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監獄代表團赴歐考察印象(二)

時間:2022-02-20 11:30:00

導語:江蘇監獄代表團赴歐考察印象(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江蘇監獄代表團赴歐考察印象(二)

告別了意大利,我們輾轉來到了瑞士,徜徉在日內瓦湖畔,我們不禁聯想起多次在這里召開的國際人權會議。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多次打著保護人權的幌子,大肆歪曲我國的人權狀況,干涉我國內政。而我國政府也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了他們的陰謀。因為這個原因,我國的監獄工作和罪犯的人權保護,被推到了國際人權斗爭的最前沿。

在到達處于人權會議中心所在地——日內瓦之前,我們就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這個恪守中立、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里,監獄的行刑狀況如何呢?

我們按照事先的約定,來到了日內瓦州的桑德龍監獄。走進監獄,隨處可見的現代氣息深深地吸引著我們。

主持全面工作的副監獄長沙瓦利先生在大門口迎接我們,與值班警察一起為我們換證。

這所監獄建于1977年。無論從監獄建筑的科學性,還是從設施的先進性來看,桑德龍監獄都是瑞士先進監獄的代表。監獄建在瑞士與法國的邊境上,皚皚白雪的法國山脈環繞在監獄的四周,放眼望去,猶如置身于法國之中。

監獄的整體建筑布局呈放射狀,這與意大利的監獄基本相同。監獄建有7米高圍墻,墻上架著高壓電網,沒有崗樓,內外側均有巡邏通道,并布滿著密密麻麻的攝像探頭,墻內重點部位建有犬室,以便于警犬在內通道巡邏。監獄外圍沒有任何建筑,但仍然豎立著鐵絲網圍欄。這些都與意大利諾沃監獄有顯著不同。

在外巡邏道上有一個欄桿式電動大門,這是進入監獄的第一道關口,武裝警察24小時在此把守。所有人員和車輛在這里接受檢查,領取證件。門上雨棚下裝有兩只凸面鏡,值班人員坐在值班室內即可觀察大門兩邊的動靜。現代與古老在這里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第二道門才算是監獄真正的大門。此門沒有警察把守,完全靠電視監控,這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不過,任何人員進出監獄都必須進過內外兩側的門衛,而這兩處門衛雖然與圍墻大門相距較遠,且錯開排列,但視野開闊,完全可以對圍墻大門實施有效監控。

桑德龍監獄工作人員辦公區設在監內,辦公樓與監舍樓連為一體,監內警察一律著黃色短袖襯衫,無任何警察標記,與監外看管大門的武裝警察形成鮮明對比。

在辦公區的二樓會議室里,沙瓦利先生一邊播放幻燈片,一邊如數家珍般地向我們介紹監獄各方面的情況。

瑞士的獄警屬于國家警察編制,享有高于其他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一般獄警錄用必須是年齡在25周歲以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過3年以上社會工作經歷的本國公民,經過公開考核選拔后,再經過16個月的專門培訓,方可上崗。

桑德龍監獄關押的全部是未經判決或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囚禁對象,總數有270名,其中,81.45%是外國人,阿拉伯和非洲人最多,其次是歐美人,也有少數亞裔人。他們有的在這里僅關押幾天,有的則有很長時間。

監獄把高度危險的犯人與一般犯人分開關押,分高、低兩個警戒區域。剛入監的犯人先在高警戒監區觀察3-4天,初步確定其關押區域。此后每個犯人有一個月的自我反省時間,再通過分類測試,最終確定關押地點。

監獄辦公自動化程度很高,凡是警察工作的場所均配備電腦,并聯網運行。信息處理有專門的管理軟件。各種報警信息均能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

即使這樣,沙瓦利先生仍反復強調,在所有的防范設施中,最重要的還是人的防范,因為再好的設備仍然需要人來操作,人的因素在任何時候都是第一位的。

桑德龍監獄有著比較完備的管理制度。在這里,外來人員進出必須接受嚴格的審查,經過多次通報、得到獄方準許后,方可入內;即使是監獄工作人員,在進入監區前,也必須把手機、傳呼機等通訊設備放在監獄指定的箱柜里,換上監獄專門配置的尋呼機,否則,任何人不得入內。

在獄警辦公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立有罪犯違禁品陳列櫥窗,意在時刻提醒監獄工作人員,嚴防違禁品流入監區。

所有這些,都反映出桑德龍監獄是一個有著良好的監管警戒設施和先進管理理念的現代監獄。

這里的罪犯號房也分單人間和三人間,室內有衛生間等生活設施,每個樓層都有健身房,罪犯平均每兩天會在那里鍛煉一次;這座大型的白色建筑是罪犯的室內體育場,經過申請,罪犯每周可以前去活動兩次。

具有其他文娛特長的罪犯在這里也有充分展示藝術才情的空間,琴房給小樂隊的罪犯提供吹拉彈唱的良好去處,走廊墻壁則成為美術愛好者抒發情感的畫板,這一幅幅精美的壁畫均出自犯人之手。

每幢監舍樓都有罪犯醫療室,全天24小時都有醫務人員值班。在州立醫院設立一個罪犯專用病區,病區內的設施完全按監獄要求設計,由州監獄管理部門配備警察看管,各個監獄將需要住院治療的罪犯送往那里就診。

瑞士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多語種、多信仰的國家,關押的犯人又大多是外國籍罪犯,為尊重不同教種的信仰習慣,桑德龍監獄不僅為信仰基督教的罪犯提供做禮拜用的教堂,而且還為穆斯林罪犯定期請來阿訇主持禱告儀式。據介紹,每年的12月,穆斯林度齋月,監獄便改為夜間做飯,以尊重穆斯林罪犯在齋月中太陽落山后才能吃飯的風俗習慣。

瑞士法律規定罪犯必須參加勞動,但勞動是習藝和職業訓練性的。在桑德龍監獄,監獄根據罪犯的申請,安排罪犯參加其感興趣的勞動,譬如:刷油漆、做木器、洗衣服等。罪犯每天勞動5個半小時,可以獲得15.5瑞士法郎的報酬。這里也搞勞務加工,如將舊電腦、舊傳真機分解成零部件返還工廠。

根據女性罪犯個人興趣愛好,監獄安排其做一些縫紉、制作工藝品、做面包等適合女性的工種。這些柜子里有女犯們存放的雞蛋、面粉、調料等,她們可以用來做自己喜愛的食品。有趣的是,在罪犯勞動的時候,監獄管理員——無論是獄警還是指導罪犯勞作的社會志愿者,都要和罪犯一起勞動。這無論在東西方都應該說是一個少見的現象。

此外,監獄還根據罪犯個人需求,每周安排一次社會志愿者來監給罪犯上課、做心理咨詢、接受罪犯刑滿就業求助等。

盡管桑德龍監獄有著非常完備的現代化監控系統,但是,這些監控系統只能作用于罪犯生活、勞動等公共場所,不能使用于罪犯個人生活空間,即使是監舍走道也不可以,否則就被視為侵犯人權。在每個罪犯宿舍的門上,都有一個含有磁性的鐵質罪犯姓名牌,正常情況下正面向外,遇有來賓參觀等特殊情況,姓名牌號則被翻上去,使外人無法看到罪犯姓名。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桑德龍監獄尊崇人權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也是先進的,讓我們感到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正如于愛榮團長在答謝宴會上所說的那樣——“瑞士監獄工作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