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思考

時間:2022-07-17 09:47:00

導語: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思考

總理曾經指出:“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體現”。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對于城市的文明度、整潔度、有序度越來越高,“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應時代而生,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如何把握和諧社會大環境的脈搏,跟進時代節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xx市城市管理的實際,談談該如何推進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

一、全面管理,強化執法工作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關鍵在于全面管理:1、全面管理,要實現時間、空間、內容、方法上的全面管理。時間上要做到“全天侯無空檔,全覆蓋無縫隙”;內容上要對市容環境衛生、公安交通、市政管理等多方面進行全面管理;空間上要做到對主街道、背街小巷、城郊結合部全面管理;方法上要做到“四結合”即錯時上班與正常上班相結合、定崗管理與機動管理相結合、日常管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徒步巡邏與車輛巡邏相結合;2、全面管理,要創新長效管理機制。一是要建立健全以目標管理為主的長效管理機制,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督促檢查制、“一把手”現場辦公制、星期六學法制、執法責任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制、“門前三包”責任制、責任包干制等一系列管理機制;二是要實現“四個轉變”和正確處理好“八大關系”,實現長效管理要實現“四個轉變”: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由被動式管理向主動式管理轉變、由人工式管理向科技化管理轉變、由條線型管理向網絡型管理轉變,實現長效管理也要正確處理好“八大關系”:問題式管理與預防式管理的關系、運動式管理與制度化管理的關系、文明執法與嚴格執法的關系、團隊建設與作風建設的關系、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就業局限性與生存擴張性的關系、合理與違法的關系、疏與堵的關系;3、全面管理,要與時俱進、循序漸進。一方面,城市管理要與時俱進,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城市管理也是如此,要把握時代的發展脈搏緊跟時代節奏,虛心向其他兄弟城市學習,實行“拿來主義”,只要有益于城市管理的措施,在不違法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嘗試,“不管黑貓白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要循序漸進,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城市管理要逐步推進,“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城市管理要上臺階,在空間上要由主街道向小街小巷延伸,由市城區向城郊結合部延伸,在地域上,整治一片,鞏固一片,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逐步推進,一步一步地走,扎扎實實地抓;4、全面管理,要加大投入、科技創新。要借助現代科學工具的力量,運用科學、網絡的手段,真正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縫隙全覆蓋、無空檔全天候”全方位的管理格局。通過開通城管服務熱線、“全球電子眼”(或與公安資源共享聯網)、“城管通”等數字化城管系統、建立城市管理監控中心,并為執法人員配備先進裝備,以提高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要大膽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管理效率,以應對日益繁重的城市管理任務。要舍得投入購買新設備,降低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環境衛生水平,同時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以調動人員積極性。

二、率先垂范,強化現場調度

曾經說過:“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城市管理更是如此,城市管理工作重在現場調度、現場督查、現場落實,重在實干,重在執行,現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落腳點與出發點,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推進現場辦公,是務實推進城市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怎樣推進現場辦公呢,筆者認為:1、要堅持每天巡查。由于城市管理違章問題發生在路段上,且處在動態變化之中,只有深入一線現場,才能準確全面地了解路段違章的實際情況,因此每天部門負責人要上街實地對路段管理情況進行現場巡查,沒有調查研究,就無法了解路段管理的實際狀況,因此現場調查研究是解決問題的前提;2、要堅持現場調度。城市管理工作調查研究還不夠,在調查研究之后發現的問題總要解決,要解決還是要現場解決,因此對上街巡查發現的問題,要進行現場調度,要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進行整改,并要求相關部門負責人將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口頭或書面匯報,這樣才能務實地解決問題;3、要堅持定期整治。日常管理可以現場巡查調度解決,但現場巡查調度解決也僅僅還局限于問題式管理的層面,即那里出現了問題就解決那里,這樣解決城市管理違章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力度較小,因此定期對城市管理進行綜合整治是必要的,在集中整治過程中,相關部門負責人要帶隊定期對市容市貌等方面的違章情況進行集中整治,通過集中整治,以快、準、重、狠整治城市,從而管出成效,管出水平;4、要堅持定期帶隊督查。城市管理不能滿足于開會、聽匯報,對于許多違章問題還是要進行現場督查,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路段管理的實況,檢驗匯報情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可以對路段管理情況及人員到崗情況進行現場督查,對發現的問題記錄在案,作為兌現獎懲的依據。

三、內部監督,強化督查工作

完善內部監督體系是推進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人有惰性,城市管理也是由人實施的職業,正如火車,沒有外力牽引,永遠發動不了,外力不持久,火車跑得時停時走,要使城市管理如永動機一般永遠堅持不懈地工作下去,就要給它動力,督查工作就是這個動力,只有不斷地督促,不斷地監督,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才會像火車一樣永遠快速跑起來。怎樣加強督查工作呢,筆者認為:1、要加強規章制度建設。規章制度是我們每個隊員的行為準繩。一切按制度執行,規范大家的行為。督查、考核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制度,失去制度的約束就失去了工作方向;2、要完善督查考核體系。督查以督人為主,反過來也可以通過督事來督人,考核以考事為主,反之,也可以通過考事來考人,兩者是相對統一的。如何用好這把雙刃劍,做到督人與督事相結合,考事與考人相結合,達到合二為一。首先,要建立完善督查、考核辦法,真正做到透明、可操作性強;其次,要有一支公正、公平、不怕得罪人的督查和考核隊伍。同時,督查與考核要加強協調溝通,便于操作,并通過考核、督查確保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工作到位;3、要強化督查工作軟、硬件的投入。督查工作的運作:一是“勤”字為首,車輛到位,風雨無阻,及時、全面、客觀發現問題,是督查工作之基礎;二是“實”字為真,調查取證必須要“求真務實”,數碼攝像(照相)是應備之物,實事求是對人對事督促、檢查;三是“促”字為本,文字材料整理、發送及時、到位,客觀地糾正、提示、告誡、處理、反饋,督促、檢查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4、要進一步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來做。

四、規范執法,強化法律程序

實體法與程序法具有內涵與形式的關系,實體法是程序法的前提,程序法是實體法貫徹的保證,兩者相互適應,缺一不可,有什么樣性質的實體法,必能有與其相適應的同樣性質的程序法規,兩者是“姐妹篇”關系,馬克思曾精辟地論述了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聯系,動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聯系一樣”,強化法律程序,是保護自身、避免糾紛的重要手段之一。怎樣強化法律程序呢,筆者認為:1、要強化法律程序要重證據,重步驟。重證據,要充分發揮照相機、攝像機等取證物品的作用,做好證據保全工作,一方面法律文書要規范有效,另一方面,也要依據規定的法律程序和步驟進行。根據我們執法的實際總結出執法“六步曲”:即告知,教育、警告、整改、處罰、取締,對于違章者,要告知其違章的事實,使其認識到自身存在的錯誤;對于初犯者,只要不是情節特別嚴重的,執法時一般對其進行宣傳教育,對其進行政策法律的宣傳;對于經宣傳教育無悔意的違章戶,我們執法時一般予以警告,對其違章行為進行口頭警告;在口頭警告后仍不整改的,下發《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整改;在下發了《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后仍未按要求進行整改的,取好證據,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在行政處罰后,仍然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取締;2、要強化法律程序,要注重文明執法。國家制定法律程序的初衷一方面是為了規范執法,另一方面也為了防止隨意執法、簡單粗暴執法現象,要做到文明執法,主要從提高隊伍素質上下功夫,強化對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專業理論的教育與培訓,只有內練素質,才能外樹形象。通過法律知識培訓、出門取經、工作經驗交流等方式來提高隊伍專業理論水平,通過自學與輔導,使隊伍理論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五、整頓作風,強化作風建設

作風建設,以狠剎玩樂風、賭博風、打架風為重點,重點整頓簡單粗暴執法、著裝不規范、酒后執法、游手好閑、醉酒駕車、開“霸王”車、吃拿卡要等作風問題。強化作風建設。1、要強化制度與執法監督體系建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城管執法更是如此,由于執法直接面對市民,故規范化執法顯得尤為重要,要規范執法,就是要重點制定一系列的內部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要制定《車輛管理制度》、《x條禁令》、《執法程序規定》、《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等一系列重要內部管理制度,從而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2、要強化權力制衡,規范“兩權”即執法權和管理權。制定落實“兩權”監督制約機制,實行執法權與管理權的相互分離與制衡,認真開展執法檢查,嚴格落實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嚴肅黨紀政紀規定,從而遏制腐敗發生;3、要強化專業理論學習與培訓。對理論學習,按年規劃,按季安排,按月學習,按年統考,要求隊員學習要簽到,誤學要補課,按次做筆記,按季寫心得,方法上采取自學與集中學、專題輔導與舉辦座談、撰寫心得與經驗交流相結合,并積極組織參加理論培訓班,使隊員奠定厚實的理論基礎,從而增強隊員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六、精誠團結,強化合作意識

城市管理位于執法一線,團結意識尤為重要,一個城管隊員執法時的力度不大,發生糾紛時也容易受到攻擊,所謂“孤雁難飛,孤掌難鳴”、“一箭易斷、十箭難折”、“雁怕離群、人怕掉隊”等等,都說明團結的重要性,我國行政處罰法也明確要求執法必須兩人以上,一方面有防止違法不當執法,另一方面也有安全性執法的考慮,由此可見,團結意識在城市管理執法過程中尤為重要。實行城市管理集中整治,一方面可以使隊員執法力度加大,另一方面,如果發生糾紛時可以從容應對,尤其是發生群體性事件時,對外抱成團可以避免受到傷害。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呢,筆者認為,1、強化培訓。利用開大會,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進行拔河比賽、卡拉ok比賽、籃球比賽等一系列活動來培養隊員的團隊意識與協作意識;2、選好領頭雁。可以這么說,有怎樣的領頭雁就會產生什么樣的隊伍,凝聚力強的領頭雁,其隊伍也必能是精誠團結的,反之亦然,即使隊員之間有矛盾和隔閡,領頭雁也能夠及時化解;三要獎優罰劣,對于有戰斗力和工作成績優秀的隊伍,就要予以表彰,反之則要予以處罰,通過獎優罰劣,來造就凝聚力強的團隊。

七、傾聽民聲,強化百姓平臺

城市管理要牢記鐵的信念:百姓是天。城市管理就是要樹立執法為民的思想,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工作中要貫徹鐵的標準:社會和諧,百姓滿意;實現鐵的原則:以人為本,文明執法。在執法過程中要轉變觀念,化管理為服務,觀念主導行為,管理穿插服務,要實施服務工程,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律人”,強化服務功能,轉變作風,服務百姓,努力克服“思想上滿,安于現狀”、“作風上浮,沉不下去”的問題,堅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加大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力度;推行承諾服務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改變以往居高臨下、不可一世的“霸王”作風,努力實現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人性化管理,認真傾聽百姓心聲,把人們呼聲作為第一信號,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為百姓排憂解難,做到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在群眾“最急”上見真情,在群眾“最怨”上改作風,從而贏得群眾支持,百姓擁戴。我們開通了12319城管投訴舉報熱線,傾聽百姓呼聲,只要是市民舉報的問題,我們在十二小時內進行調查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舉報人;對于各種信訪件我們都會及時下發各直屬單位和各部門,督促各直屬單位和各部門對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并將結果書面反饋給發文機關或信訪人。