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林木種苗生產情況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11-03 06:19:00
導語:廊坊市林木種苗生產情況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廊坊市農林局為進一步搞好全市的林木種苗建設,規范苗木市場秩序,加大林木種苗行業管理力度,推動全市林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于年月,對全市種苗生產的基本情況、主要特點、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提出了全市林木種苗的發展布局和對策措施。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
一、林木種苗生產的基本情況
全市共有苗圃處,育苗總面積萬畝。其中今年新育萬畝,可供今冬明春造林用苗萬株。按所有制劃分:國有苗圃處,育苗面積畝,占全市育苗面積的,產苗量萬株,占全市總產苗量的;集體苗圃處,育苗面積畝,占全市育苗面積的,產苗量萬株,占全市總產苗量的;個體苗圃處,育苗面積畝,占全市育苗面積的,產苗量萬株,占全市產苗量的。
二、林木種苗生產的主要特點
(一)呈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趨勢。國家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高度重視和產業政策的調整,加之西北及京津地區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有力地拉動了廊坊市林木種苗產業的發展。各地緊緊抓住苗木緊缺、種苗價格上揚的契機,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苗木產業,全市苗木生產呈現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趨勢。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百畝以上苗圃個,畝以上苗圃個,畝以上苗圃個。其中,個體私營育苗已成為廊坊市育苗產業的一支生力軍。安次區葛漁城鎮村成立了苗木公司,實行公司加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產、供、銷一條龍,在畝土地上發展林地面積達畝,其中苗圃面積畝,不但摘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還成了遠近聞名的用材林苗木生產基地。永清縣個體茶莊老板王剛今春投資多萬元承包曹家務鄉沙荒土地畝,采用先進的噴灌技術,聘請有育苗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生產,發展速生楊新品種,成為全市個體育苗的排頭兵。
(二)高標準組織生產。一是各大苗圃水電基本配套,噴灌、滴灌等先進節水技術被應用到生產中。二是通訊設備被普遍利用,育苗戶能夠迅速、便捷地獲取市場信息。少數育苗大戶還購買了計算機,自費上網,及時掌握了各類苗木購銷信息和先進的育苗技術,站在了市場的前沿。三是高科技育苗手段得到應用,組培育苗、容器育苗、全光霧扦插育苗等育苗新技術已在重點苗圃引進應用。市農林局中韓示范農場投資萬元人民幣,初步建成了河北省占地面積最大的現代化溫室大棚,實現了苗木生產自動化、規模化。
(三)育苗品種良種化。去冬今春以來,廊坊市大部分苗農認識到林木良種的市場優勢,并采取多種渠道,積極到科研院所及種源基地采購種條(苗)。特別是隨著去冬今春楊樹第四代良種的問世,種條的采購戰、價格戰到了白熱化程度。由于種源緊張,原來幾角錢一根的種條到育苗季節竟達到了幾元,甚至十幾元一根。在廊坊楊持續幾年“火爆的基礎上,歐美楊⒎⒏、中林系列楊再度為苗木市場加溫。今春苗圃調查數據顯示,我市發展歐美楊畝,歐美楊畝,楊畝,廊坊楊、中林楊共畝。全市名特優新良種率達到了以上,創歷史最高記錄,基本形成了以歐美楊⒎⒏楊等第四代速生楊品種為新秀,鄉土品種為主力的良性苗木市場結構。
(四)經營形式靈活多樣。我市苗圃經營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①國有育苗。國有苗圃依然起著龍頭示范作用,它們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資金優勢、技術優勢、信息優勢,在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等方面繼續發揮著骨干作用。②鄉村集體苗圃。這部分苗圃主要是村集體育苗,所占比例不大。其主要經營方式是集體統一規劃、統一出地、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優點是充分發揮了集體優勢,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壯大集體經濟。缺點是責、權、利不明確,成本高,浪費大,效益較低。③個體育苗。個體育苗又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個人獨資育苗,通過投標競買、開發沙荒、租賃土地等形式,利用興辦其它產業盈利資金投入育苗生產。二是股份制育苗。通過技術入股、資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按照股份制形式育苗。這種方式彌補了個人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不足,集中力量,共同興辦,收益按股分紅。從經營體制看,廊坊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國有苗圃為龍頭,鄉村集體苗圃為骨干,個體育苗為主體,國家、集體、個人、合營一齊上,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市、縣、鄉、村四級育苗網絡。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種苗生產與造林用苗不相適應。最突出的問題是產種(條)率高于產苗率。由于良種種條價格較高,群眾急功近利思想嚴重,造成大部分苗圃的育苗方式是以產種條為主,一二級良種壯苗供不應求,大胸徑苗木緊缺。
(二)種苗質量監督管理與種苗市場不相適應,亂引、濫繁現象嚴重。由于種苗質量監督檢驗機構不健全,一些良種沒有經過鑒定就流入了市場,造成了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現象嚴重,給未來的苗木銷售造成困難,同時也會影響到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
(三)國有苗圃示范帶動作用差。由于國有苗圃管理體制僵化,加之長期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落后、人員素質不高,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難以發揮龍頭和骨干帶動作用。
(四)苗木品種缺乏競爭力。由于用材林、防護林苗木育苗方法相對簡單,苗木成活率高,見效快,成為了農村大部分群眾繁育的首選品種。但用材林苗木的應用對象主要是本地農村和周邊地區,不適宜大批量長途運輸,給苗木的銷售帶來了很大局限性。同時,由于樹種單純,也容易導致大面積的病蟲害發生。
(五)育苗常規技術普及率低,苗圃集約化程度不高。今年新發展的私營苗圃,經營人員原來從事的行業較雜,大部分沒有育苗經驗,加上又沒有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技術應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出苗率及好苗率均較低。
四、我市苗木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布局。
針對全市種苗發展現狀、特點及存在問題,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市種苗工作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
(一)指導思想。以全面提高種苗質量為中心,進一步優化布局,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貫徹落實《種子法》,強化種苗市場管理,搞好良繁體系、市場信息體系、質量監督檢驗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國有苗圃的龍頭和示范帶動作用,推進苗木生產的現代化、基地化和產業化,為全市及京津市場林業建設和綠化要求提供數量充足、品種對路、質量優良的種苗。
(二)發展目標。到××年,苗圃種植面積達到萬公頃,年產苗木萬株,基地供種率達到以上,苗木合格率達到以上,良種使用率達到,商品苗率達到以上,出圃苗木合格率達到以上,年創產值億元以上,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苗木繁育體系、科技支撐體系和市場服務體系。
(三)總體布局。根據全市各地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和綠化美化的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發展苗木生產,將全市劃分為三大種苗生產區:北部三河、大廠、香河三個市縣,土質比較好,毗鄰京津,應建立名優苗木基地、高效設施林業苗圃基地,滿足當地及京津綠化需求;中部廣陽、安次、永清、固安四個區縣,由于沙荒地和沙質土壤比較多,土壤較薄,本區域綠化任務較大,應以發展用材綠化苗木和經濟林苗木基地為主;南部霸州、文安、大城三個市縣,該地區地勢比較低洼,偏鹽堿土壤較多,應大力加強用材林、牧草、紫穗槐等苗木基地建設。
五、采取的主要對策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搞好行業服務。各級林業部門要站在市場前沿,學習和掌握先進育苗技術,廣泛收集各類種苗信息,通過舉辦各種技術培訓或電視講座,將新信息、新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和老百姓家中。市縣兩級林業部門要積極搞好林木種苗業的宏觀管理和行業服務,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出中、長期育苗規劃實施方案,做好苗木的宏觀調控,為造林綠化工作把好第一道關。
(二)以國有苗圃帶動輻射為動力,實現質量和效益雙提高。面對種苗市場“千帆競發的局面,國有苗圃要依靠自己的技術優勢、基礎設施優勢和信息優勢,發揮“龍頭作用,與粗放性生產的育苗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走“公司農戶的聯合路子,實現集團式發展和低成本擴張。
(三)搞好良繁和信息體系建設。一是盡快確立市級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并為其掛市里統一印制的“市級林木良種繁育基地標志牌,在新品種引進、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二是各區市縣也要在市級評選的基礎上,確定縣級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從而形成市縣兩級林木良種繁育體系,以加快全市林木良種繁育步伐,充分發揮基地的示范帶動作用。三是在抓好安次區葛漁城、固安南王起營、香河農業開發區、三河農業高新技術園區的同時,全面提升我市育苗的總體水平。四是建立種苗信息網絡,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配合省種苗站建成上下一體信息暢通的網絡體系,做到種苗生產和造林綠化的有機結合。
(四)建立健全種苗執法和質量監督機構。應把林木種苗執法工作作為種苗管理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一是深入貫徹《種子法》,嚴格種子生產和經營許可證的管理、發放制度,使每個種苗生產者和經營者都做到憑證生產和經營。二是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執法檢查和輿論監督,嚴禁不具備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林木種苗。三是建立市級和重點縣質量監督檢驗站,配備設備,培訓人員,層層把好質量監督檢驗關,杜絕假冒偽劣種苗用于造林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