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團委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時間:2022-06-01 03:33:00
導語:鎮團委留守兒童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什么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就是父母雙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離開父母,廝守在當地讀書的兒童。20*年3—4月,石門鎮團委、石門鎮中心小學開展的“留守兒童”現狀及存在問題調查,對石門鎮中心小學的1284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有留守兒童174人。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留守兒童問題頗多,主要表現為:
一、隔代監護比例較高。目前石門鎮中心小學是小學階段,留守兒童中,主要的監護方式有三種:隔代監護、親戚代管、獨自生活。其中,隔代監護比例最高,有140人,占80.5%;委托親戚朋友代管的也有一定比例,有32人占18.4%;獨自生活的留守兒童人數相對較少,只有2人,而且均為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占1.1%。
二、心理、生活、學習上存在偏差。由于這些兒童還處在小學階段,他們過早脫離了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其生活、學習和心理都要經受前有未有的境遇。有的表現心理不適應,常常思念父母,感到孤獨無助;有的承受不了學習上的壓力,拖拉作業,學習上也膽小怯懦;有的則是過早地挑起了生活上的擔子,但顯得力不從心。集中表現在:
親情撫慰缺乏,心理問題堪憂。由于缺失父母正常的教育引導,許多留守兒童不善于與人溝通、頑皮任性。他們在學校比較自由散漫,違反校紀校規屢屢出現;在家不聽祖輩和代管親戚的話,頂撞長輩的行為。
隔代管教不當,行為存在偏差。隔代監護,由于祖輩過度溺愛,百依百順,日子一長,孩子或多或少有過失,一旦祖輩批評責備,他們之間就有可能產生心理隔閡,嚴重的甚至鬧矛盾,造成行為上的偏激。其實他們很多事情上就有可能因拿不準主意而失誤。<br>
缺少學習輔導,學習效果不佳。據我們從班主任手中調查的數據顯示,留守兒童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占了72%,而非留守兒童則在98%以上,二者差距十分明顯。
針對以上情況,怎樣使這些留守兒童有一個正常、健康的心理,作為學校,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呢?
一、高度重視問題,立即著手工作。育人無小事。留守兒童問題是當今教育的新問題,也是擺在學校教育中的難點問題。它涉及的問題極多。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班級,每學期,每時每刻,都要高度關注留守兒童問題,要把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放入議事日程,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待他們,保障對他們生活上的必須求助,對心理上的及時疏導。學校也能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政策”上支持,行動中落實。
二、建立專門檔案,進行課題研究。從我們的調查看,我校的留守孩子最缺的不是財物,而是情感。因此,學校有必要加強留守兒童信息管理,建立留守兒童專門檔案,跟蹤他們的成長過程。同時,我們也發現留守兒童的問題并不全是共性問題,不同兒童往往其問題有著本質的不同,因而,針對留守兒童的別個問題和個性問題,學校可利用科研的優勢,進行專項課題研究,積累個案。可對個別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委派心理教師進行跟蹤研究,以積累經驗。
三、開展多彩活動,引領孩子成長。
1、舉辦培訓班,轉變留守兒童監護人的家庭教育觀念。可以舉辦留守兒童隔代監護人家庭教育知識講座,讓他們提高能力,改變教育方法,傾聽孩子的心聲。
2、師生互結對子,關注孩子健康成長。要保證對留守兒童的關懷真正落實,可以發現全校教師進行師生一對一的互結對子,實施幫扶。這樣既實際,又能保證每位留守兒童真正地得到幫助與關懷。
3、發揮少先隊作用,活動育人。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利用活動,讓留守兒童去實踐體驗。如:可組織“同在藍天下”主題活動,讓其他學生也來關注留守兒童這一弱熱群體,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更加奮發向上,糾正行為偏差。
四、尋求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針對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尋求多訪支持,努力讓學校、家庭、社會勁往一處使,為“留守兒童”多做好事、多辦實事,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我們深知,任何一樁事情并非一蹴而就,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亦是如此。如果我們半途而廢,則全面所有的努力會付之東流。因此,只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齊心協力,形成教育合力,效果才能事半功倍。我們深信,只有堅持,留守兒童的天會更藍,教育的天地也將更寬!
- 上一篇:英語寫作問題分析管理論文
- 下一篇:英語交際教學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