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思考
時間:2022-06-30 04:58:00
導語: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4200多萬元,用于農村改水、改廁、改圈和通電、通路、通電話、通廣播電視等工程建設,這一方面直接對農村全面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有力的推進,另一方面,也為遠教站點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就鄉鎮這一層級而言,全縣10個鄉鎮、兩個開發區機關已全部通有線電視、通電信固定電話、通電信寬帶網絡;就村這一層級而言,全縣257個行政村、23個涉農社區,已通電信固定電話的有269個,已接通電信寬帶網的有148個,已通有線電視的有94個,已建成中小學遠教站點的有210個。
2、借力造勢推進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鄉村辦公活動場所是基層黨員干部群眾活動的主陣地。一年多來,我們注意把遠教站點建設與黨員之家、民兵之家、婦女之家以及文化娛樂中心、信息傳遞中心、科技培訓中心等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兼顧抓陣地建設,注意做到一站多用或多站合用,避免了各自為陣和重復投資。近兩年來,除中央和省市撥款外,我縣先后投入375萬元,新建和改擴建89個村級辦公活動場所,并為各村配齊了桌椅、檔案柜、電教設備和部分文體設施。目前,全縣293個遠教站點都布置好了面積達30平方米以上的標準教室,實現了“四有五防”,即:有場所、有人員、有制度、有設施;防盜、防火、防雨、防潮、防塵。部分有條件的鄉鎮、村、社區還配備了電腦、電話、投影儀、DVD刻錄機等設施,為高標準建設遠教終端接收站點提供了物資保障。
3、借力造勢推進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去年以來,結合對遠教站點建設和管理的規范,我們進一步抓好了村級組織各方面工作的規范化建設,先后為全縣各鄉鎮、村統一印發了遠程教育記錄簿、支部活動記錄簿、干部值班記錄簿,設置了室內制度墻、黨務公開墻、干事承諾和設崗定責公示墻,建立了流動黨員服務聯系卡、重大村務票決和監督卡、鎮村黨員巡訪問事日志。通過這一系列的記錄、公示、卡冊和制度,進一步規范行為,明確責任,強化監督,使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4、借力造勢推進農村黨員干部和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我們把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納入全縣黨員干部教育和人才隊伍培訓的總體框架,將遠程教育與勞動力轉移培訓、返鄉農民工培訓和“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計劃、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及“六個一百”人才培養工程等工作統籌起來,為農民群眾提供政策理論法規咨詢、就業用工信息交流、實用技能培訓、健康衛生知識普及等有效服務。去年冬,縣城附近蔬菜栽種面積較大的幾個村反映,需要大棚栽培技術指導,縣遠教辦立即組織縣農業局和縣科協收集相關教學培訓資料,并組織有關專家和種植大戶到這些鄉村舉辦巡回講座,搞好教學輔導和幫扶指導,直接為黨員干部群眾提供現場服務。全縣各基層黨組織注意結合新農村建設和村組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文化層次黨員群眾不同的技能需求,實行分類施教和“點萊式”培訓,做到黨員群眾需要什么,遠教管理員就播放和下載什么,并靈活采取集中收看、現場指導等多種培訓形式,把學習政策理論與學習相關科技知識相結合、站點收看與教師輔導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尤其去年夏秋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農民工“返鄉潮”,我們積極運用遠程教育手段,量身定做,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各種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返鄉農民工提高素質與技能,實現再就業和自主創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統計,去年以來,借助遠程教育資源優勢,全縣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320多期次,培訓農村黨員干部群眾11780多人次,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了新型村官和致富帶頭人,帶動了農民群眾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縣是一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縣,轄10個鄉鎮、2個開發區,257個行政村、30個街道社區,人口55萬人,黨員25794人,其中農村黨員10591人。
自全省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啟動以來,我們按照“統一規劃、先易后難、分步推進、三年完成”的建設思路,精心組織,精細施工,目前已建成電信模式接收站點129個,占應建站點總數的44%;已架設好電信寬帶線路、待機項盒到位后即可開通的有43個,占應建站點總數的14.7%;已借助中小學遠程教育網開通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衛星模式站點12個,占應建站點總數的4%。同時,站點的管理和使用工作逐步規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堅持精心組織,嚴格把關,切實抓好遠程教育站點建設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是繼大規模開展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之后,中央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和人民群眾辦的又一件實事、好事。為了把中央的重大決策落到實處,我們堅持嚴把“四關”,抓好站點建設。
l、抓調查研究,嚴把規劃關。在遠教工作啟動之初,為了高起點謀劃站點建設工作,我們抽調12名干部組成4個調研組,集中一個多月時間,對全縣所有行政村進行了拉網式調查,準確掌握了各村通路、通電、設備安放條件等狀況。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確立了“統一規劃、先易后難、分步推進、三年完成”的基礎設施建設思路,制定了全縣站點建設和平臺建設規劃。按規劃,我縣需要在縣遠教辦、12個鄉鎮(開發區)、257個村和23個涉農社區,建設終端接收站點共293個,其中,有256個站點宜采用電信模式建設,占總數的87%;有37個站點宜采用衛星模式建設,占總數的13%。截止去年底,我們已在接通電信寬帶網絡的鄉鎮和條件相對成熟的村、社區,建成電信模式站點129個。今年,規劃建設剩余的127個電信模式站點,并在電信寬帶網絡難于覆蓋的邊遠山區村建成37個衛星模式站點,實現網絡全覆蓋。
2、抓日程安排,嚴把進度關。我縣80%的鄉村都處在山區,站點建設難度大,涉及面廣,時間要求緊。為了合理安排好建設進度,我們按工程建設難易程度,對站點建設任務列出年度計劃、季度安排和每月日程,堅持按照日程安排進行進度督辦。要求各鄉鎮根據日程,提前安排好施工路線,提供物資和后勤保障,保證工程的進度,確保每個階段的建設任務能夠如期完成。
3、抓過程管理,嚴把建設關。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對每個工程隊都派有一名管理員進行施工協助并監督,堅持進度服從質量,保證站點設備安裝、使用、驗收各個環節不出紕漏。發現設備有部件不齊全或者質量不合格的情況,立即更換和重新調試,確保每個站點都能高質量建好。
4、抓檢查驗收,嚴把質量關。每個站點安裝完畢,由縣遠教辦牽頭,縣電信公司和各鄉鎮配合,對站點管理人員進行遙控器操作、文字輸入等簡易培訓,讓站點管理人員現場操作,現場檢驗畫面質量,做到“四懂四會”,即:懂基本原理、懂現場管理、懂上機操作、懂設備維護;會接收、存儲、播放和回放教學節目,會采集和整理有效信息,會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會排除一般性故障。同時,采取“六查六看”的方式進行質量檢驗,即查端口選址情況,看是否科學;查信號傳輸情況,看是否清晰;查場地整修情況,看是否達標;查制度上墻情況,看是否規范;查桌椅配備情況,看是否到位;查防盜設施情況,看是否牢固。對于檢查驗收不合格的,一律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求限期整改。
二、堅持建管結合,學以致用,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站點功能
1、注重發揮站點的信息功能。在中央和我省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上,的有關服務“三農”的信息非常多。為了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信息資源,我縣結合“設崗承諾”、“雙建雙帶”和“巡訪問事”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農村干部和無職黨員隨時上網點播,掌握致富信息,積極為農民群眾提供各類信息咨詢服務,引導農民提高規避風險的能力,拓寬發家致富的路子。比如,我縣開發區洞山寺村利用遠教平臺,開辟了農村實用技術、科普知識、健康衛生、供求信息等農村信息服務欄目,定期不定期地向農民群眾進行政策、技術和信息咨詢服務。廟灘鎮采取“遠教+基地+協會”的模式,在魏家山蛋雞養殖基地建立了遠教站點,依托蛋雞養殖協會管理站點,信息,并組織技術人員和經紀人為農戶提供統一的蛋品生產服務和市場銷售服務,提高了市場競爭力,確保了養殖戶的利益。
2、注重發揮站點的政治教育功能。我們把現代遠程教育作為提升農村黨員干部政治理論素質,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的政治工程來抓,今年以來,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黨員干部集中收看學習了“十七大及十七屆三中全會專題”、“共產黨人”、“科學發展觀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課件內容,并在《谷城黨建網》上開設了遠程教育、時代先鋒、網上黨校、視頻直播等欄目,用身邊的典型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
3、注重發揮站點的科技培訓功能。結合推進“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的發展工作,各遠教站點注重借助遠教科技資源優勢,有計劃地播放課件并開展各類科技培訓,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適用科技知識,提高生產發展能力。比如,楊溪灣村是石花鎮蔬菜專業村,也是遠程教育直接受益村,依托遠程教育這座“致富金橋”,該村蔬菜收益比往年提高了一倍,菜農年人均純收入已超過5000元。小坦山村有多年種植苗木花卉的歷史,去年開通遠程教育,解決了村里苗木花卉繁殖的瓶頸問題,同時也為村民們提供了分析苗木花卉市場和銷售情況的平臺,過去不敢引進的品種,現在敢種了,過去不敢嘗試的技術,現在敢用了。
4、注重發揮站點的文化娛樂功能。我們充分利用遠教平臺文娛形式多樣、節目內容豐富的特點,結合農村文化娛樂中心建設工作,在各基層站點經常性播放村民喜聞樂見的紅色經典電影、戲曲、歌曲和一些農村題材的節目,讓農民了解和接受現代文明,自覺去除傳統的陳規陋習。去年五一以來,石花、城關、南河等鄉鎮借鑒遠教網絡平臺上的一些節目內容和形式,組織村民編排了相聲、小品和鄉土舞蹈等精彩節目,在鄉村巡回演出,寓教于樂,豐富了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促進了農民文明程度的提升和農村社會風氣的好轉。
三、堅持統籌兼顧,借力造勢,全面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我們把遠教站點建設作為一種難得機遇,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組織基本陣地建設、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農村黨員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起來,統籌安排,借力造勢,整合資源,共建共享,使現代遠程教育成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上水平、上臺階的“助推器”。
*金4200多萬元,用于農村改水、改廁、改圈和通電、通路、通電話、通廣播電視等工程建設,這一方面直接對農村全面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有力的推進,另一方面,也為遠教站點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就鄉鎮這一層級而言,全縣10個鄉鎮、兩個開發區機關已全部通有線電視、通電信固定電話、通電信寬帶網絡;就村這一層級而言,全縣257個行政村、23個涉農社區,已通電信固定電話的有269個,已接通電信寬帶網的有148個,已通有線電視的有94個,已建成中小學遠教站點的有210個。
2、借力造勢推進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鄉村辦公活動場所是基層黨員干部群眾活動的主陣地。一年多來,我們注意把遠教站點建設與黨員之家、民兵之家、婦女之家以及文化娛樂中心、信息傳遞中心、科技培訓中心等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兼顧抓陣地建設,注意做到一站多用或多站合用,避免了各自為陣和重復投資。近兩年來,除中央和省市撥款外,我縣先后投入375萬元,新建和改擴建89個村級辦公活動場所,并為各村配齊了桌椅、檔案柜、電教設備和部分文體設施。目前,全縣293個遠教站點都布置好了面積達30平方米以上的標準教室,實現了“四有五防”,即:有場所、有人員、有制度、有設施;防盜、防火、防雨、防潮、防塵。部分有條件的鄉鎮、村、社區還配備了電腦、電話、投影儀、DVD刻錄機等設施,為高標準建設遠教終端接收站點提供了物資保障。
3、借力造勢推進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去年以來,結合對遠教站點建設和管理的規范,我們進一步抓好了村級組織各方面工作的規范化建設,先后為全縣各鄉鎮、村統一印發了遠程教育記錄簿、支部活動記錄簿、干部值班記錄簿,設置了室內制度墻、黨務公開墻、干事承諾和設崗定責公示墻,建立了流動黨員服務聯系卡、重大村務票決和監督卡、鎮村黨員巡訪問事日志。通過這一系列的記錄、公示、卡冊和制度,進一步規范行為,明確責任,強化監督,使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4、借力造勢推進農村黨員干部和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我們把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納入全縣黨員干部教育和人才隊伍培訓的總體框架,將遠程教育與勞動力轉移培訓、返鄉農民工培訓和“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計劃、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及“六個一百”人才培養工程等工作統籌起來,為農民群眾提供政策理論法規咨詢、就業用工信息交流、實用技能培訓、健康衛生知識普及等有效服務。去年冬,縣城附近蔬菜栽種面積較大的幾個村反映,需要大棚栽培技術指導,縣遠教辦立即組織縣農業局和縣科協收集相關教學培訓資料,并組織有關專家和種植大戶到這些鄉村舉辦巡回講座,搞好教學輔導和幫扶指導,直接為黨員干部群眾提供現場服務。全縣各基層黨組織注意結合新農村建設和村組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文化層次黨員群眾不同的技能需求,實行分類施教和“點萊式”培訓,做到黨員群眾需要什么,遠教管理員就播放和下載什么,并靈活采取集中收看、現場指導等多種培訓形式,把學習政策理論與學習相關科技知識相結合、站點收看與教師輔導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尤其去年夏秋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農民工“返鄉潮”,我們積極運用遠程教育手段,量身定做,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各種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返鄉農民工提高素質與技能,實現再就業和自主創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統計,去年以來,借助遠程教育資源優勢,全縣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320多期次,培訓農村黨員干部群眾11780多人次,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了新型村官和致富帶頭人,帶動了農民群眾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上一篇:水利系數測量分析論文
- 下一篇:老干部工作意義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