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文明縣城理論研討報告
時間:2022-06-26 08:37:00
導語:獨家原創:文明縣城理論研討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建設和諧社會最關鍵的一條是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我們這個社會,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在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大目標下,每個人都在工作,都在為自己的生計忙碌,應該說大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影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產生雞毛蒜皮小事的主要原因是文明程度不夠。如果大家文明程度提高了,胸懷寬闊,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就不會去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所以建設和諧社會就是要提高每個人的文明程度,而文明程度的提高就需要學習道德規范,這些事是環環相扣,一脈相承的。那么該如何學習道德規范,做一個文明市民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六個方面。
一要遵守道德規范,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化為自覺行動。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杜絕有悖公德、有違誠信、見利忘義、有損形象的不文明現象。在遵守當代道德規范的同時,我們還要發揚古人留下來的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規范,比如“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君子當以誠信為本”等等。
二要堅持誠實守信。堅持誠信為人、誠信辦事、誠信經營,自覺用誠信理念衡量和指導自己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誠信,同他人交往講究誠信,從事生產經營依靠誠信,堅決抵制不講誠信的行為。在堅持誠實守信過程中,不僅是普通市民要做到,包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都要做到,一句話,全社會都要堅持誠實守信。
三要做到遵紀守法。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努力提高法律素質,做到學法懂法守法。堅持依法辦事、依法維權,堅決不從事和參與違法的生產經營活動。我們的紀律和法律都是為了維護社會的秩序,都是為了保障公民的權益,遵紀守法都會給每個人帶來利益,因為社會穩定和諧了,最大受益者是我們每個市民。無數歷史事實證明,動蕩的社會,最大受害者必定是普通的市民。所以遵紀守法既為社會,既為別人,也為自己。
四要厲行文明消費。消費中要反對鋪張浪費,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們的國情,雖然國家比過去任何時候富強了,但是,我們始終沒有可以鋪張浪費的理由。古人云“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就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所以,我們任何時候都要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要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注意學習商品知識,提高商品鑒別能力。依法保護自身消費權益,不購買假冒偽劣商品,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五要勇于維護正義。人都是有正義感的,在是非面前,我們不能含糊,隨大流,應該態度鮮明。我們要有護法守德、維護正義、鞭撻邪惡的勇氣,及時檢舉各種違法犯罪分子,堅決同各種違法犯罪和有悖社會公德的現象作斗爭。同時,我們自己要立場堅定,做到常在河邊不濕鞋,近水樓臺不得月,堅決不與邪惡沾邊,做一個正義的人。
六、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身邊做起。學習道德規范,做文明市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身邊做起,要做到不顯山露水,不張揚自己,如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事實上,在和平建設年代,做任何事都不需要轟轟烈烈,而應是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習道德規范,做文明市民也應是如此。
- 上一篇:移相控制芯片應用管理論文
- 下一篇:黨支部加合作社的路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