促進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經濟基礎沒有減弱,中央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加大投資、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10條重大措施,使我們抵御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繼續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另一方面,國家和省對勞動保障和就業工作空前重視,相繼出臺了一列政策措施,對加強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做出了明確具體的部署,這是我們做好勞動保障和就業工作的根本保證和強大動力。
二、我市今年就業創業工作的計劃安排
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是深入推進統籌城鄉就業試點、實現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的重要內容,也是新形勢下把發展經濟、促進就業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有機結合的重要舉措,是加快由重點發展向優化發展轉型、全面小康向基本現代化跨越的必然要求。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有利于激發勞動者的創業精神,實現就業的“倍增效應”。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把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新時期就業工作的重要增長點,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擺上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按照鼓勵支持、積極引導、完善服務、保障權益的方針,制定工作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引導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全民積極創業”的氛圍。
(一)明確扶持對象。將有創業愿望且具備一定創業能力的城鄉各類人員,列為創業扶持對象,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重點做好大中專(技、職院校)畢業生、退復轉軍人、留學回國人員、登記失業人員、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等群體創業扶持工作。本意見所稱的創業,是扶持對象依據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本市新創辦企業實體或從事個體經營的實踐活動。
(二)確立目標任務。圍繞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和爭創國家創業型城市,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在全市建立政府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建立一批創業環境好、創業人才多、創業帶動就業成效大的創業型街道(鎮)。通過健全完善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體系、切實有效的政策支持體系、創新優質的創業培訓體系、便捷高效的創業服務體系、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的協作體系,大幅度提高通過創業實現就業和帶動就業的人數在全市新增就業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創業人員的創業成功率和穩定率。2008年到2012年五年內,重點扶持3萬人自主創業,實現帶動20萬人就業再就業的目標。
(三)進一步完善創業促就業政策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略)
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繁重,必須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明確責任,合力攻堅。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是各級各部門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各級政府要把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擴大就業的總體戰略,切實做到領導到位、政策到位、資金到位、人員到位、服務到位。各級就業工作聯席會議要積極聽取青年就業創業情況匯報,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建立健全青年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加強協調,整合資源,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團委牽頭,多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共青團組織要積極開動腦筋,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注意不斷總結基層創造的新經驗,學習借鑒其他省份、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推動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實現更大發展。
(二)加強資源整合。整合資源是做好青年就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各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加強協作配合,共同做好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共青團組織要充分發揮穿針引線、鋪路搭橋的作用,主動爭取、挖掘、利用、共享各種社會資源,使一切有利于青年就業的政策、措施、場所、培訓、資金和其他方面的信息都能向青年開放,都能被青年利用,形成青年就業幫扶的合力。
(三)加強宣傳引導。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靈活有效形式,廣泛宣傳政府推進青年就業創業的政策,宣傳勇于就業創業的青年成功典型,宣傳有關方面支持創業就業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各類青年創業項目和用工需求信息。要倡導發揮市場機制對促進就業的積極作用,引導青年和更多的勞動者樹立適應社會要求的就業觀念,推動“自主創業、艱苦創業、全民創業”的濃厚社會氛圍的形成。
同志們,今年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任務十分艱巨。希望全省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干部在省委和團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拼搏進取,扎實工作,全力開創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新局面,為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材料磨損過程電位分析論文
- 下一篇:開關柜環網柜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