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領導干部思維創新

時間:2022-06-26 03:00:00

導語:談領導干部思維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領導干部思維創新

讀完《挑戰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一書,對我觸動很大。本書針對中國人的社會特點和思維特點,選用一些家族、家庭有關例子來分析傳統思維的弊端,揭示出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中經常存在的保守思維、悲觀思維、直線思維、呆板思維的缺陷,同時以很多科學界和商界的故事為實例,提出了創新思維等思維方式的優越性。

通過《挑戰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一書學習,我的體會是,思維創新是行動成敗的關鍵,但在實際工作生活當中,我們的思維經常被傳統與習慣左右。很多成功者最初都與普通人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沒有雄厚的資產,沒有高貴的地位,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于他們有先進的理念和成熟的思維方式,就在于他們的思維沒有被傳統與習慣左右,敢于挑戰傳統,反思習慣,創新思維,始終保持思維的活力。

通過《挑戰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一書學習,也給我許多啟發,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和全球信息化、一體化的時代,同時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任務繁重,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壓力加大等等許多新情況、新現象、新問題、新矛盾,這些給我們帶來了挑戰,也帶來機遇。只有解決好挑戰與機遇的關系,才能促進社會更和諧地發展。通過《挑戰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一書學習,結合書中案例分析,我認為要解決好這些挑戰和機遇最好的辦法是具體執行者要實現思維創新,也就是我們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實現思維創新,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思維決定成敗,只有思維創新了,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夠針對性、創造性地提出解決的方案和思路,才能探索出發展的新道路。下面我就領導干部思維創新談三點想法:

一、領導干部實現思維創新尤為重要

第一,領導干部思維創新的重要性,是由各級領導干部承擔的歷史使命決定的。各級領導干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組織者,黨的目標和使命要靠各級領導干部去實現。

第二,思維創新是領導干部最基本的素質要求之一。它是領導干部基本素質的綜合反映。如果領導干部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影響到我們繼續深化改革的成敗,甚至是影響我們改革發展前進的方向。

第三,思維創新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回顧人類社會發展史和國際共運史,不難看出,凡推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活動,無一不是思維創新的結果,每一種社會形態的發展都遵循了這一規律。

第四,干部現狀要求我們不斷進行思維創新。我們許多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經驗主義、實用主義等影響,思維創新很難發揮,有的高高在上,無所用心;有的不講科學,胡亂決策;有的靠經驗,吃老本;有的現用現學,這樣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根本談不上創新性的思維,創造性的工作。

因此,現代領導干部實現思維創新尤為重要。

二、努力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實現思維創新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實現思維創新,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掌握好“三種方法”、樹立“三種意識”,增強“四種能力”。

1、掌握好“三種方法”

第一,善于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思維創新的基本條件。搞好調查研究,目的要明確,即了解情況,尋求辦法,解決問題,指導工作。不能只聽喜,不報憂,不能“隔著車窗看一看,圍著村子轉一轉”,而要真正蹲下來、沉下去,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群眾打成一片。

第二,善于發揮整體合力。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發揚民主、集思廣益是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領導干部只有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廣開言路,博采眾長,善于把各方面的意見歸納起來,使之成為大多數干部智慧的結晶,才能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

第三,善于走群眾路線。科學的思維必須建立在最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充分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要注意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領導干部要把群眾的情緒作為思維的第一信號,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二是,要把群眾利益作為思維的重要內容。要把為群眾謀利益作為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最高準則。

三是,要把群眾滿意作為思維的最終目的。要把群眾滿意作為最高獎賞,切實維護和發展好人民利益。

2、樹立“三種意識”

第一,樹立前瞻意識。不怕眼前落后、就怕眼光落后。作為領導干部,就要敢于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善于用發展的思維解決問題。眼光放遠了,思維超前了,我們的發展方向也就具有了前瞻性。縱觀當今社會的發展,能夠在思維上領先,也就必然會贏得發展的先機,否則必將落后。

第二,樹立進取意識。思維決定出路,觀念決定發展。觀念不更新,發展就不會有創新;觀念不超前,發展就不會實現超越;觀念不領先,發展就不會率先。在改革發展的浪潮中,我們必須牢固樹立進取精神,拼棄過去陳舊的觀念,通過持續不斷的思維創新,樹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思想、新觀念。

第三,樹立長效意識。實踐無止境,發展無止境,思維創新也永無止境。思維創新本是一個長久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實現思維創新需要我們通過長期的工作不斷深化,伴隨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

3、增強“四種能力”

第一,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思維定勢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其積極作用是使思路穩定,反應較快;其消極的一面則是對解決問題、接受新知識和進行創造性思維十分不利。要善于運用辯證的思維方式,正確認識和分析主觀與客觀、增速與增量、突出重點與兼顧一般、個人政績與集體政績等辯證關系,要用辯證的觀點和思維方法來看待每一項工作的得與失。在工作中多運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不能盲目地做決斷。

第二,增強觀念更新能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解放的思想,創新的觀念,超前的意識,領導干部不但不能成為社會發展的火車頭、推進器,反而會成為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障礙。要想提高思維創新能力,首要問題就是要改習慣思維為創造性思維,在思維中要善于發現問題,堅持邊干邊提高認識,邊干邊統一思想,邊干邊創新和完善工作思路,用感性認識來升華理性認識,用實踐成果來澄清模糊觀念。

第三,增強總攬全局能力。對領導干部來說,必須具有總攬全局的能力。這種統籌能力,既包括政治駕馭能力、思想駕馭能力、政策駕馭能力、組織駕馭能力,也包括駕馭全局的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解決困難和問題的能力等。只有總攬全局,才能科學決策、指揮若定,面對各種復雜局面,從容應對。

第四,增強開拓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改革開放30年來的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與時俱進,提出新思路、推出新舉措,開拓工作新局面。領導干部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自我革命的勇氣。創新就是要解放思想、積極進取、勇于突破、不滿足于現狀、敢于打破傳統束縛。

三、實現領導干部思維創新培養的途徑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途徑:

1、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是創新思維的前提,沒有全面的、更新的知識基礎,創新思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知識爆炸、信息爆炸的今天,領導干部只有始終保持知識結構的科學性,才能不斷創新自己的思維方式。因此,作為領導干部,更應保持思維的開放與活躍,全方位地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為實現自己的思維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是要認真學好黨的基本理論,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二是要認真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律、金融、科技等方面的知識。三是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國內外的最新科學知識,以便開闊眼界,啟發和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

2、要勇于實踐,善于實踐。實踐是一切真理的最終來源,也是提高領導者思維創新能力的可靠基礎。思維創新作為領導干部的一種素質,它不可能是在脫離實踐的課堂上直接培養出來,而必須以實踐為基礎,離開了實踐,既不能發現真理,更不能發展真理,思維創新也就難以進行。曾經倡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培養了一批能征善戰的軍事指揮人才。鄧小平同志曾經講過:“摸著石頭過河”,“大膽地闖,大膽地試”這些話語之中蘊涵著在實踐中創新的深刻道理。作為領導干部,就應當學會用創新的思維指導新的實踐,在創新實踐中推進新的思維。

3、要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領導干部在思維創新的過程中必須掌握現代科學的思維方法。如發散思維,集中思維,逆向思維和順向思維等。其中發散思維是領導思維創新最基本的方法。它體現了思維的多極性、廣闊性的特點,即思維的“觸角”不是一個,而是幾個、幾十個,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與新思想、新知識相通。在遇到問題時,要靜下心來,深入思考,打破常規,力求從其他的角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是一種敢為人先、不斷進取、求新求異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意識,它們是創新活動的前提。有了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才能主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創新;才能及時把握和抓住機遇,推動創新;才能自覺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運用新思路去思考問題,不斷創新;才會自覺地把國家政策和上級指示與本地區本部門具體實際相結合,在“結合”中創新。

4、要加強黨性錘煉,樹立良好個性品質。個性品質是構成干部思維創新能力的又一要素,加強領導干部黨性錘煉,樹立良好個性品質,對于干部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非常重要。一要積極樹立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事業心、進取心和使命感、責任感。二要培養追求科學、崇尚真理的可貴精神。三要努力培養和鍛煉自己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四要經常檢測、審視自己,力戒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燥習性。五要在創新活動中根據自己的氣質類型和性格特點揚長避短,使自己的氣質與客觀環境始終相統一,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