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課題組基金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0 04:24:00

導語:黨校課題組基金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校課題組基金調研報告

*市地處*北部山區,全市共有黨員15.3萬人,困難黨員約占全市黨員總數的6.3%,他們因年老體弱、天災人禍、缺乏技能、身患疾病、下崗失業等原因,導致生活貧困,成為黨內弱勢群體,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的整體先進性形象與和諧社會建設。針對過去主要通過黨費投入,在節假日或災難發生時給予一定的慰問或補助,不能很好地形成長期性、制度性的幫扶等情況,*市著眼于建立健全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以幫扶困難黨員脫貧致富為手段,以激發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目的,以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會為主要載體,以實施“153幫扶計劃”為抓手,創新黨內關愛工作新途徑,取得了初步成效,深受廣大黨員的歡迎。

20*年,*市*縣、*區、*市三個縣(市、區)分別設立了困難黨員幫扶基金,用于幫助困難黨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效果較好,并在全市推廣。20*年6月,在認真調查研究、總結完善各縣(市、區)困難黨員幫扶基金的基礎上,整合各地困難黨員基金,通過黨費劃撥、黨員捐款、社會捐贈等方式籌集原始基金256萬元,注冊成立了“*市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會”,困難黨員幫扶工作逐步形成了經常化、制度化的幫扶機制。

*市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會按照國務院《民間組織管理條例》、《*市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會章程》,設立理事會和監事會,選舉理事長、副理事長、監事長、秘書長。基金會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負責全市困難黨員幫扶的政策指導、基金管理、組織協調、檢查督促等工作。縣(市、區)委組織部設立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會辦事處,按照基金會的授權,建立困難黨員信息庫,負責審定幫扶對象名單,協調金融單位和基層黨組織,落實幫扶資金和計劃。基層黨(工)委負責幫扶對象的審核,幫扶基金的申請和回收,幫扶項目的指導和落實。黨支部負責核實黨員困難情況,確定并申報幫扶名單,確保困難黨員用好基金。基金的來源為黨費投入、黨員捐助、社會捐贈、上級支持、財政劃撥、基金增值等六個方面。基金會成立一年以來,基金總量從原來的256萬元增加至850萬元,增加了594萬元。在掌握困難黨員確切情況與充沛資金的基礎上,*市結合實際情況,把困難黨員分為老弱病殘型、生產資金短缺型、就業無門型、缺乏技能型與暫時困難型五種類型,并通過實施基金會“153幫扶計劃”實現一類一策。“153幫扶計劃”,即從20*年到2012年,每一年對五類困難黨員各幫扶300名或3000名:每一年為300名或3000名農村及社區困難黨員提供救助,被救助對象可憑“困難黨員愛心超市卡”,每月到所在地的黨員愛心超市免費領取價值30元或50元以上的生活必需品;每一年為300名農村困難黨員發展生產提供小額貸款擔保;每一年為300名困難黨員及其家庭成員提供就業機會,為集中安置困難黨員及其家庭成員就業20人以上的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每一年為300名困難黨員就業培訓提供幫助,每人不少于200元;每一年為300名困難黨員家庭子女就讀大學提供資助,每人1000元。力爭通過五年努力,使1萬名以上困難黨員得到長效幫扶。

基金會成立以來,通過實施“153幫扶計劃”,4800余名困難黨員在生產生活、勞動就業培訓、子女就讀大學等方面得到了基金會的幫扶,幫扶總金額達250多萬元。目前共為487名困難黨員提供貸款196.8萬元,支持黨員發展致富項目513個,增加收入140多萬元。同時,受助的困難黨員利用自己的發展項目,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就業崗位2300多個,提供致富信息5822多條,幫助3500多名困難黨員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市通過建立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會幫助扶持、關心關愛困難黨員,不僅提升了困難黨員綜合素質和帶創能力,改變困難黨員群體想發揮作用卻又無能為力的現狀,使廣大黨員和群眾感受到黨組織關心和愛護,激發了黨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增強了黨組織吸引力和凝聚力。自*市落實困難黨員幫扶舉措后,入黨申請人數持續快速增長。20*年*市共有入黨申請人16677人,分別比2006年增加17.2%,比20*年增加29.2%,比20*年增加43.3%。

*市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會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經常化、制度化的黨內關愛機制已成為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促進黨內和諧,增強黨的凝聚力的強大推動力。構建黨內關愛長效機制是對時代要求的積極響應。

無私奉獻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戰爭時期黨員“沖鋒在前,退卻在后”,和平時期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但黨員也是群眾的一部分,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在不影響群眾利益的前提下,加強對黨員的關愛,有利于提高黨員隊伍整體水平,增強黨的凝聚力,促進黨內和諧與社會和諧。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黨員隊伍思想觀念多變性、利益需求多樣性、收入分配差異性的特征日益明顯,黨的凝聚力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此,黨的*報告特別指出:“要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關心和愛護基層干部、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關心愛護黨員,既是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具體措施,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構建黨內關愛長效機制,是尊重黨員權益、落實黨員主體地位的迫切要求,是各級黨組織的應盡責任,是提高黨組織戰斗力的前提和基礎,是新形勢下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激發黨員先進性的重要措施。

黨內關愛長效機制應是系統的長效的關愛,它的關愛對象不僅包括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還包括所有黨員;它的關愛內容包括政治上關懷、思想上關心、精神上激勵、物質上幫扶、事業上培養;它的關愛方式由扶貧幫困一種方式向全方位關愛轉變,它的關愛時間由節假日走訪慰問向日常性關愛發展,最終形成涵蓋著所有黨組織與黨員的關愛立體化網絡。由于個體的差異性,黨員的關愛重點也應因地因人制宜。目前的黨內關愛存在對基層黨組織重命令輕指導,對黨員重物質關懷輕精神關懷、重救濟輕幫扶、重關懷困難黨員輕關懷基層干部等現象,黨內關愛的主要表現大多還局限于對困難黨員的扶貧幫困,這是不健全的關愛。構建黨內關愛長效機制應當遵循以人為本、公平、分類指導和統籌兼顧原則,尊重愛護和依靠我們的黨組織和黨員,讓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能夠享受公平的資源分配,有針對性的指導,形成黨內和諧與社會和諧的有機統一。構建黨內關愛長效機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設立黨內關愛專項基金

黨內關愛專項基金是黨內用來實現黨內關愛措施的非營利性資金,是構建黨內關愛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內關愛專項基金的有效運作,可實現諸如對基層黨組織的經費支持、為黨員提供創業資金、對黨員進行激勵、對黨員的教育培訓和對困難黨員的幫扶等黨內關愛措施。為確保專項基金的使用公平公正、安全運行,可參照黨費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有條件的應成立專門的基金會。黨內關愛專項基金的資金來源可以多種形式,如黨費劃撥、黨內捐贈等。創業資金的扶持對象主要為,有好的發展項目、好的發展環境,但缺乏創業資金的黨員。對基層黨組織的資金扶持,并對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基層黨組織進行傾斜,改善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條件和基層黨員的學習、活動條件,能夠有效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總體水平,提高黨組織中黨員隊伍的整體水平和凝聚力。創業資金的提供方式可以是給予一定的現金資助,也可以是為黨員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為黨員提供創業資金,能夠使黨員的創業需求得到滿足,把有能力的黨員培養成先鋒模范,同時也能為困難黨員和困難群眾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從而進一步激發黨員的先進性,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樹立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對廣大黨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進黨內和諧。

2、建立健全黨內結對幫扶制度

黨內結對幫扶,是指由在組織、資金、項目、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方面具有優勢的黨組織和黨員,對聯系點和其中的生活困難黨員進行指導和幫扶。在全面有效核實的前提下,建立問題黨組織和困難黨員信息庫,是實行黨內結對幫扶制度的基礎。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等部門單位的黨組織特別是縣級以上黨組織可以確定一個或多個農村基層黨組織或其它有特殊困難的基層黨組織作為幫扶聯系點;有幫扶能力的黨員與需要幫扶的黨員特別是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結成幫扶“對子”,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至少聯系一名生活困難黨員或老黨員。結成幫扶對子后,要建立幫扶檔案,將存在困難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基本情況、幫扶措施、進展情況及幫扶效果等內容及時登記在冊,做到困難沒解決,幫扶不脫鉤。落實幫扶責任,組織結對幫扶主體簽訂責任書,加強督促檢查,對結對幫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黨內結對幫扶制度能夠提高黨組織戰斗力,改善困難黨員的生活,增強黨的“內聚力”,團結和凝聚全黨的力量,進而增強黨的“外聚力”,團結和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去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

3、建立健全黨內激勵保障制度

黨內激勵保障制度,是實行黨內關愛,激發黨員活力,保持黨員先進性的重要舉措。黨內激勵包括,對有進步和表現突出的黨組織,適時給予適當的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對于在各方面表現突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及時給予表彰獎勵。黨內保障包括,保障基層黨組織的基本經費;為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建立生活保障制度,對生活困難黨員和老黨員定期發放定額生活補貼,對身患重病、遭遇重特大事故或其他災難急需援助的黨員,一次性給予一定數額救助金。補貼的具體金額和來源可以因地制宜,靈活確定。特別是要將基層黨務工作者納入激勵保障制度范圍,為基層黨務工作者發放崗位補貼,購買保險和定時表彰活動等。黨內激勵保障制度,使普通黨員鼓起干勁,使困難黨員得到關心照顧,使離退休黨員老有所養,使基層黨務工作者無后顧之憂,時時刻刻記住自己的身份,勇當先進、爭創一流,成為各級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不斷增強的力量源泉,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4、加強黨員服務平臺建設

加強黨員服務平臺建設,首先要加強黨員服務中心(站、點)建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投入,逐步建成以縣級黨員服務中心為龍頭,鄉鎮(街道)、村、村(社區)的服務站(點)為基礎的全覆蓋的黨內關愛活動網絡。以黨員服務中心(站、點)為基點,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組建志愿幫扶隊(組)、設立“愛心超市”等多種形式,拓展黨員服務中心(站、點)的服務功能,為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流動黨員和廣大群眾提供就業咨詢、生活救助、法律援助、權益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務,構建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民生的工作體系。通過具體的關愛措施,黨組織、黨員和群眾的聯系更加密切,黨員和黨員之間、黨員和群眾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黨內關愛網絡的形成,使黨組織更具吸引力,黨員更具活力,黨組織和黨員的威信在無形中得到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向心力得到明顯增強,對構建和諧社會起了推動作用。

以上幾項措施互有交叉、相輔相成。通過將這些措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使黨內關愛成為發揮持續性作用的長效機制。構建黨內關愛長效機制的目的在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高黨的社會形象,增強黨員的榮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增強黨在廣大群眾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從而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將各級黨組織建成凝聚黨員、凝聚民心的堅強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