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旅游發展研究

時間:2022-02-10 07:03:00

導語:郵輪旅游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郵輪旅游發展研究

現代郵輪旅游是世界旅游業中發展最快的市場,具有消費水平高、經濟拉動作用強、輻射帶動區域大的特點,是海濱旅游城市的必然選擇。積極開拓包括國際郵輪旅游市場在內的高端旅游市場,對于實現旅游經濟增長模式由單純游客數量的增長向旅游質量和效益的增長轉變,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在發展國際郵輪旅游方面作了一些基礎研究和工作,提出青島市未來發展郵輪旅游的一些設想。

一、現代國際郵輪發展的趨勢

現代國際郵輪以旅游觀光和海上娛樂、休閑為主要功能,是海上的豪華酒店和度假村。國際郵輪的噸位越來越大,但平均吃水卻從老式郵輪的12米左右減為8米左右;現代郵輪采用的電力推進方式,使郵輪的振動和噪音明顯降低;大型郵輪的航速從傳統的15~18節提高到22~24節,船尾裝備了360°回轉的導流罩式推進器,船首裝備了側推系統,在計算機輔助下具有極好的操縱性能,使郵輪可以不依靠拖船而原地掉頭。這些技術進步,使大型郵輪更快、更靈活,更適合靠泊普通的城市港口和旅游目的地港口,活動空間和市場空間得到了質的提升。

現代國際郵輪旅游服務的對象從初期的高收入有閑階層向普通旅游者轉移,郵輪旅游的價格下降、行程縮短,越來越貼近大眾消費水平和短期度假人群,郵輪游客的平均年齡也從過去的60歲以上降低到46歲左右。

現代國際郵輪旅游的發展很快,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1980年至*年間,全世界郵輪接待游客平均年均增長81%,遠遠高于國際旅游4%的年均增長幅度;*年平均每名游客在郵輪住宿69天,人均消費1341美元,比當年國際旅游人均消費740美元高出601美元;到*年,世界郵輪接待游客將超過1300萬人,2009年將超過1600萬人。

現代國際郵輪旅游對旅游業和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平均每條大型郵輪載游客2000人,相當于6架波音747民航客機的載客量,將給市內交通、景點門票、餐飲、娛樂、服務、購物等行業帶來大量的客源和收入,一部分落地的游客除了游覽當地的風景名勝之外,還會利用郵輪在港口停泊的時間通過汽車、火車和飛機等交通方式,前往停靠港口周邊的著名城市、風景名勝和度假地旅游,從而產生了對周邊城市旅游的拉動和輻射,帶動區域旅游經濟和服務業的發展。

二、國際郵輪對港口城市的基本要求

1、特色鮮明的旅游吸引物

對于郵輪游客,在旅游航程中希望有新鮮的體驗,看到不同特色的城市風貌和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國際郵輪公司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港口時,除了考慮港口條件和所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外,首先考慮的是當地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和旅游項目。在郵輪靠泊的一兩天里,既要把城市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現給游客,又要考慮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向大多數游客提供旅游精品組合線路和項目的同時,也要提供一些個性化的旅游項目和產品。對于青島而言,獨特的歐陸風格的城市風貌、海洋旅游項目、度假休閑項目和嶗山道教文化,都可以成為郵輪游客感興趣的特色旅游產品。

2、接待郵輪的港口條件

旅游目的地港口應有足夠水深的航道、泊位和必要的導航設施;提供高效率的船舶聯檢、引水、拖帶服務,提供淡水、燃油、船用物料、食品、商品供應和相關服務;郵輪泊位應有良好的風浪遮蔽條件、安全條件和環境質量,不受噪音和污染的影響;一般應與港口的貨運裝卸作業區分開,或在有條件的城區設立專用的郵輪碼頭,能方便地接近城市社區并便于游客自由活動。國際上知名的海濱港口城市一般都在交通方便的市區設有專用的郵輪碼頭或郵輪港。

3、客運通關設施

郵輪乘客具有同時到達的特點,對港口的通關能力的壓力很大。接待城市能否提供快捷高效的通關服務,盡快地疏導乘客通關,減少游客等候的時間是至為重要的。一般國際郵輪的岸上客運配套設施主要包括停車場、游客候船、安檢、通關、行李搬運和領取、游客上下船升降舷梯等主要功能區。

不同的郵輪沒有統一的標準艙口。受潮汐的影響,郵輪艙口與碼頭的高差是不斷變化的。以往郵輪乘客通過船上自備舷梯搖搖晃晃上下船的方式已經被現代郵輪所摒棄,代之以類似機場登機橋那樣的液壓升降通道,郵輪與候船大樓之間實現直通,更方便游客上下船和行李的搬運。

4、旅游服務

現代郵輪一般在停靠港停留一到兩天。既需要接待城市向團體游客提供一條龍的團體旅游預訂和接待服務,也需要為愿意自助旅游和自由活動的乘客提供周到的個性化服務。既要保證大量游客安全、順暢地進行觀光、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活動,又要不影響正常的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對城市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兼顧接待郵輪游客和減少對市民生活、出行的不良影響,應該作為系統工程來研究解決。

在旅游觀光線路和旅游活動的組織方面,應根據游客的不同愛好為游客安排不同的選擇,提前告知游客,以便進行預訂和組織;應為那些自助旅游和自由活動的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和交通服務;在候船大廳設置旅游信息咨詢服務中心和自助查詢系統,為游客提供多語種的本城旅游交通地圖、各種旅游信息和代訂車票、機票、景點門票和旅館等服務。

5、船舶供應服務

對船公司的船舶供應服務一般包括油料、淡水、配件、食品、物料,一般是通過專業的供應商提供服務,由外輪公司負責結算;對游客提供的個性化的購物需求,一般是通過船方代訂和服務。我國目前仍然實行外輪供應資質審批制度,選擇有一定規模和經驗,有較好信譽的供應商經營對外輪的供應服務,以保證商品和服務的質量。

6、城市交通

作為郵輪港口,應有方便快捷的市內交通、腹地交通和國內外空中和海上航線。

在市內交通方面,郵輪停泊位置應盡可能靠近市區,方便游客就近消費和自由出行。一艘大型郵輪的游客需要幾十輛乃至上百輛大型團隊客車,大型車隊的出行交通組織非常重要。郵輪碼頭附近應該有足夠的停車位置和通道;公共交通線路、軌道交通站和出租車待客區應該盡可能地貼近候船大樓,力爭實現零換乘的交通。

在城市對外交通方面,應該有通達腹地旅游區的高速公路或鐵路系統以及通達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國內外空中和海上客運航班。

三、青島市接待國際郵輪旅游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青島的國際郵輪或游船接待始自1979年,瑞典的林德布雷德號游船當年五次抵達青島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每年到青的郵輪數量不均衡,以中小型為主,有些只能算作游船,算不上郵輪。比較大型的郵輪第一次到港是1984年來青的奧麗安娜號郵輪,此后來青的是日本的“理想之國”號郵輪,搭載日本愛知縣青年學生休學旅行團來青,并乘火車到曲阜旅游。瑞典籍的“探險家號”中型豪華郵輪,曾多次經停青島前往北冰洋探險旅游。

青島接待郵輪最多的一年是1987年,共有19航次到港郵輪,接待游客6345人次;最大的一艘郵輪是1983年到港的英國的伊麗莎白二號,載游客1262人。二十年來,來青的國際郵輪或游船主要是來自日本、瑞典、美國、北歐、德國、澳大利亞、英國、韓國、丹麥等國家和地區的遠洋船只,游客中以歐洲游客居多。由于青島沒有專用的郵輪港口設施,青島港的郵輪停靠碼頭與商業港混用,離市中心較遠、交通不便,碼頭環境和設施較差,不具備接待大型郵輪和超大型郵輪的條件。1995年后,來青的國際郵輪、游船和游客明顯減少。

*年,世界排名第三的麗星郵輪(香港)有限公司曾開通過青島——韓國仁川——大連的短期旅游航班;*年6~10月間,由“雙子星”號執航的青島——韓國平澤的國際旅游航線,航行58航次,運送出入境游客10309人次;*年該公司派出更大的郵輪“山羊星號”輪執航,受“非典”影響,僅航行了兩個航次便停航,至今尚未恢復。目前青島有通達韓國仁川、群山和日本下關的客貨班輪航線,每周九個航班,乘客中游客占七成以上。

青島近幾年每年都有兩三條中小型遠洋郵輪到港。截至今年9月中旬,我市今年到港四艘次郵輪,接待游客2800人。

四、青島為發展郵輪經濟所做的工作

1、青島郵輪經濟發展研究和設想

在研究現代郵輪發展趨勢、國際郵輪市場、青島接待國際郵輪的基本條件和發展前景的基礎上,我市提出了把現代郵輪旅游作為發展旅游特色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之一,加以培育和發展。在此基礎上,借鑒世界主要郵輪母港和停泊港的經驗,研究了青島發展郵輪經濟的基礎條件,進行了郵輪港口選址論證工作。提出了發展郵輪經濟的主要設想:

(1)按照國際一流標準規劃浮山灣國際郵輪港,建設國際一流水平的登船、候船與通關設施,發展附近區域的旅游和商業功能,形成奧運帆船中心、國際郵輪碼頭、海上旅游基地和旅游集散地四位一體的綜合旅游商業區。

(2)在青島港客運港區,結合舊城改造,規劃建設具備大型郵輪接待功能的國際客運中心,營造海港商業區,發展與郵輪旅游接待相關的購物、餐飲和休閑娛樂服務,組織好內外交通疏導和郵輪供應服務。

(3)加強各口岸部門的協作,積極爭取發展郵輪旅游的有利政策環境,為國際郵輪提供一流的港口綜合服務。

(4)積極與世界上主要的郵輪公司和商聯系,與中國沿海主要港口城市開展積極合作,利用奧運機遇宣傳青島的郵輪旅游產品。爭取更多的郵輪公司把青島作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或母港。

(5)加強與韓國、日本的客貨班輪合作,爭取擴大經營規模和范圍,發展大型郵輪地區性國際航線航班,吸引韓國和日本游客參與郵輪旅游。

2、郵輪港口選址論證

選址一:浮山灣郵輪專業港

參照國際上郵輪母港中心的區位選擇經驗和規律,青島市選定浮山灣奧帆賽基地南港池作為未來的郵輪專業港口。在區位上,該區域位于市中心主要的景區和旅游集散地,交通方便,商業設施齊全,符合國際上通行的郵輪母港與城市的理想關系;在停泊和航行條件上,該港池具備深水港池、避風條件、防波堤內側預留垂直岸壁,可以同時停泊一條大型郵輪和兩條中型郵輪,浮山灣水域通過疏浚施工,可以滿足郵輪回轉和通航要求。

該港區經過建設,可以滿足郵輪的通關、裝卸、消防、保安需求;依托青島港、修造船基地和城市設施,可以滿足郵輪修理、垃圾處理、淡水、油品、生活用品、電力供應。

選址二:青島港國際客運中心

青島港六號碼頭,目前是青島港的國際客運中心,兼有散貨船裝卸和堆場功能,是國際郵輪、客貨滾裝船的主要靠泊地。由于位于港區內,受作業粉塵和噪音影響較大;出租車不準進港的規定,影響了郵輪游客的自由活動。青島港外貿船舶轉移前灣港后,郵輪(客船)與外貿船舶爭泊位,爭航道的矛盾明顯緩解,該區具備改造成大型專業深水郵輪碼頭的條件,未來可以停泊超大型國際郵輪。

設想對老港區進行必要的規劃改造,與貨運作業區分開,兼容國際客運和郵輪停泊服務功能,建設適應現代國際郵輪需要,高標準、專業性的國際客運旅游中心,并圍繞國際客運旅游中心展開周邊城區的規劃改造,發展綜合性商業功能,形成新興的海港商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