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的人才意識

時間:2022-06-19 07:58:00

導語:領導干部的人才意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的人才意識

最近,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和部署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等問題,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人才工作的緊迫任務、重點目標、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這充分體現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對于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從一定意義上說,對人才的挑戰最為嚴峻。本世紀頭二十年我們要緊緊抓住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乘勢而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關鍵的是人才,最短缺的也是人才。可以說,人才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更為緊迫、更為重要。近年來,中央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站在全面貫徹“*”重要思想,加快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做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判斷,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和黨管人才原則,制定并實施了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和規劃措施,逐步確立了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觀布局。根據黨的*精神和中央的部署,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人才工作的緊迫任務是: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抓住培養、吸引、使用人才三個環節,著力建設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重點培養一批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要求的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努力創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類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做好培養、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關鍵是各級黨委要重視人才工作,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古之善觀人國者,不觀國勢之強弱,觀用人之賢否”。古今中外大凡有作為的統治者和進步的思想家,無不重視人才問題,無不有著強烈的人才意識。世界上一些國家經濟的騰飛,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十分重視人才的教育、培養和選拔。這次抗擊非典斗爭,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領導干部表現出了很高的駕馭復雜局勢的能力,廣大醫護工作者和專家學者以高超的醫術水平和科學攻關能力,為戰勝非典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充分說明了人才問題的重要性。這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級領導干部對人才問題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培養、吸引、用好各類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改革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但是,也應該看到,對于人才問題和人才工作,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人才意識不強的問題,在相當一部分領導干部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雖然口頭上講起來重要,但行動上不重視,措施上不落實;有的沒有把人才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和政治任務來抓,往往“見物不見人”;有的甚至“武大郎開店”,壓抑人才,限制人才,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中央關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和各項要求就難以落到實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局面就不可能形成,應當引起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的高度重視。

領導干部具有強烈的人才意識,就是要在人才問題上,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知人善任,廣納群賢。切實做到有愛才之心、識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藝。

愛才之心,就是要真正從思想上重視人才,從感情上貼近人才。領導干部有了愛才之心,就會自覺地把人才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千方百計地去發現培養人才。歷史上,蕭何“月下追韓信”,促成劉邦建漢;劉備“三顧茅廬”,成就三國鼎立偉業,這些都是愛才的佳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干部的愛才之心從哪里來?來自于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一個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干部,必然會對人才有一種真摯的感情和滿腔的愛心。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的全局出發,牢記擔負的重大責任,熱心發現人才、誠心使用人才、精心愛惜人才、用心留住人才。這樣才能以情感人,以愛心換誠心,從而凝聚起各方面的人才,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保證。

識才之智,就是要善于發現人才,準確地識別人才。發現和識別人才,是一個“剖石為玉、淘沙為金”的過程。鄧小平同志說過,善于發現、團結和使用人才是領導者成熟的主要標志之一。現在,一些領導干部也覺得人才重要,但總感慨身邊無人,人才難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發現人才。他們或者是對人求全責備,以瑕掩瑜,或者是選人視野不寬,擇人渠道不暢,等等。解放思想天地寬。思想解放了,框框破除了,干部人才就在面前了。領導干部選人用人一定要論資歷而不唯資歷,堅持德才兼備而不求全責備,對特別優秀的還要敢于大膽提拔,委以重用。要轉變作風,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了解干部,在實踐中發現人才。包括領導人才在內的各類人才來自群眾,又生活和工作在群眾中,其思想業務素質和能力水平究竟怎么樣,群眾看的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因此,一定要大力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民主,發動廣大干部群眾舉賢薦能。

容才之量,就是要以開闊的眼光和寬廣的胸懷選才用才。“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領導干部在人才的使用上,胸懷一定要寬廣,要善于包容、吸納、凝聚各種各樣的人才。現在,一些領導干部選人用人喜歡用聽自己話的,用比自己能力低的,用與自己關系好的。這樣,優秀人才怎么能脫穎而出?選賢任能也是革命。選人用人一定要以事業為重,像小平同志講的,拿出政治家的風度。要拋棄一切成見選人、超脫自我選人、摒棄個人恩怨選人。要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求賢若渴、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展現新時期領導干部團結人才、凝聚人才的良好形象,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和吸引人才。

用才之藝,就是要拴心留人,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報告提出,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大力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把這“四個尊重”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在全社會認真貫徹。領導干部不僅要愛才、識才,而且要善于聚才、用才。最根本的是要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業團結人、凝聚人。在人才的培養上,要有戰略眼光,舍得花力氣、下功夫。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并不斷優化創業環境,從各個方面為他們施展才能、實現抱負提供舞臺。還要處理好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和引進人才的關系,充分調動和保護好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領導干部要真心實意地與各類人才交朋友,經常與他們談心、交流,溝通思想。當人才遇到困難挫折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同時,對于人才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實際問題,要盡可能地幫助解決,堅持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適當的待遇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