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才是硬道理--珠海改革開放23年
時間:2022-01-23 07:14:00
導語:發展才是硬道理--珠海改革開放23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珠海,這個昔日落后的邊陲小城,在祖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3年以來,堅
持貫徹鄧小平同志的"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論,逐步建立成為以工業為主,商
貿、金融、旅游、房地產、信息、運輸、農漁等各業為輔的綜合性外向型經濟
格局的地區性城市。
珠海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出海口的西岸,瀕臨南海,南接澳門,東與香
港、深圳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發達,管網齊全,基礎設施配套
完善。京珠高速公路和中國沿海快速干道均連接珠海;現代化的機場連接內地
幾十個城市,在水運方面更有九洲港、高欄港等國際港口為國際商務交流提供
了便利的渠道。
改革開放以來,珠海市國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珠海市政府以"兩大辦
一加快"為發展的基本思路,大辦實業經濟,提升經濟結構質量;大辦"大學園
區及刊物機創新海岸",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加快珠海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進程。
珠海的發展目標建立在"三基地一中心",即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把珠海建成以
信息技術餓龍頭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有較強吸引力的產學研基地,高附
加值的產品出口創匯基地,成為有較強輻射力和吸引力、環境優美、經濟繁
榮、秩序優良、文明富庶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珠海人民能夠很好利用其優越的地理優勢,吸引外商,引進外資,在招商
引資方面工作成績不俗。到目前為止,珠海有外商投資企業共6597多家,其中
包括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2002年全年新簽約項目704個,同比增長了8.98%,
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3.2億元,同比增長了87.7%,實際利用外商投資
6.98億元,同比增長了34%。突出產業招商,加強招商方式的針對性,外資逐
步西移;大量外資企業扎根珠海,紛紛增資擴產,是去年全市招商引資出現的
三個亮點。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珠海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占珠海經濟總量的
近70%。
珠海市環境優美,風光秀麗,在旅游業和環保事業蘊涵著巨大的潛力,
取得顯著成效,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國
際航空博覽會、國際汽車賽已成為吸引國內外旅游客的新亮點。珠海還榮獲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示范城市",聯合國"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
范例獎"等殊榮。2002年珠海旅游業形勢喜人,全年累計接待過夜旅客493.95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2%,全年旅游總收入(測算值)91.17億元,比上年
增長16.2%。珠海成功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為海內外投資者創造了一個
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農業是經濟之本"。珠海市農業自然資源豐富,有25度以下的緩坡山地
1.73公頃,水深2米以下的淺海和潮間帶灘涂8.67萬公頃,農業人口達21.7萬
人。農業已基本實現了由以種養為主向二三產業并舉的轉化,以興建一批農
產品貿易、批發市場為標志的農村流通體系日漸完善。可以預見,隨著珠海
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珠海農業的明天會更美好,成績更輝煌。
"百年大計,教育為重"。珠海在發展各種產業經濟的同時,不忘支持科技
文化建設,興辦大學校園,培養各行各業需要的高級人才,其中有著名的中山
大學珠海校區。同時還引入全國名校來珠海創辦軟件研發基地,大學園區--科
技創新海岸已經形成。
"發展才是硬道理"--今日的珠海人深深地體會到這一理論的合理性、正確
性,在她的引導下,珠海人勵精圖治,艱苦創業,經濟發展石頭迅猛,經濟增
長速度和經濟運行質量同步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人民生活繼續得到
改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正確理論的指導下,珠海經濟將得到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