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9 01:19:00
導語:工業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位于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東連沿海、背倚西南、通江達海、連東貫西。**港是西南、華南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和國家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是大西南東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地級**市成立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港口發展,第一屆政府實施“港口帶動工程”,第二屆政府提出“以港興市、以港富市”戰略,本屆政府明確提出實施“港口強市”戰略,充分利用港口優勢和西江黃金水道優勢發展地方經濟。港口促進了招商引資,推動了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基地和永久的“磁場”。為貫徹市委提出的“六靠”思想思路,研究新舉措促進港口發展,我嘗試對港口與工業互動發展作一些探討。
一、港口的基本情況
(一)港口現狀
**港是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現有碼頭泊位171個,其中1000噸級泊位12個,500噸級泊位156個,全港年通過能力為3000萬噸和8萬標準箱。規劃中的**港中心港區位于西江航運干線郁江河段的**市,是廣西及華南地區內河水陸聯運和水上中轉的主樞紐港口。上游從**航運樞紐起至貓兒山作業區下游下山廟止,規劃岸線19公里。港區面積約450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272萬平方米。經過多年的建設,港口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羅泊灣、貓兒山兩個作業區為主,沿郁江兩岸分布眾多的業主碼頭為輔格局。羅泊灣、貓兒山、貯木場和民運港等四個碼頭作業區均有進港鐵路連接。中心港區共有倉庫面積10.9萬平方米,堆場面積46萬平方米,其中主要9家煤炭散貨碼頭堆場面積22.9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總長度2**18米,鐵路裝卸線3975米。主要裝卸機械設備l53臺(套),最大起重能力40噸。港口開辟有至黃浦北方港集裝箱內貿航線,**至香港深圳集裝箱航線、廣州港“穿梭巴士”廣西**支線、中海集運**至南沙集裝箱班輪以及**至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的水路常年貨運航線,**至昆明鐵路集裝箱快運班列。全市有跨省水運企業63家、港澳航運企業6家,貨運船舶2119艘115萬載重噸,占廣西區總量的60%。全市共有17家船代、貨代服務企業,能夠為貨物進出港提供完善的和物流服務。
羅泊灣碼頭作業區二期工程已于20**年10月開工建設,計劃新建3個雜貨千噸級泊位、1個集裝箱千噸級專用泊位,改造原有2個件雜貨千噸級泊位和1個集裝箱泊位;新建進港一級公路3.52千米,新增10臺橋式起重機及與之配套的后方倉儲、堆場、機械等設施。二期竣工在2008年投產后形成件雜貨180萬噸、集裝箱5萬TEU的年吞吐量能力。
貓兒山作業區二期工程建設內容主要是:配套1個千噸級泊位裝卸機械和完善2個千噸級的后方設施,新增1個8.2萬平方米的煤炭堆場和2個各1萬平方米的非金屬礦石堆場,增加鐵路和卸車線2股各長570米以及卸車機械。該作業區二期工程竣工投產后,形成散貨360萬噸/年的吞吐能力。二期工程目前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加緊建設中。
中心港區除羅泊灣、貓兒山作業區外,還有30家碼頭業主,其中較大的碼頭有華潤水泥(**)有限公司碼頭、華電碼頭,國有企業生產配套碼頭或集體企業碼頭、個體碼頭共計73個泊位,總長3377米,500噸級泊位48個,共有倉庫面積85195平方米,堆場面積360000平方米,各種裝卸機械65臺(套)。
**港貨物吞吐量持續攀升,已發展成為千萬噸級內河大港,“十五”以來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長30%,20**年突破2000萬噸,20**年達2276萬噸,占廣西內河主要港口吞吐總量的80%,位居全國內河大港13強。貨物吞吐量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水泥、煤炭和礦性建筑材料增長幅度較大。據預測,今后3年內**港貨物吞吐量還將較大幅度增長,初步估算,仍然有20%左右的增長率。2008年以后港口貨物增幅逐漸回落,但每年仍可保持10%的增長速度。主要原因是20**年以來,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快,尤其是廣東珠三角一帶,廣西桂東南地區的增長也較快,而且這些地區新上產業項目較多,這些項目已陸續竣工投產。所以,煤炭、礦產資源的需求還相當大(據了解,今年廣東煤炭需求量7000萬噸,2008年將達8000萬噸,以后還會逐年增加,云貴煤需求約占15-20%,在**港口下船裝運約占80%)。此外,我市兩個華潤水泥廠、臺泥及華電等其他產業項目也需港口中轉煤炭。
目前,中心港區碼頭作業區環保設施不完善,臟、亂、差現象還較為突出。羅泊灣作業區通過改造成件雜貨和集裝箱作業區已加強了環保措施,環保有了改善。但其他作業區基本上沒有配套相應的環保設施。生產、生活垃圾由城市環衛處負責處理,污水自然排入郁江。貓兒山作業區有沉淀池和一定的綠化帶,堆場、皮帶機轉接點均有噴水除塵設備,但散貨作業所必備的環保設備還在完善之中。
(二)港口適應工業化發展情況
從**港中轉貨物的來源及流向情況分析,**市工業產品類別有水泥、鋼鐵、非金屬礦石、金屬礦石、輕工、醫藥產品、化學肥料及農藥、化工原材料及制品、機械、設備、電器、糧食、農林牧漁業產品。
**港貨物吞吐量持續攀升,20**年完成20**.2萬噸,20**年完成2276.32萬噸,2007年1-10月完成1931.10萬噸。
20**年,完成水泥吞吐量581.3萬噸,鋼鐵吞吐量33.7萬噸,非金屬礦石吞吐量111萬噸,金屬礦石吞吐量21萬噸,輕工、醫藥產品吞吐量34.4萬噸,化學肥料及農藥吞吐量13.3萬噸,化工原材料及制品吞吐量10.5萬噸,機械、設備、電器吞吐量12.6萬噸,糧食吞吐量9.6萬噸,農林牧漁業產品吞吐量6.2萬噸。
20**年完成水泥吞吐量737.4萬噸,鋼鐵吞吐量64.73萬噸,非金屬礦石吞吐量114.55萬噸,金屬礦石吞吐量34.56萬噸,輕工、醫藥產品吞吐量39.57萬噸,化學肥料及農藥吞吐量18.01萬噸,化工原材料及制品吞吐量6.32萬噸,機械、設備、電器吞吐量27萬噸,糧食吞吐量14.29萬噸,農林牧漁業產品吞吐量6.21萬噸。
以上的貨物吞吐量數據說明,工業產品吞吐量總體上是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特別是水泥吞吐量增加了156.1萬噸,基本上適應我市工業增長的狀況。
二、港口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港口總體規劃已不適應經濟快速增長的需要
20**年10月,由市人民政府主持編制、廣西交通勘察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的《**市港口布局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完成,并通過自治區級評審批準實施,這是我市港口運輸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按照《規劃》的吞吐量發展水平預測,**港20**年貨物吞吐量為649萬噸,2015年為ll46萬噸,2**5年為1776萬噸。實際上由于近年來國民經濟發展迅猛,廣東地區對西部煤炭、建材等物資需求持續旺盛,**港的貨物中轉量一直呈大幅度增長態勢。**港20**年貨物吞吐量已經達到752萬噸,比規劃預測20**年的吞吐量還多了l03萬噸,而2003年則達到l**2.8萬噸,基本達到規劃預測2015年的1146萬噸,比規劃提前了12年。20**年**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1300萬噸,已經達到2**0年的預測吞吐量水平。由于經濟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規劃》中**港吞吐量預測發展水平已明顯偏小,其指導意義已不大。現在由于新的《規劃》無法出臺,市轄三區有的港口碼頭申請項目籌建無法得到自治區有關部門和交通部的批準,造成港口項目無法開展建設工作。
我市目前已組織力量進行了及時的修編,預計2008年上半年完成修編及上報工作,希望能得到及時的批復。
(二)港口建設資金嚴重不足,資金籌集困難,影響港口發展
由于歷史的原因,國家及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對**港的建設資金投入不足,中心港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港口通過能力不足,規模大的碼頭不多,中小碼頭設備陳舊簡陋;集疏運能力不強。桂平港區碼頭不多,且陳舊落后,除了桂平糖廠有兩臺吊機作業外,其余機械化作業程度低,設備簡陋,堆場小,多數用泊位裝卸,港口吞吐能力有限。平南港區港口碼頭除華潤水泥廠碼頭和武林港碼頭外,其他泊位簡陋裝卸。造成港口設備、設施陳舊老化,裝卸工藝落后,此外,港口骨干企業負擔重,用于改造、擴建擴大再生產的財力嚴重不足,沒有更多的資金進行自我改造及發展,建設資金籌措十分困難,嚴重制約了港口的發展。
(三)港口應對貨源市場變化有待提高
目前,貴州煤炭到**中轉量呈下降趨勢,而印尼、越南煤炭運回**的數量不斷增多。集裝箱、件雜貨的多樣化運輸需求對港口提出了新要求,如港口的設備落后、拖車檔次低,很多貨物裝不了,壓港、壓庫現象時有發生,集裝箱裝載不足,沒有足夠的倉儲等都需及時解決,**港裝卸管理和組織運輸能力有待提高。
(四)鐵路、公路“瓶頸”問題有待解決
鐵路“瓶頸”問題也是影響**港發展的因素之一,據了解云貴兩地鐵路貨運僅能運載需求量的37%。在冬季枯水期**港曾出現壓站壓港影響生產的現象。對外交通網絡體系不夠健全,港區公路除了中轉港作業區、**華潤碼頭進港公路為二級公路、羅泊灣作業區正在建設進港一級公路外,其他作業區、碼頭的進港公路均為四級以下的公路。
(五)港口碼頭環保設施不完善,污染嚴重
**港的散貨中轉占總量的一半以上,多數碼頭建設時沒有環保方面的設計和資金投入,部分碼頭企業雖有環保設施,但使用不正常或效果欠佳,造成了對城區和周邊環境不同程度的污染。即使是以中轉袋裝水泥為主的件雜貨碼頭,其作業現場也是粉塵飛揚,很難達到環境保護的要求。為了減少環境污染,有的碼頭企業雖采取了煤堆覆蓋、噴水濕潤、場內道路定時噴水、輸送帶進行密封、加裝噴淋裝置等措施,也不能根本解決污染問題。
(六)港口碼頭缺乏現代化生產意識和現代化管理理念
目前,**港口碼頭屬于粗放型經營管理,仍處于小農經濟的生產經營方式,管理手段相對比較落后。主要現象:一是存在港口碼頭多而散、小而簡,這與華南、西南地區內河第一大港地位極不相稱。近年來,雖然市政府加強了對港口碼頭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需加大管理力度。二是港口部門之間協調力度不夠,容易造成無序競爭,水運秩序尚未完全規范,這也是造成煤炭等貨物時有壓港現象的原因。三是行業管理法規相對滯后,港口行政管理和依據不完善,地方政府未出臺操作性較強的管理法規,對依法管理有一定難度。
三、建議和措施
(一)加快《**市港口總體布局規劃》修編工作
由于近幾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快,原來20**年和2015年規劃的指標己滯后,港口年通過能力應相應調整。在羅泊灣作業區和貓兒山作業區二期工程建設期間,要著手開展**港三期工程建設,爭取列入廣西、全國“十一五”規劃,以便國家給予大力支持。加快港口總體規劃工作,按照“一市一港”、“一港三區”、“一主兩輔”的格局來規劃全市港口,科學合理利用有限的岸線資源,調整好港口功能,擴大港口總量,提升港口知名度和影響力,爭取在2008年得到交通部和自治區政府批準實施。
(二)加快航道、船閘建設,改善通航條件
總投資5.54億元的自治區重點工程西江航運干線**至梧州航道工程于20**年3月11日開工,總投資8.25億元的桂平航運樞紐3000噸級二線船閘已于2007年8月3日開工。為促使這兩個項目按施工計劃加快進度,我們加強工程項目建設的協調工作,及時解決航道工程建設遇到的問題,促使這兩個項目如期分別于2009年、2010年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以解決航道影響**市內河運輸潛力發揮及實現“港口強市”戰略發展的“瓶頸”。
(三)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我們把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列為港口發展的首要工作,規劃在“十一五”期間投資30多億元投入港口項目建設。重點建設**港二期工程,爭取在今年年底前開工建設概算投資4.4億元的**港三期工程。完善一大批企業專業化碼頭設施,抓緊建設臺泥(**)有限公司專用碼頭,華潤(**)水泥有限公司專用碼頭二期工程,**電廠專用碼頭、東津(海螺)專用碼頭。加快桂平、平南港區建設步伐,提高桂平、平南港區的港口專業化程度。加快建設**港中轉港散貨作業區(包括華電專用碼頭)進港二級公路,臺泥專用碼頭進港公路。加快我市鐵路擴能工作,把鐵路改造與**港二期、三期工程同步進行,以擴大鐵路通過能力,滿足港口貨源運輸的要求。逐步緩解基礎設施結構性矛盾。爭取到2010年,**港吞吐能力將達5000萬噸、28萬標準箱,躋身于全國內河十強港口。
(四)加快港口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投融資體制
以擴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吸引外資參與港口建設。在港口建設的投融資問題上,要全面放開投融資市場,按市場化運作,鼓勵各種經濟成份、各大企業投資港口建設。
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吸引外資投入港口項目建設。
2、爭取金融企業支持,投放資金支持港口基礎設施建設。
3、大力發展業主碼頭,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港口建設,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層次、多主體的投融資體制。
4、開征貨物港務費,籌集港口公共設施建設資金。借助國家政策籌集建設基金,主要根據20**年交通部8號令規定,開征貨物港務費用于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專項專款使用。
5、努力爭取上級部門加大對**港建設資金的支持。
6、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合理開發港口岸線資源,籌集資金建設港口公共設施。
7、采取轉讓、股份合作、租賃等方式加快港口企業的改制步伐,籌措資金建設港口。
(五)打造港口物流基地,壯大港口吞吐量
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港口優勢,構建區域性物流基地,重點建設水泥物流園區、建材物流園區及煤炭配送中心。利用對外開放一類口岸的優勢,建設功能齊全的物流園區,在**港羅泊灣作業區后方建設集中轉、物流、倉儲、來料加工、拼裝、交易、疏運于一體的建材、水泥物流園區;在貓兒山作業區后方建成國家級煤炭儲存、加工、交易于一體的煤炭配送中心。在港口后方建立瓷磚、鋼材中轉配送基地,以物流集散、貨物儲存、分類配送、信息管理、增值服務、市場交易、增值服務功能多元化,使港口功能能夠適應區域物流網絡節點和集裝箱多式聯運的需求,完善服務功能,全面提升港口競爭能力和地方經濟的競爭力。建設港航服務中心,簡化辦事程度,提高服務質量,為港口運輸提供良好條件。
(六)發展江海聯運業務,擴大水路定期航班實力
江海聯運由于減少中間環節、消除了貨物損耗,大幅降低運輸成本而深受船東和貨主的歡迎。我們加強與各地的聯系和溝通,加強水水聯運、江海直達運輸業務的開拓,提高貨物水上運輸效率,努力實現江海直達班輪化。今后我們將加大水路定期航班的通航力度,大力開拓外貿運輸,擴大運輸規模,不斷開拓新航線、航班、航次,提高定期航班的通航質量和水平,持續快速提高**航運水平和吸引力,促進港口做大做強。
(七)加強港口碼頭環境保護,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建議今后凡是新建、擴建、改造的港口碼頭,必須配套建設環保設施,防治污染的環保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建立港口碼頭環境管理責任制,切實解決港口環境污染問題。
(八)依法建港治港,營造開放、暢通、統一、競爭、有序的水陸運輸環境,促進港口經濟發展
進一步優化港口環境,依法整頓和規范港口碼頭與水運秩序,營造統一、開放、暢通、競爭、有序的水路運輸環境。在港航行業中推行誠信服務,加強各個層次的監督,堅決打擊水上“三亂”行為,防止盜賣貨物損害貨主利益的行為發生,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使**港成為“安全港、放心港”。
- 上一篇:東部產業轉移調研報告
- 下一篇:工業化城鎮化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