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教育的服務職能思考

時間:2022-06-21 09:01:00

導語:電化教育的服務職能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化教育的服務職能思考

在多年的實踐中,黨員電化教育確立了“兩個服務”的指導思想,即為宣傳和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服務、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提高黨員素質服務。這個指導思想的核心是服務。服務,是黨員電化教育的基本職能。職能問題,是涉及黨員電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價值和發展前途的帶有根本性的重大問題。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黨員電化教育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搞好黨員電化教育的強大思想武器,為“兩個服務”的指導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更好地體現了先進性和時代性。我們要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堅持“兩個服務”的指導思想,不斷強化黨員電化教育的服務職能。

為經濟建設服務,是黨員電化教育的重要職能之一。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而核心是經濟建設。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為黨的基本路線服務,最根本的就是為經濟建設服務。經濟建設永遠是全黨工作的中心,黨員電化教育必須堅持為經濟建設服務。

為經濟建設服務,不是人為地外在加給黨員電化教育的“負擔”,而是黨員電化教育“與生俱來”的、必然承擔的職責。大家知道,黨員電化教育起步于1984年前后。從表面上看,黨員電化教育在當時更多的是一種黨員教育形式、手段、方法的創新,許多人也更多地把形象直觀、聲像并茂、黨員喜聞樂見等因素作為黨員電化教育產生的原因。應當說,這些分析都是沒有錯的。不過,這些原因還只是黨員電化教育產生的表面因素,還沒有涉及問題的實質。我們只要回顧一下就可以知道,當時正是我國改革和建設深入發展的重要時期。在農村,以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核心的改革取得明顯效果,發展商品經濟、調整產業結構的進程帶來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改革正在醞釀著進一步深化和新的突破。隨著種植、養殖、加工、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農村經濟中的科技含量愈來愈高,農村黨員對學習和掌握科學技術的渴望也愈來愈強烈。在城市,以中央發出《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為標志,改革的重點由農村移到城市,企業、科技、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逐步展開。在這樣一種形勢下,一方面經濟建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一方面經濟生活中深層次的矛盾也開始顯露,同時黨員隊伍也相應地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所有這些,都給黨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給黨員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新的挑戰,迫切需要黨員教育從教育內容到教育形式,從工作方式到工作方法都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以適應需要,迎接挑戰,獲得更大發展。黨員教育最根本的調整和改進,就是如何適應改革的發展,為經濟建設服好務。電化教育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手段,體現了一種當今時代的特色,它和黨員教育的結合,成為一種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從此,在黨的建設的歷史上,誕生了黨員電化教育這種全新的事物。這是黨員教育在當時情況下做出的明智選擇,也是一種歷史選擇,具有必然性。可以說,黨員電化教育正是以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勢,應運而生,并很快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因此,從根本上說,黨員電化教育就是因經濟建設的需要而產生,并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而發展的。黨員教育一旦確立了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地位,也就同時具有了不可推卸的服務職能。

十多年的實踐已經并將繼續證明,為經濟建設服務既是黨員電化教育產生和存在的根據,也是黨員電化教育進一步發展的根據,是黨員電化教育的重要職能,黨員電化教育因此而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

黨員電化教育服務黨建中心淺議

在新的歷史時期,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不斷豐富發展,黨的組織工作不斷開拓創新,作為黨的組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黨員電化教育工作,如何服務組織工作大局,服務黨的建設中心,是擺在各級組織部門和廣大電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