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堡壘工程報告
時間:2022-10-10 03:00:00
導語:同心筑堡壘工程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只有一個邊境鄉鎮,8個行政村,邊境線短,工作點少,輻射面窄。但我們并沒有因邊境線短而忽略此項工作,也沒有因工作點少而放松懈怠,更沒有因輻射面窄而擱置不管。相反,我們始終堅持高站位,高標準,把軍警地“同心筑堡壘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同其它四項工程統籌起來,合力謀劃,整體推進,使此項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1、黨建共創,唱響發展歌。創新發展是我們抓“同心筑堡壘工程”的主要著力點和落腳點。工作中,我們注重整合軍地資源,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實現了黨建工作和經濟工作的“雙贏”。在黨建工作方面,我們在建立健全軍警地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定期互訪考察制度的基礎上,先后聘請了3名黨性強、作風正、能力過硬的黨員干部進入鎮黨委和兩個村的村黨支部任職,參與鎮、村的黨建工作,幫助消除薄弱環節,有效提高了黨建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同時,軍地黨組織還聯合開展了以“舉辦一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舉辦一次軍地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開展一次“黨員奉獻日”活動、召開一次支部建設經驗交流會”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載體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基層黨組織生活,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為發展農村經濟,村“兩委”干部和聘請的軍隊干部經常走進田間地頭,分析和挖掘資源優勢,尋求致富良策。邊防站黨組織還在人力、物力、科技等方面大力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在軍地黨組織的共同努力下,安北村的韭菜大棚種植業、奶頭山村的勞務輸出業得到蓬勃發展,特別是奶頭山村的朝鮮民俗旅游業已悄然興起,初見成效。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兩個村的集體經濟積累均實現了零的突破,農民收入顯著提高。目前,安北村和奶頭山村的村集體積累分別達到2萬元和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5187元和6280元,均高于全縣平均水平。兩個村都已跨入了星級村屯行列。
2、魚水相融,齊奏和諧曲。“同心筑堡壘工程”實施以來,軍地黨組織發揮各自優勢,積極為對方排憂解難,在關愛和奉獻中加深了感情,凝聚了合力。一年來,天池邊防工作站免費軍訓小學生200余人次,捐資助學4000余元,出動官兵400余人次參與鎮、村環境整治。鎮黨委也著眼于拓寬復轉就業渠道,在紅豐村建立了軍警地黨員干部實踐培訓基地,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分期分批對部隊官兵進行各類培訓,提高了部隊官兵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技能。到目前為止,共舉辦文化輔導班和種養殖培訓班10余期。村黨支部也經常組織婦女到執勤點,幫助官兵洗衣服、曬被褥、做飯菜,朝鮮族的阿媽妮還特意送上打糕和自家腌制的小咸菜。每逢“八一”、春節或重大節日,鎮黨政領導和村干部就會帶著豐厚的慰問品到部隊慰問,還邀請部隊官兵參加村黨支部舉辦的軍民聯歡會和體育競賽活動。現在,“軍愛民、民擁軍”的和諧氛圍已成為我縣邊境鄉鎮的一大風景線。
3、軍民聯手,搭建平安橋。老百姓“安居”才能“樂業”。為了營造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鎮、村黨組織在實行十戶聯防的基礎上,又在各村組建了護村隊,組織無職黨員和思想積極的群眾上崗履職,維護村里的治安。邊防站黨組織針對邊境村治安情況復雜的實際,在重點村設立了警務室和警民聯系點,并選派素質較高的干警定期入村,及時掌握和協調處理治安案件、突發事件和矛盾糾紛,并對村民進行邊境管理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從目前來看,軍警地一體化的邊境固防體系已經形成,邊境村的治安狀況明顯好轉,村民的法制意識顯著增強。
通過近一年的實踐,我們感到,軍警地“同心筑堡壘工程”適應邊境地區黨建工作的需要,抓手得當,效果明顯。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謀劃載體,構建機制,營造氛圍,盡快實現所有邊境村軍地共建的全覆蓋,切實推動"軍警地同心筑堡壘工程”向縱深發展。
- 上一篇:生活飲水衛生檢查方案通知
- 下一篇:生活飲用水安全監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