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28 02:29:00
導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石,是我們黨對各類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實施領導的依托,是黨開展一切活動和從事一切工作的基礎。沒有黨的基層組織,廣大黨員就無法組織起來,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就無法貫徹落實到廣大人民群眾中。近幾年來,黃石市著眼于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把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同提高黨的領導和執政能力有機地統一起來,使黨的基層組織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領導和保證作用。
把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有機地統一起來
實行目標責任制,強化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領導。層層建立基層黨組織建設責任制,形成“黨委書記帶頭抓、分管領導重點抓、組織部門具體抓、職能機構配合抓”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格局;采取領導掛點聯系、黨建創新項目化管理、試點工作目標化管理等方式,有效加強了對基層組織建設的指導。
圍繞“第一要務”抓黨建,使基層黨組織在服務大局中有作為。在農村,黃石市廣泛開展了黨員帶頭建基地、建公司、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建雙帶”活動,13000多名黨員積極帶頭建立了80多個示范基地和服務公司,共網絡了近40萬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在企業,黃石市把服務改革發展作為黨建工作的著力點,使黨員成為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頂梁柱”、“主心骨”、“帶頭人”。
以“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為目標,不斷拓寬基層組織建設的領域。堅持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由農村向城市社區延伸,由國有集體企業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延伸,由機關事業單位向社團、中介組織延伸,通過發展、推薦、委派的方式使絕大多數單位有了黨員,同時采取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形成了較為嚴密完整的基層黨組織體系和覆蓋全社會的工作網絡。目前,黃石市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組織的組建率達99%,覆蓋率達46%。在基層組織的活動方式方法上,由統一部署、統一行動的指令性,向參與式、滲透式、間接式的指導性轉變;由注重整齊劃一的統一性向注重個性差異的多樣性轉變;由注重黨員在單位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向注重黨員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發揮帶頭表率作用轉變,從而有效地增強了黨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以“活動有內容,形式有吸引力”為著力點,積極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工作載體。例如:黃石市通過在城市社區普遍建立“黨員聯絡服務站”,僅*年就免費為2600名下崗職工黨員提供了職業技能培訓,幫助890名下崗失業黨員實現了再就業,為黨員發放了救助金60余萬元,組建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249個。
教育引導、典型帶動,努力增強基層組織的活力。近三年來,黃石市實施“保持先進性、增強創造力”工程,樹立了國有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街道社區和農村黨組織“十面紅旗”,宣傳了王月娥、潘蘭英等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的先進典型,產生了較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在改革創新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
建設強化功能,明確職能,努力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和執政能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和執政能力,必須對不同類型基層黨組織職責和功能進行準確界定,并改革和完善黨組織的領導體制。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基層黨組織(如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其職能是負責領導本地的全面工作,直接體現黨的執政功能,要正確處理“領導”與“執政”的關系,實行職能分開,黨政干部交叉任職。發揮“政治核心”的基層黨組織(如國有、集體企業),其職能主要是實施黨的政治領導,保證監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間接體現執政黨的執政功能,要正確處理“領導”與“管理”的關系,進一步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使黨委班子成員依法進入董事會、經理層和監事會,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并逐步建立“黨政機構融合、黨政職能復合、黨政干部整合”的工作格局。
拓寬領域,健全網絡,努力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控制力。改革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和管理模式,按照“有單位就要有黨員,有黨員就要在黨組織,有黨組織就要有上級,有黨組織就要發揮作用”的“四有”要求,打破行政隸屬關系,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就近組建、便于管理的原則,把“支部建在單位上”與“支部建在崗位上”、把“支部建在樓上”與“支部建在黨員活動場所上”和“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建立黨組織,努力構建“上下貫通、縱橫交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扁平式和網絡化的組織格局。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推動力。圍繞黨的基本路線,為黨的中心任務服務,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根本指導方針。從服務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開展工作,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使黨員成為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者,是基層黨組織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農村,圍繞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促進“三個文明”建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在城市社區,圍繞服務群眾這個重點,發揮領導作用;在國有、集體企業,圍繞生產經營,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非公有制企業,圍繞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發揮引導監督作用;在機關事業單位,圍繞業務工作,發揮保證監督作用。
提高素質,增強活力,努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黨員是黨的細胞,黨員干部是黨的骨干。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歸根到底取決于基層黨員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加強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要認真落實同志提出的“真正重視、真誠關懷、真心愛護”基層干部的要求,充分激發基層干部的政治熱情和工作積極性。要采取培訓提高、一線鍛煉等方法,重點提高基層黨員干部領導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處理復雜矛盾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開發基層人力資源的能力,發展黨內民主和基層民主的能力,依法辦事的能力;通過深入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強化黨員的角色意識、身份意識、形象意識、激發黨員身份上的光榮感、事業上的責任感、學習提高的緊迫感;把好黨員“入口關”,積極而又慎重地把各方面的先進分子及時吸收到黨內來,“疏通黨員出口”,建立黨內自我純潔機制,實行“黨員年度注冊制度”,不斷清除黨內的腐敗分子,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從而使基層黨組織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