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時間:2022-01-22 01:30:00
導語:一季度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季度我市各行各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經濟強市、創文化名城”要求,以加入世貿組織為契機,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全市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據統計局資料反映,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69.37億元,同比增長19.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51.53億元,同比增長42.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31.53億元,同比增長14.2%。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全市各級財稅部門繼續加大征管力度,增強執法剛性,大力組織財政收入,同時按照公共財政框架要求,科學安排好各項支出,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一季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一、財政收入預算執行概況
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平穩。全市財政總收入64657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2796萬元,增長30.6%,上劃中央四稅收入323779萬元,增長20.8%。市區財政總收入564877萬元,增長2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1729萬元,增長31.8%,上劃中央四稅收入283148萬元,增長22.6%。市本級財政總收入282273萬元,增長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4513萬元,增長20.2%,上劃中央四稅收入147760萬元,增長23.6%。
二、財政收入主要項目情況分析:
增值稅(25%)全市入庫6463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增收5126萬元。該稅1月、2月都是負增長,因3月“免、抵、退”全市調庫4.1億元,才呈增長態勢。剔除調庫因素,實際征收入庫則比上年減少5124萬元,作為杭州傳統支柱產業的化工、紡織和機械、交通運輸同比分別下降60%、44%和10%。該稅減收的主要原因有:1、增值稅各項退稅(如:先征后退、匯算清繳結算退稅、減免退稅,不包括出口退稅)大大增加,同比增退1.83億元。2、跨年度緩繳入庫因素較大。上年同期有1.36億元,屬緩繳入庫,今年無此因素。盡管增值稅整個收入情況不樂觀,但卷煙、建材等行業入庫的稅款較上年還是增加不少的,卷煙入庫1.62億元,同比增加4602萬元,主要是煙廠近年來不斷調整產品結構,逐步提高甲類卷煙比重,增加銷售收入,從而使入庫增值稅增幅較大。建材行業入庫增值稅5512萬元,同比增加2607萬元,增長90%,主要是我市固定資產投資額不斷加大,特別是基本建設和房地產業的投資力度的加大,促進了該行業稅收的增加。消費稅全市完成49546萬元,增長70%,增收20409萬元,主要是杭州卷煙廠自去年6月卷煙消費稅政策改變,計稅價格提高以及產品結構調整等因素,使得入庫稅款增幅較大,增長89.4%。下降因素有:中策橡膠去年入庫375萬元,今年無;春絲麗同比減少285萬元。營業稅全市完成98836萬元,增長29.4%,增收22438萬元。主要是縣(市)、區增幅較高,分別增長44.5%和50.6%,市本級僅增長8.2%。增收主要來自銷售不動產、建筑和服務三個行業。原因:1、我市房地產業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市場逐步規范,產品結構呈現多元化,由普通住宅為主,向以辦公用房、商業用房、郊外別墅、排屋及旅游景觀房產等多樣化格局發展。隨著區劃結構的調整,城市規劃的不斷完善和跨江戰略的實施,我市房地產業的發展前景更為廣闊,房地產業持續穩定的發展使稅收也相應得以穩步增長。一季度我市沿江各區及蕭山、余杭區入庫房地產營業稅7055萬元,同比增幅達128.2%。2、進一步加強對建筑行業特別是外來建筑企業的管理,運用計算機實行項目控制,從源頭上加強稅收征管,成效顯著。一季度杭州建筑企業管理站入庫營業稅5351萬元,同比增收980萬元。3、隨著文化名城、旅游西進口號的打響,極大地推動了我市旅游、餐飲等服務行業的發展,一季度來自旅游、旅店、餐飲的營業稅同比增長18.1%。4、加強稅款催報催繳力度,一季度緩繳稅款入庫增加1683萬元。金融保險、郵電通信和交通運輸營業稅共減收2986萬元,主要是這三個行業緩繳稅
款的入庫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企業所得稅(地方部分)全市完成50455萬元,增長21.7%,增收8993萬元。增收主要原因有:1、加強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管理,此因素增收4303萬元;2、地稅局查補稅款入庫4638萬
元,同比增收3684萬元,其中萬向集團1788萬元,市本級查補區屬企業入庫469萬元;3、地稅部門清理欠稅入庫4520萬元,其中陳欠1179萬元;4、繼續做好鄉鎮集體及私營企業所得稅的帶征工作,使入庫稅款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減收的原因主要是一季度提退8865萬元,同比增加退庫4642萬元。增收較多的企業有:正大青春寶同比增收1000萬元、肯德基增收1100萬元、省電力工業局增收2461萬元,減收較多的企業有:杭州卷煙廠同比減收6098萬元,下降67%。主要因去年下半年煙廠內部機構設置進行調整,原獨立核算的卷煙調撥站和利群
銷售公司兩家商業企業并入煙廠核算后,商業的利潤直接沖抵主廠的虧損額,且因卷煙消費稅政策調整,煙廠的消費稅稅負增長,導致利潤減少,所得稅相應減少。娃哈哈保健品有限公司同比減收896萬元、UT斯達康減收852萬元、西子奧的斯減收812萬元。個人所得稅(地方部分)全市完成27197萬元,增長43.8%,增收8283萬元。增收的主要原因除工資薪金增長帶動稅款增長外,我市各級地稅部門不斷加強對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的管理工作,保證了稅款的穩定增長。具體因素有:1、個人所得稅手續費、業務費取消提退增加入庫1325萬元;2、定額調高增收702萬元;3、稅款查補入庫增收362萬元;4、由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企業分紅及股權收益增加,增收1055萬元,其中UT斯達康補繳2001年股權收益個人所得稅680萬元。農業四稅全市完成3117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倍,其中耕占稅增長4.8倍,增收9557萬元,主要是去年底耕占稅因手續問題尾欠,在今年入庫;其次是城市擴大、新城建設征用了大量土地,也使得耕占稅增收較多。分地區看,市本級、蕭山、余杭增收較大,分別增收3687萬元、4452萬元、2219萬元。契稅增長50.3%,增收6454萬元(增幅較高的有:土地契稅、商品房契稅、交易房契稅)。增收原因:1、一系列激活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使本市房地產交易持續穩定發展,出售商品房契稅1-2月入庫增收2000多萬元;2、大批企業改制,牽涉到不動產的轉移,契稅入庫增收約1000萬元;3、土地招標拍賣手續在去年底結束,稅款在今年入庫,同比增收2500萬元。增收較大的地區有:市本級、余杭區和臨安市,分別增收5733萬元、587萬元和495萬元。罰沒收入全市完成6397萬元,增長44.2%,增收1962萬元,其中拱墅區增收1152萬元,主要是大量農村違房處理罰款集中在今年入庫。
三、財政收入預算執行的特點分析
1、全市財政收入執行情況較好。1—3月全市財政總收入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0.4%、19.8%、25.5%,其中增幅較高的有:蕭山區、上城區、余杭區,分別增長54.7%、44.3%、34.2%。地方財政收入增幅高于上劃中央四稅10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中增幅較高的也是:蕭山區、上城區、余杭區,分別增長74.1%、60.8%、57.9%。上劃中央四稅中增幅比較領先的是蕭山區。各區、縣(市)中只有一家低于上年同期。2、股份制經濟比重有增有降,涉外經濟比重有所下降。一季度地稅部門報表反映,來自第三產業的稅收仍占主導地位,來自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稅收在收入中的比重繼續提高。一季度第三產業的稅收入庫152912萬元,同比增幅為26%,占全市稅收收入總額的64.9%(去年占全市稅收收入總額的66%)。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累計入庫94782萬元,同比增長51.6%,所占比重由去年34%提高到今年的40.2%。根據國稅部門資料反映,一季度增值稅收入,私營經濟、國有經濟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分別增長了2.5和1.8個百分點,股份制經濟、涉外經濟和集體經濟則分別下降了9.6、2.6和1.8個百分點;企業所得稅收入,股份制經濟、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分別增長了4.1、1.8和0.9個百分點,涉外經濟和私營經濟則下降5和0.4個百分點。
四、財政收入趨勢分析
1-3月以來財政收入執行情況尚好,但從預測全年財政收入走勢看,形勢還是很嚴峻的。在連續多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今年增長已現乏力跡象,主要表現在:1、企業所得稅進度完成不理想,地稅部門完成的收入與省局下達的計劃相比,要短時間進度5個百分點;國稅部門征收入庫的所得稅,同比下降了23.1%,缺口3165萬元,短時間進度2.4個百分點。2、對地方稅收影響較大的行業——交通運輸業(含郵電通信業)增收乏力,一季度地稅部門入庫稅收14454萬元,同比減收1848萬元,下降14.7%。據國稅方面預測分析:1、去年杭州市新辦外資企業483家,出口額的快速增長使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稅額也大幅增加,將直接影響全年增值稅的入庫數;2、卷煙消費稅計稅方式的變化,一方面使消費稅的稅負上升,增加消費稅收入,另一方面也將影響煙草行業的利潤,減少所得稅的入庫;3、去年一季度所得稅就地預繳的政策變化,使上年同期所得稅增加4500萬元。這主要集中在電信、金融保險及部分證券行業,今年無此因素。
五、財政支出情況分析
今年一季度,全市、市區、市本級財政支出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別為58.3%、65.1%、114.2%。支出增幅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貫徹執行中央二次調整收入分配政策,落實兩年一次行政事業單位人員正常晉級、執省市崗位補貼、通訊費等翹尾巴因素;二是各級財政部門先后成立了會計結算(核算)中心,加快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撥款進度,同時減少了中間環節,簡化了操作手續(如市會計結算中心原來預算內資金每月由單位向中心報用款計劃,中心再向財政局國庫支付處申撥資金,現改為中心按照預算進度直接申撥);三是從3月1日起,午(誤)餐補貼由每人每月5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00元相應增加了部分款項的支出;四是分別兌付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建設經費和管理經費13681萬元,去年同期僅支出5000萬元。分項目來看
1、科技投入支出323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倍,其中:科技三項費用支出2382萬元,比上年增支1765萬元,主要是撥付上年省補西湖電子集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經費1250萬元,其次是下城、拱墅分別支出179萬元和319萬元,上年同期沒有發生。科學事業費支出85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8%,增支260萬元。2、企業挖潛改造資金支出994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4倍,其中:杭州市區支出9328萬元,主要是用于杭州橡膠(集團)公司、杭州前進齒輪箱等集團公司、中糧美特容器有限公司等技改財政貼息支出,市本級一季度用于技改貼息資金為1411萬元;其次是蕭山區用于支持78個單位87個項目的重點工業貼息2079萬和欠發達鄉鎮新辦工業項目貼息支出。3、農林水及支農支出1027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2%,其中:杭州市區支出579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蕭山區比上年同期減支1273萬元,主要是去年同期有省補標準堤塘建設經費1000萬和支持農口龍頭企業貼息經費460萬,而今年沒有此項支出;余杭區比上年同期增支1499萬元,主要是用于支持繞城綠化建設支出。4、城市維護費支出4833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倍。其中:市區支出46081萬元,增幅1.73倍,增支原因主要是市本級財政用于歸還貸款11700萬元;蕭山區支持市政園林綠化建設5000萬元和蕭山開發區基礎設施2000萬元;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用于支持高教園區等道路設施支出8072萬元。5、其他事業費及其他支出3947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2%,增支原因除翹尾巴工改因素外,主要兌現省政府政策"兩保兩聯(掛)"獎及各區、縣(市)政府考核獎增支以及分別兌付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建設經費和管理經費比上年同期增支8681萬元。其次是用于支持環湖南線景區建設和處置杭州中閩大廈遺留問題等項支出。減支的項目主要有:基本建設支出、排污費支出,分別下降23.8%和90.3%,主要是項目用
款進度較慢。
六、當前財政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盡管一季度總的收入形勢比較樂觀,但全年財政收入形勢嚴峻,前幾年的高速增長特別是所得稅改為中央、地方分成收入后,對今年的財政總收入的影響在所難免,應引起高度重視。2、支出盤子越來越大,且增幅大大高于收入,因此財政資金供應緊張問題將日益突出。
七、對策建議
1、繼續加強稅收征管工作,加大依法治稅力度。實行地稅屬地征收,減少無序競爭,夯實稅基;對重點稅源加強調查研究并實行監控跟蹤,提高稅收分析預測的質量,增強組織收入的前瞻性和主動性;開展各項稅收專項檢查,堵塞征管漏洞,加強欠緩稅管理;采取多種措施,大力組織收入,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
2、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控制支出增長。隨著我國加入WTO,政府要切實轉變觀念,取消與WTO規則不相符的財政補貼和其他支出,按照公共財政框架要求,優化支出結構;不斷完善市級機關事業單位會計集中結算中心工作,加快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步伐,加強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倡導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