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作風建設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5-16 06:58:00

導語:政協作風建設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協作風建設調查與思考

自20*年*月開展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活動以來,我市在工作作風、服務能力、辦事效率、發展環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我們的工作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當前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背景下,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建設桂中新興城市”的總主題和“奮力實現54321目標”的總載體,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我市機關效能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我市機關效能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歸納起來,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認識職責不到位”,認為機關效能建設是黨委和紀委管的事,“事不關己”,不認真研究落實辦法,工作平平。一種是“認識作用不夠到位”,認為抓機關效能建設本身就是增加機關的工作負擔,使機關變得不效能。

2、落實責任比較模糊。有的單位雖然也推行機關效能建設,實施辦法的文件也相應齊全,但沒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多是照抄、照搬、照轉。

3、措施落實力度不夠。對全面推行機關效能建設的各個環節,如宣傳教育、檢查督促、考評等方面,有的單位沒有制定有力措施,效能建設仍流于形式,應付走過場,或僅憑印象或經驗,“照葫蘆畫瓢”,缺乏有效的手段,削弱了效能建設的制約力度。

4、考評體系不夠完善。一是就考評制度內容講,量化細化不夠,責任權利不配套,賞罰力度不夠,缺乏內在驅動力;二是從制度的實施方面講,缺乏檢查督促,制度落實流于形式,使制度未能真正起到規范、激勵作用;三是從考評效果講,有的單位忙閑不均,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良莠不分,獎罰不明。

二、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的基本思路

在工作實踐中把握好“五個結合”:

一是機關效能建設要和實現我市今后五年目標任務相結合。在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機關效能建設過程中,必須結合今后五年要實現的目標任務建立好決策落實機制。當前,重點是要與市四家班子領導“五個一”目標考核和市直單位“六個一”目標考核結合起來。

二是機關效能建設要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相結合。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建設桂中新興城市”的總主題和“奮力實現54321目標”的總載體,抓住新興機遇,突出工業化城鎮化這個主導,突出改革創新、開放合作這個根本,著力優化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注重統籌發展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

三是機關效能建設要和強化機關作風相結合。要在機關大力倡導“五多五少”的工作作風:少務虛,多求實;少空談,多做事;少唯上,多向下;少浮躁,多奉獻;少回避,多挑擔。要引導干部正視*在改革發展中帶來的一些新問題、新情況,切實增強干部的責任意識。要提高行政效率,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大考核獎懲,制訂和完善效能實績考核辦法,把機關干部考評與年終考核、年度評優、干部使用相掛鉤。

四是機關效能建設要和提高干部素質相結合。要突出開展學習型機關創建和爭做時代先鋒,爭當時代模范;創滿意部門,爭創優秀干部的“二爭二創”活動,以學風帶作風,以作風促效能,把發展的新課題,改革的新命題,穩定的新難題,群眾的新問題,作為機關效能建設的主題,做到學以致用,用有所成。

五是機關效能建設要和攻堅克難相結合。當前,面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要努力把效能建設的效率體現在解決問題的速度上,把能力體現在解決問題的水平上。要充分發揮機關干部的主觀能動性,預見早,出手快。要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工作的深化落實,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保障機制的落實,為建設發展創造良好氛圍。要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大信訪調處力度,認真分析信訪問題、原因、事由,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維護好發展的社會環境。

三、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的對策建議

今后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強化教育,全面提升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提高人的素質要靠教育和學習,要建立完善的學習教育激勵和保障機制,在機關大力倡導“以勤奮學習為樂,以知識更新為榮”的良好風氣,樹立“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理念。圍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抓住思想政治建設根本,通過教育把機關干部職工的思想整合起來,努力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要通過理論、業務及新知識、新技能培訓,不斷開闊廣大干部的眼界,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本領,保持追求高效率、高質量、高水平的工作狀態,不斷適應加快發展的需要。

2、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推進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一是規范辦事程序。二是規范機關管理。三是規范各類議事活動。四是規范政務公開。

3、進一步完善績效考評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結合*特點,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辦法和效能告誡、誡勉教育、責任追究的實施細則。堅持把機關效能建設績效考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細化和具體化,把軟指標變成硬指標。實行績效情況月登記和考評積累制,如實記錄履行崗位職責情況、領導交辦的任務完成情況的數量、質量和效率和個人在工作中出現的失職或偏差,作為年終績效考評的重要依據。要建立起一個良性激勵機制,必須做到:一是與經濟效益掛鉤。二是與政治榮譽掛鉤。三是與選人用人掛鉤。

4、進一步加強效能監察,推進效能建設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一是建立機關效能投訴、處理機制。二是加大效能建設的督查力度。一方面,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有關人士中聘請效能建設監督員,不定期組織明查暗訪;另一方面,針對群眾舉報和暗訪中發現的問題,建立和完善監督約束機制。三是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

5、進一步強化職能部門的主體地位,構建統籌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機關效能建設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必須加強領導和統籌協調,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一把手負總責,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成員各司其職,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定期分析效能建設形勢,分解和落實督查督辦任務,努力增強工作合力。實際工作中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既要“自上而下”,統一組織,協調整合,整體推動,又要“自下而上”,充分調動各效能主體的主動性和創新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