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客運演講稿我為春城增彩
時間:2022-06-20 09:36:00
導語:鐵路客運演講稿我為春城增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這樣一趟列車,它穿越云貴高原,飛過長江,馳過黃河,在中華大地上縱馳余里,把我們與首都北京緊緊相連。許許多多的朋友第一次了解和喜歡上昆明,便是通過這趟列車。
這就是由云南省青年文明號集體特次列車。在外人眼里,伴隨它的總是鮮花和榮譽。走近它的人們才知道這鮮花和榮譽是因汗水和熱血的澆灌才如此美麗。我叫×××,是來自這個車隊的一名普通列車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為春城增彩》。
不知你們是否和我一樣,每當看到一列列火車嗚嗚地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時,我的內心總是此起彼伏、感慨萬千。在那長長的車廂里,注入了我們多少的青春、多少的汗水和酸甜。
當每天清晨,第一縷陽光照進車窗,列車廣播里流淌出清新悅耳的音樂,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開始為旅客服務。服務工作看起來簡單,但要把他做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明確的標準,站立的儀態、倒水的姿勢、說話的音量等都十分講究。在我們列車上您會感覺,“您”是最重要的:列車以藍色為基調,營造著海洋般的寧靜。每天,我身著民族服裝活躍在車廂,為旅客表演云南歌舞,講解沿途風土人情。夜間,當旅客入睡后,我坐在車廂邊凳上,為旅客守護著香甜的夢。原創:中途有旅客上車,為避免開燈吵醒熟睡的旅客,我用小手電將上車旅客引導到鋪位旁。寂靜的夜悠悠長長,我坐在邊凳上,聽著旅客酣睡中均勻的呼吸聲,如同欣賞一曲美妙的小夜曲……
我們每天都在做著如此平凡的工作,也許您會覺得重復單調、平淡無味,其實,在我們的工作中并不乏驚險的傳奇和激情的篇章。這里,我為大家講幾個真實的故事。
××年月日清晨,一名一名天津小學女教師突發急病,有生命危險。王車長立即通過廣播尋找旅客中的醫生,經醫生診斷,病情十分危急,有生命危險,必須爭分奪秒送醫院急救。此時列車剛剛從武昌站開出,離前方停車站長沙站還有三個多鐘頭。要在繁忙的京廣大動脈上申請臨時停車,哪怕是一分鐘,也會影響到整個鐵路的運輸秩序。但是,為了挽救旅客的生命,一場爭取緊急停車一分鐘的行動開始了。電波在昆明、鄭州、廣州鐵路局和調度之間傳遞。經過周密調度,最后,爭取終于在湖南境內一個名叫榮家灣站緊急擠出停車一分鐘的“特權時間”。當這名旅客被小心翼翼地送上了在站臺等候的救護車時,車廂里回蕩著旅客點播的《好人一生平安》,為這位旅客送去真誠的祝福。
人的一生有無數個一分鐘,在您舉手投足之間,有多少個一分鐘悄然流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是,緊急停車的這一分鐘,卻是這位旅客生命之鏈中最重要的一環,這寶貴的一分鐘,使這位旅客和次列車有了血脈相通的聯系,這寶貴的一分鐘,是對“人民鐵路為人民”宗旨的形象詮釋。
時間是生命的單位,時間也主宰著一個企業的命運。去年月日點分,次列車正點從婁底站開出。列車長陳德毅發現了旅客遺忘在車上的一個密封文件袋,文件袋上赫然寫著“標書”二字,并有首鋼機電有限責任公司的落款。如此重要的東西遺失在列車上,失主一定非常著急。陳車長馬上拿起電話直撥到旅客下車的婁底站。果然,失主正焦急地與車站交涉,聽到陳車長的聲音,著急的說:車長同志,這份標書非常重要,是我們參加工程競標的文件,如果明天早晨點以前拿不到標書,就只能放棄競標!陳車長心想:列車抵達前方停車站懷化是傍晚六點半,如果趕乘上行的列車返回婁底,應該還來得及。于是果斷地說:請放心,我們一定在明天早晨點以前將標書送到你手中。經請示領導特批后,陳車長踏上了返回婁底的列車。他小心地揣著標書端坐在臥鋪上,抵御睡意的陣陣侵襲,既怕睡過了頭,又怕標書再出意外……凌晨點多鐘終于將標書完好地交到失主手中。失主感激得不知說什么好。
月日,喜訊從北京傳來,首鋼機電有限責任公司一舉中標!所有乘務員都為這個“千里送標書”的圓滿結局而激動歡呼。
月日京昆叁組值乘的次列車在北京站始發就開始超員了,隨著列車的運行,超員率逐步攀升,我們到了婁底,車內超員率達到了,硬座車廂內擁擠不堪。列車長趙勇和值班員何偉分頭帶領列車員在車廂內疏導旅客。
這時,一名老人引起了值班員何偉的注意,老人面色蒼白、滿頭大汗、氣喘噓噓,手緊緊抓著身邊座位靠背,好像隨時都要癱軟倒地。何偉急忙讓旅客們讓出通道,自己架著老人到號車廂乘務室。老人坐下后,何偉滿頭大汗。忙兌了一杯溫水給老人喝下去,慢慢地老人的臉色才有所好轉。他又替老人辦理臥鋪補票登記手續。臥鋪緊張,很多旅客圍在辦公席吵嚷不止,可當他們看到何偉的舉動后,不再吵鬧,一致要求讓老人先補,哪怕自己補不到臥鋪也沒有關系。下班后仍又回到老人身邊,何偉又幫老人辦好補票手續慢慢地將老人護送到鋪位后,方才放心地去休息。老人動情地提筆寫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親自交到列車長手中,并激動地握住列車長的手說:“作為一個連續四屆的政協常委委員,我為國家工作了多年了,現在年邁體弱不能付出多少了,卻還在你們車上享受了如此真情服務,你們秉承發揚了尊老愛幼的中華好傳統,使我感到很欣慰,謝謝你們的工作,你們帶出了這樣的好同志,你們全都是好樣的,希望下次我還能乘坐你們的列車。”
面對旅客、面對親情,我們柔腸百轉、心有千結,面對兇惡的歹徒、面對生死的考驗,我們也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
年月日晚,乘警長李堅在巡視車廂時發現了一名可疑的男子,在餐車詢問時,這名身高米以上的中年男子突然掏出手槍對準了李警長的太陽穴,剎時,餐車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恰在這時,車長速林走進了餐車,歹徒大叫一聲:“不許過來,誰過來就打死誰。”速車長遲疑了一下,隨即毫無畏懼,鎮定自若地走到歹徒身邊坐下,開始與歹徒對話,試著分散他的注意力。喪心病狂的歹徒突然開始焚燒自己的通訊錄。一個念頭閃過速車長的腦海:不好,歹徒要狗急跳墻了,一旦歹徒將餐車點燃,風助火勢,后果不堪設想,再說,其它車廂里上千名熟睡的旅客。速車長和李乘警及餐車工作人員金明迅速交換了眼色,突然不顧一切地撲去,與歹徒展開了殊死的搏斗,最終制服了持槍歹徒。一場驚心動魂的戰斗結束了,沒有一名旅客知道餐車上發生的一切,伴著列車歡快的節奏,旅客們依然沉醉在香甜的夢鄉……。
我們乘務員常年在外,顧不了家,許多雙職工成了“招手夫妻”,丈夫出乘,妻子返乘,只能在列車交會時揮手致意,孩子脖子上掛著鑰匙,方便面成了家常便飯,我們的列車長不能在妻子患有絕癥時,夜陪伴在她身邊,為她做飯,為她煎藥,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后時光。反而是她的妻子對他說:“你放心去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有名旅客在我們的留言簿上這樣寫到:歲月匆匆,在不知不覺中,青春已在手指間悄悄溜走,你們用微笑迎來一批批的旅客,用微笑送走他們,把祝福帶給他們,把青春奉獻給他們,回報你們的是什么?是啊,我們圖的是什么呢?
我們奮戰在客運一線的廣大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青年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他們說:“旅客的感謝,社會的認可,自身價值得以體現,這就是社會給予他們的最好回報”。原創:
朋友,遙看高山,也許你感嘆她的巍峨氣勢;放眼大海,也許你驚嘆她的洶涌不凡;仰望勁松,也許你贊美她的高大和蒼翠;俯看小草,也許你稱頌她的堅韌和偉大……然而,這許許多多的“也許”隱含著什么?回答當然是:要實現鐵路跨越式的發展,我們青年一輩,更加感到任重道遠,我們深信,用自己的雙手、汗水和智慧,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和水平,無私地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交通事業,就一定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