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干部能力建設報告
時間:2022-10-28 03:22:00
導語:機關干部能力建設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機關干部的能力建設,是貫徹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干部工作水平,提升政府形象的迫切需要。**鎮以提高機關干部整體素質為目標,緊抓機關干部的能力建設,組織開展機關干部分類大練兵活動,全面激活干部隊伍。以下是**鎮在加強機關干部能力建設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以及問題形成的原因和幾點建議。
一、基本情況
**鎮是**市的大鎮之一,鎮機關干部有226人,其中行政118人(含離退養10人),事業97人,自聘11人。全鎮轄110個村居,分六辦一所與五個管理區,各辦與管理區的人數各占一半。各線、各管理區在安排工作,特別是在安排駐村干部時,普遍認為綜合協調能力強的干部數量嚴重不足,很難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要求,急需加強機關干部能力建設。
二、機關干部能力欠強的原因
機關干部能力欠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大方面:
(一)客觀上,存在許多不利于機關干部能力提高的因素。
1、人員安排使用上缺乏傳幫帶的培養機制。過去老干部多新同志少,以老帶新的傳幫帶制度較好地促進了年輕干部工作能力的不斷提高。而自從實行公務員報考制度以來,大量的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到鄉鎮工作。全鎮35周歲以下的干部有62人,占28.7%。年輕干部剛參加工作,經驗少,再加之安排單獨駐村,農村工作情況不熟悉,根本無法指導村干部開展工作,協調村里各方面的關系不佳。
2、工作任務、環境及物質條件的變化對機關干部成長帶來了不利影響。過去的農村工作主要抓農業生產(夏糧入庫、收繳農業稅、水利費,豐產坊建設或噸糧工程建設)和計劃生育工作等(上環、結扎、學習班),白天要抓生產,晚上還要開會。由于交通、通訊條件差,駐村干部一般騎自行車下村,有的甚至步行下村,白天催糧、收款、動員,晚上到會部署工作,動員黨員干部帶頭完成任務。現在農業費、水利費都免收了,相對而言駐村下村的次數也少了。有通知或急事,可以隨時通過電話、手機與村干部聯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機關干部都有汽車、摩托車,下村雖然方便了許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與村民的直接交流與溝通。經常有群眾反映不知道現在的駐村是誰,這樣的駐村干部很難打開農村工作的局面。
3、上下級管理上還有些脫節現象。以前有工作任務后,書記、鎮長親自動員部署安排,并且由駐村干部逐個、逐村匯報工作進展情況。這種工作方式無形之中給每位機關干部施加了壓力,促使他們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也提高了工作能力。撤并以后,機關干部人數大大增加,而且下設管理區,鎮領導直接聽取每位機關干部匯報工作就不現實了,一般只能由管理區、辦公室領導來匯報整體工作情況。這樣就造成了黨政班子成員與一般駐村干部的管理脫節,不利于一般機關干部開展工作。
(二)主觀上,存在各種消極因素。
1、機關干部自身學習熱情不高。隨著工作任務的變化和時代的發展,鄉鎮干部的知識也應隨時更新,才能適應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要求,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但許多老同志和中年干部對于新政策法規學習不多,汽車、電腦等現代工具也不能熟練應用;年輕的機關干部則對農村的政策、法規不明,綜合能力較弱。有些機關干部雖然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但由于年齡、時間、精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熱情不高,甚至對組織的各類知識、培訓消極應對。
2、一些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部分年輕的機關干部文化程度高,自我期望值也高,參加工作后,鄉鎮的物質待遇、工作環境、管理模式都與他們想象當中相差甚遠,這種落差引起了心理上的失衡,再加上鄉鎮撤并后領導干部的職數減少,被提拔任用的難度增大,因而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大大降低。
3、一些干部的責任心不強。主要表現有:辦私事認認真真,做公事心不在焉,消極應對;思想松懈,對工作、集體不負責任;組織紀律和工作作風缺乏嚴肅性,沒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中怕碰到困難,缺少奉獻精神。有時工作疏忽大意會造成工作失誤。
三、加強機關干部能力建設的建議
從以上情況來看,加強機關干部的能力建設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任務。應從組織和個人兩方面入手。
(一)組織層面上,完善各項制度,給干部提供更多鍛煉能力的機會。
1、構建“以老帶少”培養機制,充分發揮領導干部、老同志和中層骨干力量的傳幫帶作用,盡力給年輕干部派任務、壓擔子。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和市管老干部聯系管理區制度,經常參加機關干部工作匯報會,到重點村幫助年輕的駐村干部開好會議、把好關,爭取以各種方式支持年輕干部大膽開展工作,讓他們得到更多的鍛煉、更快地提高進步。同時加強對年輕干部工作能力的培養和挖掘,取其所長,補其所短,鼓勵和引導他們發揮自身優勢,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工作效率。通過重點培養、提拔重用等方式,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早日成為鄉鎮工作的中堅力量。
2、建立管理區和辦公室之間的干部輪崗制度。根據機關干部的學歷、工作經歷和工作水平等各方面的情況,定期安排一部分機關干部輪崗,讓年輕干部能夠得到多方面的鍛煉,特別是動員年輕干部到一線去駐村,這是最能綜合鍛煉干部的崗位。不少管理區同志不想駐村,而有些辦公室人員想去管理區鍛煉一下,實行輪崗制度,就可以給他們更多的選擇和適應不同工作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能調節機關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適應能力。
3、設立駐村干部論壇。由組織線牽頭,共青團主抓,利用周一學習夜的機會,組織年輕干部上臺交流,每月組織若干次,請有經驗的駐村干部上臺講工作和學習體會,讓年輕干部有學習的機會,同時也讓年輕干部上臺練講話、強素質,促進工作能力提高。還邀請鎮領導和老同志來當評委,給予點評指導。
(二)個人層面上,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積累經驗,培養各方面能力。
1、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鄉鎮干部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很多,如土地管理、村鎮規劃、財務管理、安全生產、計劃生育、政法綜治等各方面的政策法規和理論知識。只有掌握了足夠的知識,面對村干部、群眾時才能得心應手,起到對他們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2、工作中不斷積累、總結。經驗是寶貴的財富。對于經驗豐富的老干部而言,要學會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學會總結經驗可以事半功倍、舉一反三。而年輕的機關干部很多事情都沒有經歷過,有些甚至不知從何下手,那就要學會借鑒他人的經驗,不斷向老干部學習,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掌握做事方法和技巧,用于日后更好地指導工作。
3、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鄉鎮工作的性質要求機關干部是一個具備各方面能力的全才。雖然人不可能全知全能,但是要在平時工作中注意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駐村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現在很多機關干部都怕駐村,但是不會做駐村工作就不算是一個合格的鄉鎮干部。做好駐村工作要熟悉村情,平時多下村,與村干部、村民多交流多聯系,還要有很好的綜合協調能力,能協調村干部之間、村干部與村民之間的各種關系。
- 上一篇:無職黨員隊伍建設思考
- 下一篇:街道社區黨建問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