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鄉奶牛養殖基地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10-19 05:42:00
導語:鄉鎮鄉奶牛養殖基地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綠色乳業培育新興產業—對xx鄉奶牛養殖基地建設情況的調查
一、基本情況
xx鄉奶源基地始建于2004年7月,是xx鄉與三色鴿乳業集團合資建設的項目,基地包括養殖小區、奶站、奶牛專業村、飼料廠、交易市場等建設設施。奶源基地中心區位于xx鄉上莊街南部、四趙路東側,占地面積110畝,現有牛舍13座,存欄成年奶牛200多頭,日產鮮奶近3噸,年效益80萬元以上。目前奶牛養殖小區一期工程已正常運轉,二期工程即將峻工。上莊奶源基地已初步成為我縣集奶牛養殖、牛奶銷售、奶牛交易、養殖信息服務于一體的畜牧業發展龍頭。
二、主要做法
1、堅定發展信心,緊盯項目線索
該鄉立足奶業正處大發展時期且我縣乳業尚屬空白的實際,緊緊抓住奶業這一朝陽產業不放松,主動出擊,運作項目。一是遠赴蒙牛奶業考察論證。鄉主要領導帶領畜牧辦人員和部分村支書趕赴內蒙古蒙牛集團本部、蒙牛集團焦作乳業基地等地參觀學習,詳細了解管理人員及飼養戶有關情況,拿出了上莊建設奶源基地的可行性分析報告,提交班子會討論,組織鄉村干部及群眾座談會商議。二是近到周邊縣市奶站考察。組織養殖意向戶到鎮平、宛城區西洼村、社旗縣生態農業示范園等附近奶站考察學習,激發其養殖奶牛的熱情。三是邀請縣內奶牛散養談體會。鄉畜牧辦人員登門走訪本縣范圍內的奶牛散養戶,講鄉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及優惠措施,并邀請其與xx鄉養殖意向戶座談交流,90%以上的養殖戶和意向戶認為上莊興辦奶業切實可行,樂意加盟。通過綜合國際國內奶業形勢,結合我鄉的養殖優勢,經反復調查論證,從而堅定了大力發展乳業的信心和決心。2、注重宣傳引導,整合既有資源
一是印發資料宣傳。該鄉組織黨政辦、畜牧辦人員綜合各方面資料,將國際國內奶業形勢、我縣發展奶業的機遇條件、傾斜政策以及牛奶的功效等有關內容編印下發,廣泛宣傳,達到家喻戶曉。二是深入重點戶宣傳。鄉畜牧辦人員幾次三番到縣內現有奶牛養殖戶家中做工作,使全縣范圍內80%以上的奶牛養殖大戶落戶上莊,使上莊奶源基地從無到有到100多頭的發展規模,促進了全縣范圍內現有奶牛資源整合,對解決資金瓶頸、縮短發展周期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依托典型宣傳。對第一批入駐的奶牛養殖戶,鄉畜牧辦跟蹤調查,每周評出一戶明星戶,在小區黑板報上登記投入與產出,對全年效益前三名的開會通報重獎。同時,組織意向戶到小區參觀,請養殖明星戶現身說法,引導意向戶轉為養奶牛。田莊村樊群樂原在小區養皮雜牛,通過觀察發現養奶牛效益更好,就很快轉為養奶牛,現養奶牛13頭,月收入超5000元。
3、創新建設機制,實現良性發展
該鄉在奶源基地建設上,從解決機制入手,確保了奶牛產業的發展活力。一是投入機制堅持市場運作。堅持“誰受益、誰投資”原則,充分發揮養殖戶主體作用,奶牛養殖基地的牛舍、土地、設備全部由個人投資,政府僅在政策上予以傾斜,貸款上給予協調。二是養殖戶選擇堅持以農戶自愿為主。不搞強迫命令,不提過高要求,按照“一會、一有、一自愿”(會養、有錢、自愿發展)的原則篩選農戶,自愿發展。三是基地管理堅持標準化運作。實行“六統一、一分散、一封閉”,即統一飼料供應、統一防疫、統一冷配、統一上機擠奶、統一結算奶款、統一處理糞便發展沼氣;分散飼養,封閉管理,使奶牛的產奶水平穩步提高,牛奶質量有了可靠保證,奶牛養殖戶效益實現了穩定增長。
4、強化生產服務,擴大群體規模
一是信息服務。鄉畜牧辦訂閱《中國奶牛養殖》雜志,并及時上網查詢奶牛購銷信息、牛奶價格漲幅信息,編印成奶牛養殖簡報,定期發給養殖戶供參考。2005年鄉畜牧辦根據網上查到的信息,三下山西實地考察,為養殖戶購牛80多頭,幫農戶節省資金3萬余元。二是技術服務。與美國農標普瑞納公司簽訂技術指導合同,每季度專家為養殖戶開辦技術講座一次,并適時傳遞疫病防治、季節飼喂要點等技術資料;聘請山西涇縣奶牛養殖專家郝世厚到奶源基地養殖戶中把脈問診,糾正奶牛養殖戶的不良習慣;定期不定期請獸醫站技術人員到基地巡回檢查,聯合會診。先后共為養殖戶聘請縣市以上專家8人次,舉辦技術輔導講座20多期,編?。ǔ霭鍒螅┠膛pB殖信息資料80多期,使全鄉奶牛養殖保持了較高水平。三是協調貸款服務。發展前期,積極爭取世行、亞行貸款,采取重點發展奶牛、資金封閉運行的辦法,支持養殖戶購買奶牛發展奶業。發展后期,積極與信用社協商,創新貸款機制,由奶牛養殖戶3—5戶結成信用聯合體,自愿以自己的奶牛、牛奶、固定資產相互擔保,信用社則為養殖戶每頭奶牛提供5000元的貸款。目前該鄉已先后為奶牛養殖戶協調貸款100多萬元,使農戶多購進奶牛100余頭。
三、主要成效
1、探索出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民增收的新路子。xx鄉奶源基地的奶牛規模養殖,在全縣首開先例,在全市屬于起步早、機制好、發展前景好的典型。進駐基地養殖奶牛的13戶農戶,有下崗職工,也有打工返鄉農民,他們通過養奶牛,月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高的超萬元。
2、廣大干群的科技意識明顯增強。在奶牛養殖上,堅持依靠科技的力量,在疫病防治、日常管理方面取得了成功經驗,基地奶牛養殖水平居全市前列,單頭奶牛日產奶量穩步上升。象奶牛聽音樂已在全鄉傳為美談。通過奶牛養殖戶的示范帶動,廣大農民科技種田、科技興牧熱情高漲,良種、良法推廣已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認可,學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已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
3、畜牧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上莊奶源基地作為我縣知名的優質奶牛養殖基地和全鄉畜牧業發展龍頭,其輻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奶牛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整體競爭力日益增強,步入了集養牛、市場交易、產品銷售、飼喂服務為一體的畜牧產業化良性發展軌道。目前,全鄉已建3個飼料加工廠,引進一個知名品牌“廣牧飼料”。同時,還吸引了湖北、福建等地客商前來看牛、購牛,鄧州、唐河的20余戶養牛戶前來進行入駐園區洽談,周邊鄉村100多農戶紛紛轉行養奶牛。四、幾點啟示
1、必須因地制宜,咬定發展不放松
區域產業的興起和壯大,必須立足資源優勢,打造特色品牌,持之以恒發展。xx鄉奶源基地建設從一開始就堅持從實際出發,在考察論證階段,先后三次組織人員到內蒙古、山西、焦作等奶牛養殖區考察,并深入我縣養殖戶中實地了解座談,經過班子會和鄉村干群會10余次的反復討論才最終確定下來。在確定發展之后,該鄉克服了資金難籌、技術生疏、養殖戶難找、場地難選等難題,認準發展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抓落實,從而使奶源基地的建設初具規模,效益喜人。2、必須創新機制,加快發展擴規模
發展特色產業,必須抓好機制創新,用新機制激發內在活力,推進產業良性發展,實現規模擴張和效益提升。xx鄉在奶源基地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機制創新問題,并貫徹始終。尤其是探索推行了投資業主制、承貸還貸制、運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等措施,為畜牧產業化發展創出了新路子。3、必須轉變職能,助推發展上水平
農村工作的新形勢要求各級政府的職能必須更多地體現在服務上。要培育新興產業,只有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實現全方位服務,才能取信于民,凝聚合力,促進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xx鄉在奶站建設上,急農戶之所急,想農戶之所想,沒技術聘請技術員,沒資金協調貸款,信息不暢提供信息,為養殖戶三下山西買牛、積極推進與三色鴿乳業的密切合作等,都體現了黨委、政府強烈的服務意識和發展愿望。4、必須擴大開放,借力發展增后勁
擴大開放、借力發展是一個區域擴充產業優勢、提升產業層次的有效途徑。xx鄉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畜牧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以開放促發展,備足發展后勁。在基地的發展上,一是借蒙牛、三色鴿的品牌優勢,在全縣打響了上莊乳業品牌。二是借普瑞納公司的技術優勢,彌補了技術不足。三是借縣內資源優勢,積極整合,迅速擴大了群休規模。如果沒有開放的理念,敢于借力發展的氣魄,xx鄉奶源基地建設只能是紙上談兵,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