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隊伍現狀及建議(鎮)
時間:2022-06-27 03:55:00
導語:人才隊伍現狀及建議(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是人才競爭。人才資源作為一種能動的特殊資源,是一切經濟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人才資源的開發代表著現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新經濟發展的趨勢。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意味著人才競爭全球化的加劇。近幾年來,縣、鎮兩級政府抓住了發展海洋經濟的機遇,經濟發展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從現有人才狀況看,還存在著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尤其是專業人才嚴重匱乏的問題。
一、*鎮人才現狀
(一)漁農村人才狀況
當前,在海島地區漁農村發展中,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最為重要的條件,其地位越來越高,作用也越來越大。特別是近幾年,岱山縣在政府各部門的幫助下,廣大漁農民科技興漁興農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認識到沒有科學技術作支撐,不依靠科技進步作保障,就不可能實現漁農業結構合理調整和優化升級。據統計,94%的漁農戶愿意參加各種技術培訓;92%的漁農戶希望組織“種養生產、加工技術”方面的培訓;83%的漁農戶愿意參加各種專業合作組織。因此,加強漁農村勞動力的技術培訓、素質培訓,提高漁農民技術技能,是解決漁農民就業技能的關鍵所在。
我鎮漁農村人才明顯不足,由于工作條件較差、經濟效益較低、收入相對較少、生活艱苦等原因,難以吸引人才直接從事漁農村工作。加強漁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可以說是解決"三漁"、"三農"問題的關鍵和根本。它既是提高我鎮勞動者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發展現代漁農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更是幫助漁農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企業人才狀況
我鎮工業發展以水產加工、食品制造、玩具及配件、電機、汽配、電動自行車、五金機械、輕紡鞋業、船舶修造為主。海洋漁業作為我鎮一大經濟支柱產業,水產品加工出口是我鎮外向型企業的主要創外匯產品,但恰恰是水產品深、精加工的人才在我鎮較為缺乏。尤其是隨著海洋漁業資源的日益減少,漁業生產開始趨向于遠洋漁業和海水養殖,對既懂水產品精加工又懂海水養殖的人才的需求將大大增加。培養海洋漁業生產、經營、養殖等需要的高級人才將是海島經濟發展的一大方向。
企業要發展,關鍵在人才。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把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擺到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高度來考慮,努力營造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一是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切實把懂經濟、通業務的優秀人才充實到企業。二是要積極培養一批人才。繼續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選拔一批經營人才赴先進地區、高等院校學習深造,擴大企業高層次人才的繼續教育面。另外,通過非公企業“三培養”活動,選拔培養企業管理人才,努力通過多種途徑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企業人才隊伍。三是要大力引進一批人才。主動接受長三角經濟圈內大企業、大集團和高等院校的人才輻射,積極引進和聘用企業急需的實用型高級專業人才。同時,建立外向型經濟發展咨詢制度,聘請著名學者擔任招商顧問。
(三)技能人才狀況
從現狀看,我鎮技能人才隊伍具有年紀輕、覆蓋面廣等特點,但總量小、學歷不高、技能等級偏低、高技能人才缺乏、分布不均衡、結構欠合理等矛盾和問題仍然十分突出,與當前我縣實施開發海洋戰略,打造水產品精深加工、船舶工業、海島文化旅游休閑、海洋物流和現代海洋漁業全國性基地,建設海洋經濟強區和海島文化名城的要求有比較大的差距。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現,加快培養和建設一支技術精湛、手藝高超的技能人才隊伍已迫在眉睫。為此,要樹立“以技能穩定就業,靠技能成才、創業”等新觀念,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尊重技術創造、愛護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我鎮以鎮成校為培訓基地,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和崗位證書培訓。培訓項目包括海運四小證、漁運四小證、海洋捕撈、水產養殖、計算機操作、氨機操作、電機操作、砌筑工、木工等。今年在全鎮進行了一次漁農村素質培訓,有1000多名漁農民參加了此次培訓。
二、*鎮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人才總量不足,高層次人才、專業人才比例偏低,人才隊伍結構和專業分布不合理。
2、優惠政策不配套,我鎮近年來雖然制定了一系列人才的政策,但和周邊發達地區相比,還相距甚遠,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大。
3、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力度不夠強。競爭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完善,人才的利用率低。
4、人才短缺與積壓現象并存。我鎮80%的人才集中在國有、事業單位,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和漁農村建設人才短缺,產學研脫節現象嚴重。
三、工作建議
(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鄧小平人才理論的核心內容,也是大膽選拔、培養和使用人才的基礎。*鎮要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就必須在人才競爭這個制高點上爭取主動,并在選人用人上要調整思路,要與時俱進,要與當前工作緊密結合,特別在漁農村要大膽選用德才兼備,會做群眾工作的中青年骨干人才充實到村級班子中來。
(二)強化現有人才的繼續教育,提高人才整體素質。培訓是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增強競爭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徑。人才只有不斷吸納新知識,才能不斷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才能迎接新技術革命、新的社會問題的挑戰。要繼續加大鎮村干部及企業管理層的學歷更新教育和接受新知識教育,使我鎮的人才教育始終處于良好的動態受教育氛圍之中。
(三)大力培養、引進人才,實施人才結構合理調整。培養引進急需人才,改善人才結構,促進人才結構合理調整,把培養、選拔、引進人才當作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在企業,大力培養和引進急需型人才;在漁農村,通過大學生進社區、公開選拔和選舉引進和選拔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中堅人才。
- 上一篇:基層黨委建設的幾點思考
- 下一篇:電站長尾水隧洞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