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工作理念開放思考
時間:2022-06-26 08:35:00
導語:年輕干部工作理念開放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念決定方向,影響行為,指導行動。用什么樣的理念開展工作直接影響到這項工作的層次、質量和效果。堅持正確的理念、采取科學的工作模式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對于年輕干部的培養選拔使用工作也同樣如此。
現行的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主要做法是,組織人事部門主導下的人才儲備、壓擔培養磨練和行政推動上崗。這一工作理念和模式的主導者是組織人事部門,對象是被列入組織視野的“可塑之才”。這樣的模式創立于建國初期,形成于計劃經濟時期。好處是各級黨委及其組織人事部門可以根據干部隊伍的數量、結構和質量狀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實施培養選拔規劃,對于較快改善干部隊伍結構具有高效性。
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這樣的工作理念和模式逐漸地顯示出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是備用結合缺少剛性有效的制度“鏈接”,造成后備制不同程度地形同虛設。現在各級黨委都分別根據不同層次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數量,建立相應的后備隊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也規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一般應當從后備干部隊伍中選拔”。而在實際選拔使用過程中,更多地是從現有在職在崗的干部隊伍中選拔那些群眾公認、業績明顯、綜合素質優秀的同志。有意識、有計劃、有重點地從“后備隊伍”中選人用人并沒有充分體現。這就形成了“備”、“用”脫節問題長期在一定范圍存在。二是人才的主體地位難以最大限度地被“激活”。那些列入后備的干部往往會有較強的晉升心理期待,如果長期得不到使用,既會影響到他的工作積極性,還會造成對組織不滿。那些沒有列入后備的干部,也會因為自己一時沒有進入組織視野而工作消極。而且,這種模式下的后備干部更多的是處在被動狀態,是組織安排下的定向培養和使用,缺少廣泛而有力的競爭。沒有競爭就難有活力。實際工作中也出現有的后備干部對自身重視不夠,把培養當例行任務完成,把學習鍛煉當作“鍍金”,消極應付,等等。三是選人的視野不容易被打開。由于受黨政機關干部身份的限制,現在的后備來源主要是面向機關具有公務員身份的干部。這就造成體制外的優秀人才很難進入黨政領導干部隊伍中來。四是干部隊伍的結構不容易被優化。1997年機構改革以前,黨政干部的后備來源很廣,有大學生分配、部隊轉業、教育衛生等事業單位改行、企業優秀經營管理者選調、鄉村基層干部錄聘干等渠道。黨政干部隊伍來源做到了“五湖四海”,也使得干部隊伍類型豐富、專業齊全、優勢互補。而現在主要是絕大多數面向應屆大學生和少量面向基層村干部的考錄這一渠道,造成現有黨政干部隊伍來源單一,進而直接影響到我們整個黨政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因此,這一方面說明有些地方“備”“用”結合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另一方面也說明現有年輕干部工作的理念和模式需要加以改進和完善。
一要樹立正確的年輕干部觀。我們黨的事業之所以能夠做到長盛不衰,關鍵是能夠堅持以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把全社會各界精英及時地吸納到黨的干部隊伍中來,使我們的各級干部隊伍充滿生機、富有活力,進而為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因此,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要繼承好這一正確的用人理念和思路,用更加開明開放的眼光看待全社會所有人才,任何一個優秀的年輕才俊都應成為我們黨政干部隊伍的來源。
二要堅持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磨練培養干部。實踐是大舞臺,實踐是大熔爐,實踐是大考場,實踐也是“試金石”。一個干部的黨性、品德、能力、素質、經驗等,只有經過艱難困苦的實踐,才能得到磨練、提高和檢驗。對國情的深層了解,只有在廣泛接觸社會中得到深化;對百姓的深厚感情,只有在深入群眾、服務群眾中得到體現和升華;對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只有在其應對復雜局面和判斷大是大非面前得到檢驗;一個干部的優劣,也只有與他接觸最緊密的群眾最有發言權和評判權。因此,我們在突出抓好理論培訓和黨性鍛煉,提高年輕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同時,更要注重創造實踐磨礪的平臺,讓那些綜合素質優秀的年輕同志在實際工作中成長成熟成才。
三要堅持用開放競爭的辦法選拔使用干部。開放可以擴大來源,競爭可以實現好中選優。要按照黨政干部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對年輕干部的數量和結構要求,打破選拔使用上的身份、行業、地域等限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通過制定嚴格的標準和程序,面向全社會,用開放競爭的手段,實行動態管理的辦法,既要堅持在實踐中去發現、識別和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又要堅持在實踐中去淘汰不合格的干部。這樣,不僅可以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實現更大范圍地吸納各類優秀人才進入黨政干部隊伍,改善結構,優化隊伍,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干部的內在動力。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要有嚴明的組織紀律、有力的社會監督和科學的選拔機制來保證多渠道選人用人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防止素質一般的人借機進入黨政機關。
- 上一篇:獨家原創:民營企業金融危機下應對措施
- 下一篇:獨家原創:黨員干部素質建設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