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社會實踐報告
時間:2022-07-12 11:23:00
導語:旅游局社會實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學院領導、老師:
您們好!我是文理學院級漢語言文學本科班學生黃宇,我利用暑假有限的時間,在本市旅游局進行社會實踐。此次社會實踐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社會實踐,我初步對都江堰市水文化、道教文化、歷史文化、自然資源、旅游產品、管理體制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如何深度挖掘都江堰水文化資源、青城山道教文化資源,并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旅游文化內涵,提高旅游業的品味和檔次,促進旅游經濟社會的全面方展是我此次社會實踐的重點。以下是我通過社會實踐對都江堰市水文化和道教文化的一些了解和粗淺的想法。
一、都江堰市文化旅游發展現狀
都江堰自古以來就是旅游勝地,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把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首要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大力加以培植。年,國務院批準都江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城山-都江堰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年,都江堰市被批準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年,都江堰-青城山又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在文化旅游發展上,都江堰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在水文化方面。都江堰是中華水文華的搖籃,世界水利科技和水文化的明珠,它本身就是集中國古代文化、水利、科技和人文精神為一體的水文化景觀,圍繞水文化,近年來,新建了水文化廣場、松茂古道恢復、李冰父子雕像、秦堰樓、南橋、禹王宮、自然與文化陳列館、堰工道等,加上原有的二王廟、伏龍觀、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索橋等,形成了十余處的水文化系列景觀,年成立了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將以上景觀進行了全面整合、原創:系列開發,完整的展現了都江堰的全貌。在水文化內涵的挖掘上,恢復了清明放水節、李冰誕辰節,定期舉行李冰巡江仿古祭祀表演等活動。
(二)在道教文化方面。青城山是道教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道教思想的形成、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文化是緊密相聯的,青城山道教除占據十分明顯的地域特征外,它的思想、音樂、武術、氣功、飲食和養身之道等都有著十分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近年來,都江堰市在挖掘道教文化,使宗教與旅游更加緊密結合上面作出了積極有益的嘗試。一是積極引導道眾鉆研道教思想、文化、道法,繼承豐富和弘揚道教文化;二是對道教音樂進行收集、整理,不定期的把道教儀式、道教音樂向游人展示;三是成立了青城武術館、青城茶藝室等,經常性的向游人展演青城武術、青城茶道等,四是舉辦道教文化節、青城登山節、青城老君節等大型節慶活動,全方位展示道教文化魅力,達到以文化促進旅游、以旅游傳播文化的目的。
二、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一)存在的問題
⒈目的地形象模糊
都江堰有極高的知名度,但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江堰只是一個古代水利工程,一個“水壩”,不知道奇特“水壩”所積淀的豐厚的人文底蘊,更不知道道教名山青城山就在都江堰市。公眾對都江堰市旅游形象認知度差,目的地形象模糊。
⒉挖掘力度不夠
整體來看,挖掘力度太小、開發水平較低,效果不佳。就節慶活動來說,現已推出了清明放水節、老君文化節、李冰誕辰節、青城登山節、道教文化節等,但這些活動,有些產品老化,有的開發水平低、有的吸引點不夠、有的規模小,并未為旅游經濟發展帶來強力推動。它們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未能得到足夠的可視、可摸、可聽、可賞的“物化”表現,旅游者難以得到形形色色的欣賞、感受和體驗。產品化、市場化程度還很低,對游客的吸引力較弱,缺乏具有市場震撼力與牽引力的水文化和道教文化旅游精品。
(二)措施
⒈對都江堰市來說,應該立足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等重量級資源,進一步整合、挖掘全市地自然人文資源,打造與旅游名城相配地具有震撼力的旅游精品,豐富都江堰市的旅游產品結構,以水文化、道教文化、自然山水風光為核心,把文化與自然風景融為一體,通過進一步整合資源,改變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樹立文化旅游名城的品牌和形象,把都江堰市建成能滿足游客游覽觀光、求知娛樂、修身健體、休閑度假等多重需求的中國西部休閑度假第一城。
⒉水文化發掘上
都江堰市是和水聯系在一起的。水成為休閑都江堰、生態都江堰、文化都江堰的不竭源泉,旅游者來都江堰市,不但是觀水、玩水、戲水,更能夠在一個水的世界中閱讀水的歷史、感悟水的靈性、感受水的魅力。因此,要聚力量、成共識、樹形象、整資源、出新品、改面貌、建成“西部水都”,讓游客充分親近水、接觸水、感悟水。
二是進一步打造清明放水節。放水節是水文化中最具感染力的一項活動,最淋漓盡致地演繹水的主題,也最具參與性,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要深度挖掘,使清明放水節真正成為都江堰水文化主題的重頭戲;
此外,還可以做足水的關連文章,比如橋、船等。已經有知名度的南橋、安瀾索橋等都是都江堰市的象征之一,還可以新建橋、船來表現水文化主題。
⒊道教文化發掘上
道教文化是都江堰文化的一大特色。青城山的道教文化決不僅僅局限具有年的悠久歷史和上清宮、天師洞、建福宮等道教宮觀,需要進一步打造道教文化的旅游精品,深層次發掘道教文化的深邃內涵。
一是要綜合道教的人文景觀來開發青城山的自然景觀,給青城山自然景觀注入道教的人文意境,進一步拓展青城山景區,大大提升都江堰-青城山旅游資源的品級;
二是深度挖掘、弘揚青城武術。青城武術是我國一支重要武術門派,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將武術作為一個旅游產品進行打造,既能備受國內外游客的關注和親睞,也能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是進一步挖掘道教養身文化。道教全真派講究素食,注重修性養生,都江堰應結合道教的養生思想和理論以及當地的長壽歷史,創辦出“重陽養生節”之類的節慶活動,開發康健體療旅游,打造特色專項旅游產品;
此外,道教音樂、道教膳食、道教儀式、道教旅游商品、道家茶、道教藝術品等。都有待進一步挖掘和開發。
特此報告。
實踐人:黃宇
實踐單位:都江堰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