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法律下鄉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25 10:47:00
導語:開展法律下鄉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依法治省辦:
根據省廳法制宣傳處的通知要求,我們及時組織相關人員深入一縣三區及有關單位,對我市“**”以來法律下鄉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此次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組織,著力構建法律下鄉的工作機制
法律下鄉工作涵蓋面寬,滲透面廣,工作難度大。我們從強化制度入手,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切實把法律下鄉納入普法依法治理日常工作任務,常抓不懈,實現法律下鄉的制度化、規范化。
1、建立健全組織網絡。一是市、縣(區)、鄉鎮三級普法依法治理機構在明確一名分管領導負責法律下鄉工作的同時,明確一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指導聯系法律下鄉工作,確保了法律下鄉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間斷,為“法律下鄉”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二是組建了市、縣(區)普法講師團和農村“法律服務志愿者、法制文藝宣傳小分隊”等普法隊伍,深入鄉村的機關、學校、企業等,通過舉行巡回法制講座等形式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三是組織司法行政機關干部職工、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深入鄉村為農民群眾開展法制宣傳、法律咨詢、提供法律服務。
2、落實相關部門責任。堅持將“法律下鄉”工作納入全市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明確要求各區、縣和市直各部門、單位特別是農口部門根據自身工作實際,結合各地各單位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下鄉”活動。特別是去年以來,市司法局和市農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法律進鄉村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法律進鄉村活動的具體要求、步驟與內容,做到定人員、定措施、定責任、定時間,確保全市“法律下鄉”工作常抓不懈。
3、不斷強化檢查考核。市依法治市辦根據每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對各區、縣及市直各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進行考核時,將法律下鄉工作納入其中,并且堅持平時考核和年底集中考核相結合,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確保法律下鄉工作的每項任務都能落到實處。
(二)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教育
本著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探索,努力拓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農村覆蓋面,增強影響力。
1、認真安排“三下鄉”活動?!?*”以來,每年根據我市“三下鄉”活動的要求,分別組織縣(區)司法局、局機關人員和律師、公證員到天門鎮朱村村、順安鎮、東聯鄉等開展“法律下鄉”活動。為強化“法律下鄉”工作的效果,我們針對普法對象的特點,特指派專人精心制作了圖文并茂、語言通俗易懂的法律小常識展板和“**”普法規劃內容宣傳展板,并印制《農民工維權知識問答》、《農民務工培訓讀本》等宣傳資料,切實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平時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難題。“**”以來,在“法律下鄉”活動中,共展出展近400塊,發放宣傳單、宣傳手冊二萬余份,送法律書籍下鄉一萬余冊。
2、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和法制講座集中宣傳法律。區(縣)、鄉鎮每年都針對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舉辦農村普法骨干培訓、村兩委干部法律培訓、村組干部法律培訓和法律考試,增強農村各級干部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的水平。同時,組織各層次的普法講師團成員,深入全市各行政村開展法制講座,讓廣大村民群眾接受面對面的法律教育,提高農村村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養?!?*”以來共舉辦各級和各類培訓班和法制講座200余期,受教育人數近萬人。
3、利用集中宣傳的時期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堅持利用5月法治宣傳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26國際禁毒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綜治宣傳月等特定日期,整合資源,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廣泛開展法制宣傳。以服務農民、提高農民法律素質、切實維護農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農村宅基地、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鄰里糾紛、勞務合同等問題,上街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發放法制宣傳資料,同時張貼法制宣傳條幅、制作法制宣傳專欄、發放法律服務卡等形式,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到農村向農民解答相關法律問題,對符合援助條件的農民提供法律援助;開展以案釋法活動,選擇涉農典型案件,向農民進行法制宣傳;注重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造勢,農村法制宣傳的社會影響力和滲透力不斷增強。
4、加強對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一方面對外出打工的農民在他們出村前組織他們集中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外出打工遇到問題時如何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學會如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并且為每個農民工送上“一冊一單一卡”,即每人一冊《進城務工人員維權手冊》、宣傳單《給農民朋友們的一封信》及一份《法律援助聯系卡》,使農民出門務工做到心中有數,心底踏實。另一方面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利用元旦、春節、麥收時節等農民工大量返鄉出城高峰期,在火車站、汽車站等設立法律咨詢服務點,通過制作展板、發放宣傳資料、解答法律咨詢等形式開展法律知識集中宣傳活動。
5、加強農村法制宣傳陣地建設。我們通過加大鄉、村農民法制學校、法制輔導站、法制宣傳欄建設,重視培養村組“法律明白人”,極大豐富了農民群眾熟悉法律、認知法律的陣地,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縣(區)和鄉鎮法律援助機構和人民調解組織,充分發揮基層律師、公證、法律服務、人民調解隊伍的作用,認真開展法制宣傳、法律服務,及時化解民間矛盾,調處民間糾紛。
(三)普治聯動,不斷夯實基層建設的法治基礎
1、加強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村組干部集中培訓和普法骨干定期培訓制度,推行農戶學法、守法年度評議制度。充分利用普法講師團、村民法制夜校、有線廣播、閉路電視、黑板報等普法宣傳隊伍與陣地,深入開展與農業、農村、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不斷促進和提高廣大農村干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為“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完善自治制度。堅持以在基層實現“四民主、兩公開”為目標,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為載體,全面落實“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各項措施,幫助農村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工程設施招投標、村務、財務公開、重大決策法律咨詢、環境衛生、土地征用、建房審批、水電費收繳等一系列制度,使村務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引導和推進各村貫徹《村民自治章程》、《村財務管理制度》、《村議事制度》等自治制度,不斷夯實基層建設的法治基礎。
二、取得的成效
通過“法律下鄉”活動,廣泛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確保了一方平安,促進了經濟發展,推動了基層依法治理和民主管理進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擴大了法制宣傳教育的覆蓋面。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使普法教育走向農村,走進千家萬戶,使廣大干部群眾接受了法制教育,學到法律知識。
(二)深化了農村普法依法治理。法律下鄉的開展,廣大農民的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為深化農村基層依法治理奠定了基礎。以前,各村均制定了“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議事只講個“理”,自活動開展以來,農民對照法律讀本進行修改、完善,現在村民議事先要看看是否合法。
(三)農村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
通過農村普法教育,全縣農村矛盾得到有效控制,糾紛明顯減少,一些難點、熱點問題得到了有效化解,做到了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部分鄉村出現“五多五少”的可喜局面。即:群眾學法用法的多了,違法犯罪的少了;遇到問題通過化解途徑解決的多了,上訪的少了;運用法律自覺化解矛盾糾紛的多了,矛盾激化引發刑事案件的少了;講社會公德、鄰里互助,家庭和睦的多了,無理取鬧、尋釁滋事的少了;基層干部依法辦事的多了,行政命令少了。初步實現了農村基層工作的五大轉變。一是鄉村干部擺脫了事務性工作,從瑣碎事務纏身向集中精神抓經濟轉變;二是群眾法律素質明顯提高,從遇事一味蠻干向遇事先法律咨詢轉變;三是干群關系得到改善,從黨的政策貫徹難向群眾自愿執行轉變;四是鄉村兩級干部管理制度得到落實,從以情代法、以言代法向依法辦事、照章辦事轉變;五是社會治安秩序逐步穩定,從盜竊、打架斗毆時有發生向依法致富轉變。
三、存在的問題
“法律進鄉村”活動開展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農村普法工作面廣量大,普法對象集中難。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稅費改革后,農民忙著種自己的責任田,不愿將自己的時間耽誤在學習上。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民經濟意識的進一步增強,大量人員進入城市尋找工作,普法對象更難集中。
(二)農村經濟狀況發展的不平衡,造成經濟發展較快的鄉、村農民的民主法制意識較強,對村務公開要求和依法管理本村各項事務的要求也高,本村的村務也比較公開,比較透明,群眾也比較滿意。相反,經濟發展慢的鄉、村,由于村集體收入不高,農民知道自己的家底,也就不太關心村務公開不公開,村干部也就不當一回事。
(三)普法工作者隊伍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與目前的普法實際不相適應。鄉村普法工作專業隊伍幾乎沒有,工作中只局限一般的宣傳,而缺乏靈活、有效的創新能力。
(四)農村普法經費不足。普法所需要的宣傳資料、教材、普法裝備等嚴重缺乏,客觀上制約普法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幾點建議
(一)領導重視,真抓實管。法律下鄉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社會工程,只有領導重視,加強組織,統一部署,明確任務和要求,法律進鄉村活動才會不斷深入開展,取得實效。
(二)開展經常性的法律下鄉活動。法律下鄉是農村普法教育的有效載體。農村普法教育是對人的工作,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人口流動速度、人口結構的變化加快,必須經常性的開展法律下鄉活動,運用法律下鄉這一有效載體,暢通法律進鄉村的渠道,才能使這項利國利民的工作貼近群眾、貼近農村,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效用。
(三)必須將法律進鄉村融入村級整體建設當中。目前,村集體經濟發展不斷壯大,其在基層政權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重要,村級建設也必將會隨著市場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走上法治化軌道。因此,只有將法律進鄉村工作納入村級建設、管理的總體規劃當中,普法工作才會更有生命力。
- 上一篇:安全社區工作意見
- 下一篇:法律進鄉村開展情況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開展調研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