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查報告

時間:2022-06-05 08:50:00

導語:市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查報告

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需要,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必然要求。今年以來,*市積極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的試點工作,大力開展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為了研究和探索廉政文化進農村的經驗和做法,筆者最近對*市農村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情況作了專題的調查。通過調查,筆者認為*市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社會和諧的構建。

一、*市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成效

*市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經過半年來試點和實踐,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廉政文化在農村開始落地生根。*市先后建立了新圩鎮穎川文化園、西埌鎮木棉村圖書館、真貴瓷業有限公司、民樂鎮羅政村、山圍鎮石根自然村等五個村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每個基地都以不同的形式開展廉政文化活動,廉政文化活動如火如荼。

二是廉政文化在黨風廉政教育中發揮了教育、示范、熏陶、導向作用。*市許多黨員干部通過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增強了抵制腐敗文化侵蝕的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氛圍。同時,許多農民群眾已經逐漸認識到,只有弘揚廉政文化才能預防和制止"人情債"歪風。

三是廉政文化教育了基層干部,促進了基層干部作風的轉變。*市許多基層干部通過接受廉政文化的洗禮,在思想深處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自覺遵守廉政法律法規制度,嚴以律己,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行為進一步形成;四是廉政文化促進了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廉政文化弘揚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精神,教育人們崇廉尊廉、學廉敬廉,促進了黨風政風的好轉,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市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在區內外享得了良好的聲譽,得到了中紀委、自治區紀委和*市委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稱贊,中紀委副書記劉峰巖同志在今年4月25日的《中國紀檢監察報》上就我市農村群眾利用傳統節日傳唱廉政山歌的報道專門作了重要批示,新華社、《人民日報》、《廣西日報》等媒體在重要版面報道了*市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的情況,區內外一些機關單位專門也紛紛組團到我市參觀,到目前止,共接納區內外學習參觀團300多個,人數1.5萬人。

二、*市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做法和體會

廉政文化是負起教育人、示范人、熏陶人、導向人作用的先進文化、大眾文化。*市在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的試點工作中,始終堅持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推進反腐倡廉的固本強基、抓源治本的基礎性、根本性和戰略性工程來抓緊抓好。*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明確思路,加強領導,把廉政文化進農村作為構建懲防腐敗體系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為了認真抓好廉政文化進村入戶工作,*市委、市紀委領導非常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的方案和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市紀委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選擇開展廉政文化進村入戶的示范點。市紀委及時召開了常委會,認真修改制訂出臺了《*市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為組長,兩位市委常委為副組長的廉政文化進農村試點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落實一名紀委副書記負責,方案還明確落實責任,其中新圩鎮等四個示范鎮分別由鎮紀委書記具體抓落實,做到落實重點,落實資金,落實工作責任人。

在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工作中,為了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確定了先試點,后推廣的思路,選擇的試點單位都分布在以民樂鎮、西埌鎮、新圩鎮的主要公路干線上,形成點、線、面的格局,以利于在全市推廣。同時*市以"十個一"為載體,扎實做好廉政文化進村入戶,這"十個一"具體是:①完善一套保障鎮村干部廉潔自律的管理制度;②設置一批廉政告示牌(廉政公益廣告);③設立一批廉政文化宣傳中心戶;④聽取一堂黨風廉政專題黨課;⑤學習一套廉政知識讀本;⑥開展一次黨風廉政電化教育活動;⑦參加一場廉政知識測試;⑧組建一支廉政文化宣傳的山歌隊;⑨舉辦一次鄉村廉政文化論壇;⑩建立一本廉政文化活動臺賬。

思路確定后,*市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各有關鎮和有關村要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反腐倡廉的一項重大舉措來抓,各鎮黨政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的主要成員,在人、財、物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和支持,把廉政文化建設與當前全市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把廉政文化與構建懲防腐敗體系和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把廉政文化建設與發展鎮村經濟結合起來,促進農村的"三個文明"協調發展。

(二)創建基地,示范引路,為農村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提供展示平臺

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必須要有開展活動的有效載體。在開展廉政文化建設進農村的活動中,*市牢牢把握住基地建設這個載體,為廉政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展示的平臺。首先是把*市新圩鎮穎川文化園、西埌鎮木棉村圖書館、真貴瓷業有限公司、民樂鎮羅政村和山圍鎮石根自然村這五個點定為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為中心,通過建立廉政文化廣場、廉政宣傳專欄、廉政書畫長廊、廉政文化宣傳中心戶等大力宣傳廉政文化,營造廉政文化的氛圍,并由基地輻射到廣大農村。

如新圩鎮70多歲的農村婦女黃恒榮,致富不忘報答黨的恩情,傾盡150多萬元積蓄建起占地面積1800多平方米的穎川山莊文化園,莊園里亭臺樓閣,鳥語花香,讓人贊嘆不已。在*市紀委的指導下,莊園里突出了廉政文化為主題,在山莊內建立了"一亭":即清風亭。"二室":即廉政文化閱覽室和廉政警示教育室。閱覽室內有科普讀物、廉政文化書籍近千冊;廉政警示教育室懸掛警示名言、警示教育故事一批。"三廊":即廉政書法長廊、廉政漫畫長廊、廉政故事長廊。共展出漫畫、書法近50多幅,廉政故事20多個。"四廳":即革命導師展畫像、事跡一批。把愛國主義和廉政文化、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與莊園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勤廉是立德之本,勤儉是立家之本"一首首滿含深情的廉政警言讓人警醒;"三次付飯錢"、"一件舊棉衣",一個個廉政故事讓人感動;"高處不勝寒"、"雙人攔網",一幅幅幽默風趣的廉政漫畫讓人深思。這個莊園以其鮮明的廉政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和黨員干部參觀學習,今年到梧村穎川山莊文化園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達2萬多人次。許多黨員干部和群眾參觀后都說這個山莊建得好,寓廉于景,寓教于樂,讓干部群眾在游覽中思廉,在游覽中受到教育,很多群眾表示回去后還帶著家屬、朋友前來參觀,同時清風亭前還設立了留言簿,游客有什么啟發、感想和心得都可以寫在留言簿,勉勵游人崇廉敬廉。對黃恒榮老人的先進事跡,《廣西日報》今年10月2日在頭版頭條作了專題報道,并配發了評論員文章。實踐證明,開展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必須要創建基地,只有創建好基地,示范引路,才能穩步推進農村廉政文化建設。

(三)創新載體,注重特色,增強農村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廉政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對黨員干部進行廉政教育的手段重在灌輸,這對強化黨員干部學習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市在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的活動中,一方面強化廉政灌輸教育的同時,根據各地的實際,大膽創新,注重運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手段,來加強廉政教育的效果。

如*市羅政村在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中,大膽創新,積極尋找有效方式。羅政村自然環境優美,花草樹木繁多,聰明的羅政村人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生態景觀創建廉政文化景觀,他們把廉政文化寓于自然生態景觀之中,建立具有羅政特色的廉政文化生態景觀。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止,羅政村開辟廉政文化生態景觀半年多以來,接待區內外游客1.5萬多人,許多機關單位把這里作為先進性教育園地。又如新圩鎮沙塘村、南勝村、山圍鎮石根自然村的農民群眾,平時都有利用傳統的民間節日如三月三、五月初五等節氣來唱山歌的習慣,*市充分利用這一傳統習慣,組織一批民間歌手或作詞作曲家,自編自導,將廉政的警句、廉政故事改編成膾炙人口的廉政山歌或戲劇,在農民休閑娛樂的活動中傳唱。這些山歌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不但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而且潛移默化傳播了廉潔的意識,種下了廉潔的種子,用歌曲來倡導廉政,用歌聲來營造家庭廉潔,用歌聲來弘揚社會正氣,推動農村社會和諧發展。

(四)健全機構,整體推進,把廉政文化進村入戶的工作引向深入

為了使廉政文化進村入戶工作走上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市加強了對廉政文化進村入戶工作的協調領導,逐步形成了"黨委政府總攬全局,紀檢監察部門組織協調,各單位大力配合,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工作新格局,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反腐倡廉和文化興市工作格局中,與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評比、同獎懲,建立起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三項機制。一是責任機制。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一把手要親自抓,親自管,責任要到人,任務要落實,每一級紀委、宣傳、文化部門每年要組織二次廉政文化專題活動,并把其作為年終"一把手"責任制檢查的重要內容。二是督查機制。*市廉政文化建設辦公室建立了廉政文化"每月一督查,每季一匯報"制度,成立了督查組,定期通報督查情況,表揚先進,鞭撻后進,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三是激勵機制。*市紀委拿出一定的宣傳文化基金,對廉政文化建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或作品)給予獎勵,對被專家或群眾評議確是優秀作品的,對其出版費或制作費給予補貼等,從而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今年6月15日,市紀委及時召開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設現場會,市和鎮共有100多名紀檢干部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廉政文化建設的示范點,一些單位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市委領導在會上作出了"在全市開展廉政文化進村入戶活動"的部署,各鎮各單位會后都紛紛行動,推動了廉政文化進農村活動在全市的整體鋪開。

三、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幾點啟示

(一)科學規劃,統籌安排是廉政文化進農村取得實效的前提

廉政文化進農村是一項艱巨的復雜的長期的工作,必須科學規劃,統籌安排。

廉政文化進農村是一項新的探索,在開展這項工作前,*市堅持民主集中制,集思廣益,提出了明確的廉政文化建設指導思想,制定具體的廉政文化建設總體目標、長遠規劃、近期目標和工作計劃;確定詳細的廉政文化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形式方法、途徑渠道、動作機制和效果評估等;同時對廉政文化實施目標管理考核制,落實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既有科學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又不是紙上談兵。既切實可行,又有實行的具體措施和檢查落實的具體方法。特別是我市制訂了以"十個一"為廉政文化進農村的載體,先試點,后推廣,試點單位主要分布在以民樂鎮、西垠鎮、新圩鎮的主要公路干線上,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立體推進格局,使得工作進展比較順利。

(二)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是全面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的最有效的辦法和途徑

在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這項工作中,*市紀委領導經過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反復論證,最后選擇了新圩鎮穎川、西埌鎮木棉、真貴瓷業有限公司、民樂鎮羅政村、山圍鎮石根自然村作為*市的示范基地,每個示范基地落實紀委常委負責制,并指定由該鎮的紀委書記、副書記具體抓落實,每個示范基地又各有側重,做到重點明確、分工明確、資金到位、指導到位、責任到人、任務到人。同時*市廉化辦及時收集整理各示范點的進度、動態及經驗,編印簡報、交流經驗,推動面上工作。在取得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今年6月份,*市及時組織召開了由全市22個鎮和110個市直單位領導參加的廉政文化農村工作的動員大會,推動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設的蓬勃開展。

(三)堅持群眾路線,夯實群眾基礎是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力量源泉

同志指出,反腐倡廉的過程,就是"不斷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保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的過程。人民群眾是推動反腐敗斗爭的基本力量,也是推動廉政文化發展的動力源。由于反腐敗斗爭直接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意愿,因此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可以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廉政文化在廣大群眾中有廣泛而深厚的基礎,在建設中要牢牢扎根于廣大人民群眾中,只有夯實廉政文化的群眾基礎,才能促進整個社會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圍,從而更有效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廉政文化首先是廉潔的社會文化,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政環境,讓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去充實認們的精神世界,從而使優秀的傳統廉政文化和道德風尚在全社會發揚光大。推進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必須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群眾,以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形式培育面向公眾的廉政文化,讓廉政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擴大廉政文化的影響力。群眾基礎性的廉政文化建設,是人民群眾自我完善、改造社會的生動實踐,人們在參與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養。*市成功的實踐證明,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只有找準著力點,廉政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才能被人民群眾所接受,在群眾中才能產生共振、共鳴。只有這樣,廉政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四)立足實際,爭創特色是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基本方向

在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工作中,要尊重地方的文化實際,要善于挖掘和整理當地寶貴的廉政教育資源,充分考慮利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和形式,使廣大干部群眾樂于參與,易于接受,增強影響力和滲透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市注重挖掘了本籍紅七、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紅八軍軍長俞作豫、新圩梧村荒河革命會址等革命先驅和全國優秀檢察官陳革等廉政先進典型以及李水明等反面的典型案例,作為生動的教材,讓本地的人說本地的人和事,演本地的人和事,既可以給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帶來藝術享受,又可以帶來責任感和緊迫感。同時*市又注重創新載體,如新圩鎮穎川文化園打破了愛國主義的局限,把愛國主義、廉政文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了一個綜合性的文化主題公園。西埌鎮木棉村圖書館成為*市最大的廉政文化圖書館,民樂鎮羅政村開辟了廉政文化生態景觀,雅俗共賞。山圍鎮石根組的廉政山歌成為宣傳廉政文化的一朵奇葩,鮮明的創新特色,代表了農村廉政文化的基本方向。

(五)加強規范,健全機制是廉政文化進農村取得長效的根本保證

廉政文化進農村要與對基層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規范要求結合起來,要與黨紀政紀和國家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整合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機制。當前,我們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這樣一種機制,即充分運用政治監督的力量和文化監督的力量,來培養和提高領導者的政治文化素質。因此,我們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健全完善有關廉潔自律和廉政文化的制度,建立結構完整、配置科學、程序嚴密、相互制約的反腐敗機制,同時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加大對廉潔自律、廉政文化制度的宣傳力度,使各項制度家喻戶曉,使全社會都重視制度、服從制度,嚴格按制度辦事,樹立制度第一,制度不可侵犯,不能侵犯的理念,為廉政文化取得長效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實踐證明,廉政文化進農村不是多此一舉,通過在農村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吸引農村群眾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熏陶,充實農民群眾的腦袋,用健康向上、先進的廉政文化占領農民的思想陣地,清除農村陳舊觀念,反擊腐朽消極文化,既可以提高農民群眾對腐敗現象的鑒別能力和自覺抵御能力,又能進一步筑牢農村黨員干部思想防線,從而使全社會都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和"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廉政建設新格局,是實施反腐倡廉的成功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